前日澎湃新闻发文揭露的心理咨询“惨案”让我们意识到,心理咨询行业虽然已历经多年发展,但在社会大众与专业心理咨询师之间依然存在着巨大的信息鸿沟。
原文:
走进心理咨询室后:一个女生的最后六年
仍旧有许许多多的社会大众在寻求心理健康帮助时无从下手,不清楚该如何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只能轻信那些野生咨询师虚假和编造的唬人Title,也不清楚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在遭遇不良咨询师的伤害时无法及时察觉和抽身,导致自己二次受伤。
此前,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副教授钟杰老师总结了一份心理咨询师伦理失范行为清单。
-
不诚信或不实介绍自己职业状态和专业受训情况的。
2. 兜售“疗程”或提前收一笔咨询费的(医院系统采取前端收费一次的除外)。
3. 自行增加咨询时间并收费的。
4. 接待来访者无稳定设置,见面的时间、频率、时长、地点随意变动的。
5. 经常吹嘘自己的“咨询效果”好的,或直接保证“咨询效果”的。
6. 从没有接受过督导监管下的实习,开业后也从来不接受案例督导的。
7. 自称属于某一个学派,却从没有接受该学派系统训练的。
8. 自创“学派或理论”后立即用之进入实践,但从来没有对其进行过科学性和有效性检验的。
9. 经常在各类媒体或自媒体谈论自己的个案情况的(哪怕是对个案进行了匿名)。
10. 频繁出现在各类电视节目,不负责任地在节目中使用各种心理测评或评价技术的。
11. 过份讨好来访者或总是直接满足来访者各种不合理要求的。
12. 对来访者进行心理打击或PUA来访者的。
13. 收费超过当地平均心理咨询收费水平2倍以上的。
14. 每周做“专业培训或督导”的时间超过其做心理咨询的工作时间的。
15. 做科研教学的心理学家一周少于8个小时见来访者的。
16. 年龄68岁以上还在接待新来访者或病人的。
17. 其工作室挂满了与各类名人、专家的合照的。
18. 只做网络心理咨询不做地面咨询的。
19. 没有直接依托或挂靠在合法经营的心理咨询机构的。
20. 同时对你和你的家人、密友做个体咨询的(不是家庭治疗或夫妻咨询)。
21. 在咨询场合外与来访者或病人约会(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