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更多亲子心理学和教育知识,欢迎关注“晴妈说”~
(崇礼夏日)
今天想说一说孩子的艺术启蒙。
我先说说不好的启蒙,然后给大家看看好的启蒙。
今天的标题,用了比较正面的说法。如果我是标题党,应该写得更耸人听闻:“注意了!别让糟糕的艺术启蒙,毁了你娃一生的审美!”或者“你的审美为什么这么渣?就是因为小时候接受了坏的艺术启蒙!”“渣审美,毁一生!”。
这些标题党,有点吓人了,但也不是完全没道理。人的审美和艺术感知是长时间积淀的结果,我们从小到大,如果看的只有色彩浓艳而造型夸张的塑料玩具,长大之后穿的衣服、盖的房子、喜欢的事物难免落到同样的“塑料玩具审美”里。
(极具中国特色的奇特造型建筑)
让孩子从小学美术也是如此,孩子如果从来没有接触过美术指导也还好,如果接触的是不好的审美指导,效果可能是负面的。
童行第一批教师培训的时候,我们请到中央美院和国家话剧院的老师,我听他们的培训,非常惊讶的是,最初几节课的目标竟然是一样的:
洗掉这些年积累的不好的教育。
对画画,是洗掉简笔画画法,让眼睛看到真实事物;对戏剧,是洗掉装模做样的表演法,让真的自己出来。
为什么要洗掉简笔画的影响呢?
因为简笔画画法实在是太根深蒂固烙印在人的头脑里,以至于一提起笔就是用同样的方法画太阳、画苹果,画小人,而这样的方法永远没办法真正画出真实事物,没法具备高超的艺术水平。
绘画的精髓在于建立笔与真实事物、与心中感觉之间的关系
,而简笔画相当于挡在真实事物之前的一块挡板,让人无法体会真实的感觉。
这和我对写作的观点也一致。常有人问我怎么提升写作水平,我总想说第一步就是
洗掉多年学校写作文的影响
,学校考试作文想要得高分,总是一些套路化写作,第一句总是今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最后一句话总是我得到了很大收获,这样的写作成了思维套路,阻碍了向真正文学写作进阶的路。
无论是简笔画,还是套路作文的影响,都要洗很久才能洗掉。
那该怎样培养孩子画画呢?
在鸟居昭美写的《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书里写道:“孩子不能通过语言来充分表达,又不能靠书写文字来表达,他们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讲述自己的感受和发现。……等孩子过了九岁,系统性地教授绘画技巧才开始变得有意义。最具代表性的拔苗助长行为有:
教孩子画形象,画形象给孩子看,指导孩子用色,让孩子全部涂满颜色等等。
”
这本书是非常出色的艺术启蒙书。这段话里面最重要的两点是:
1
)画画是一种表达;
2
)发自内心的表达先于技巧提升。
这和写作是相通的。曾经有一个小组很热情,想跟我学习写作,问我是不是每天要打卡练习写一段。我说不是的,
写作最重要的不是练习,而是内心中有话说。
先要找到心里到底有什么话说,然后慢慢试着让心里的感觉流出来,只有习惯了这个过程,才涉及到技巧练习。
好的写作是流出来的。
在我们从小的教育中,很多时候讲究技巧为先,甚至不是高超技巧,而是无目标的模仿,先不管你想说什么,直接告诉你结构应该如此、修辞应该如此、描写应该如此,最后再考察你有没有模仿正确。可是为什么要用这些技巧啊?技巧明明应该根据想表达的感觉来调配。用比喻就是好吗?很多时候,铿锵短促的宣言,比比喻更有力。
一切的技巧,都应当服务于想表达的感觉。
套路写作的方式,让很多人成年之后写文章四平八稳,正确有余,但找不到自我的触感,也因此总是缺那么一点动人的东西。每次看到这样的文章,我总想说:先把文章规则放下,
把你自己写出来,让你心脏真正的感觉出来,让你瓶子里封禁的那个精灵出来。
出来!
出来!
(晴晴画火箭的过程。孩子的绘画过程需要聆听,而不是教导和评分。)
说远了。
还是回到艺术启蒙。
当我们周边充满了灌输式简笔画美术课,孩子是很难不受影响的。小的时候,我让晴晴在我的
surface
屏幕上画画,乱涂,我一直用来做公众号文章的题图。
但是后来,她在生活里遇到简笔画课程,于是有一段时间突然变得胆怯了,对着画笔和画纸什么都不敢画,说自己不会画,让我画,连涂颜色也不愿意,怕涂不好涂出去。
经过了很长时间,反复告诉她
乱画没关系,不用看图,涂颜色画出去也没关系
,我自己跟她一起画画的时候,会故意画得乱糟糟的。直到有一天,她在别人家画一本涂颜色画册时,不小心画出去了,但没有像往常一样放弃,而是喃喃自语说:“妈妈说,画出去了也没事。”我才觉得释然了。
后来,晴晴画画的原动力又回来了。她开始对着本子乱画,在纸上做各种可能的探索。她会讲她画了什么,会给随机画的线条赋予意义,也会一边画一边讲故事。虽然配色和线条还是会受到简笔画的影响,但是不会因为画得不像而停下手中的笔了。
我看到了她的表达,她画的不再是书上的图案,而是心中的图案了。
(晴晴画自己“掰太阳”的故事。一边画一边讲述。)
那我心里好的艺术启蒙课程是什么样呢?
好的启蒙课程,要有这样几个特征:
老师能够听见孩子的心声,鼓励孩子把心声画出来,让孩子习惯于用绘画来表达;带孩子观察世界,打开内心对自然万物的眼睛,培养观察力;带孩子走近大师,从艺术史的长河中,感受真正的艺术审美。
也就是说,让孩子的绘画由自我出发,感受世界,感受美。
给大家看一个例子。
这个班的孩子,上小学,原初的绘画基础非常薄弱,几乎没受过什么美术教育(但也是好事,没受到不好的美术教育影响),最初让他们动笔的时候,他们都很胆怯,画不出几笔。后来在老师的鼓励下,几次课之后能够画自己心中的故事了,想法很新奇,但是笔下的线条还是跟三四岁孩子无异,缺乏技巧。但没关系,他们最重要的一步踏出去了:自我表达。
他们画的不是准确的模仿,而是粗糙的表达,这比一切都重要。
我们在孩子的画里,看到他们发自内心的童趣。
在此之后的半年里,老师设计了一系列引导,让孩子们开始进入艺术史。老师带孩子们理解艺术源流,从几万年前原始人的画,看到近代、现代、当代,各种题材和风格。
每一节课上,为了让孩子能够进入创作状态,课上先有问题引导,让孩子从问题入手,先观察,然后欣赏大师作品,最后创作。在这个过程中有老师的引导,但没有老师先入为主的教授,更没有评判对错的模型,而是鼓励每个孩子成为创作者。
那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呢?
还是同一班孩子,还是这些完全没有美术教育基础、原本羞于表达的孩子,每个都成为了艺术大师。
每张画都是完全与众不同的,而且仔细看起来,每一张画都很有跟自己相似的神韵。
当我拿着他们画的照片给哈佛大学艺术史访问学者格睿老师看的时候,格睿老师惊叹:这画得太好了!就像毕加索晚年的画一样!配色真好!可以办个小展览了。
这就是好的艺术启蒙:让孩子自我生成。
在这样的班上,创造力是不用教的,孩子自然就会产生。因为孩子的心是欣悦的,他们把自己的心绪透过纸页流露出来,这就是独一无二的创造。他们不是做一道精确的作业题,也不是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半步,而是
能把自己的心意传达到纸上,达到了绘画原初的意义和本真的精髓。
那这样的艺术启蒙在哪里才能获得呢?
上这门课的老师,是
童行的驻站老师
韩小燕
。
她在崇礼狮子沟和清三营两所山乡小学,教了两个学期艺术课,从绘本入手,逐渐进入艺术史和创作。她带孩子看毕加索画自画像,看巴比松学派的风景画,然后去自然写生。这比城市学校的艺术课更为丰富灵活。我们在她一年的过程中,清清楚楚看到孩子们的改变,无论是画笔,还是表达能力。
她开启了孩子们身体里的瓶中精灵。
精灵出来了!
这个暑假,韩小燕老师会在崇礼的太舞度假村,开一个自然与艺术相结合的夏令营——设计你的植物图册。在这个夏令营中,小燕老师会带孩子在崇礼
18
°
C
的清爽山林间行走,观察大自然,观察植物,理解植物习性,而同时在巴比松自然画派的艺术熏陶中,带孩子学习设计和创作,设计实用又独特的导览画册。
这次的夏令营会以小组为单位,采用项目制学习的方法,让孩子在团队协作中,学习到项目拆解和思考的方法、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完成自己的创作。
如果想感受这样
创造力夏令营
,请
点击这里
。
童行的所有老师,秉承的都是共通的宗旨:
聆听孩子,让孩子创造和思考。
我们鼓励老师自我生成,做自己发自内心感兴趣的内容,只有这样,老师才会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带入到课堂,也更能理解和鼓励孩子的自我生成。
童行的老师,既有信念,又有精心设计的课程与方法。
每一门营地课程都是一个项目
,让孩子自己开动脑筋、发挥创意,在锻炼实践能力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学习知识。
我一直相信,只有心的敞开和澄澈,才能给孩子打开空间,让孩子敢于、乐于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
而这就是创造力的过程。
(童行教师王圣尔在四川老河沟美术课上的学生作品。)
在天然氧吧崇礼,除了小燕老师的设计课,还有余悦老师带领的设计思维课程,让孩子体验山野和太舞小镇的游戏项目之后,还能沉下心来,带着设计师的视角审视,
更深层理解建筑、景观和空间设计的原理,学会思考他人需求的同理心,并把自己的空间设计付诸实践
。在快乐玩耍之后,如果还能有思考和升华,岂不是幸事!
余悦老师本人是清华
+
复旦、理工科
+
经济的复合背景,在崇礼给山村的孩子们开天文和科技课,上个学期带着山乡的孩子设计飞机、造桥,让山乡的孩子也有国际化的
PBL
和
STEM
教育。
想了解
崇礼设计思维夏令营
,可以
点击这里
。
余悦老师和小燕老师还在端午节
开设了难得的亲子营,通过特别的亲子戏剧,让父母和孩子加强亲子联结,还有趣味的山野漫步和包粽子环节。太舞小镇的亲子设施和自然环境都是一流的。可以
点击这里
了解
端午亲子营
详情。
在童行书院另外一个美丽的驻点,四川老河沟动物保护区,我们开设了一个
动物保护和社区调研主题的夏令营
。保护区密林深厚,夏日自然凉爽,保护区里栖居着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等多种珍贵保护动物,还有美丽的蝴蝶和其他动物,组成生态系统。
在这个夏令营中,我们会带孩子们进行动物保护区的考察,学习动物保护知识,对动物保护提出方案设想,也会在保护区之外进行山村的社区考察,了解风土民情,思考当地发展和自然保护的关系,
希望让孩子获得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双重进步。
这个夏令营在五一曾经召开一期,当时的营员因为非常喜欢,在结束之后纷纷报名童行的其他营地活动,可见是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想了解
老河沟科学和社会考察营
的详情,请
点击这里
。
在吉林万科松花湖度假村,我们开启了另一个
艺术创造力夏令营——《看不见的星球》戏剧主题夏令营
。
在这个夏令营中,我们请来了资深的戏剧教育专家英子老师,改编了专门给孩子的戏剧,让孩子在两周时间内完成整整一出戏的排练、表演和演出。通常的戏剧教育班,一般是体验戏剧过程,很少能真正达到完整排练一出戏的深度,而英子老师有把握,
在两周时间内,让孩子真正沉浸到戏剧中,成为舞台上的主角。
这个过程中,英子老师同样会
引导孩子感知、释放自我,让戏剧成为真正创造力和成长的舞台。
而我自己对于这个项目最有感情,因为《看不见的星球》原本是我自己的一篇小说,是我早期写作中最有感情的一个作品,倾注了我对宇宙广博的无限浪漫情怀。真的很希望看到孩子们演出的这幕星空戏剧。
这个
戏剧创造力夏令营
的信息,可以
点击这里
。
最后是我们的
科学夏令营
,包括八达岭的
自然生态夏令营
,和西昌的
火箭发射夏令营
。这两个营的主班老师都是童行最受小朋友欢迎的文轩老师,南开大学物理化学硕士,充满了自然大开的脑洞,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发明新鲜的课程玩法。
文轩老师在八达岭森林公园的露营基地,会带着小朋友
一起露营、看星星、讲故事
,也会在小小实验室带孩子们
做各种各样有趣的科学动手实验
,让孩子一边动手,一边理解自然生态,学习地质、大气、水循环、植被、能源、生态,做一个地球的守护者和保卫者。这个夏令营过于火爆,第一期已经报满,第二期还只有三个名额。
自然生态
夏令营
的信息请
点击这里
。
此外,文轩老师还会带孩子们一起去西昌,
学习火箭知识,观看火箭发射
。能现场观看火箭发射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观看发射之前,还有专业有趣的课程,让孩子了解火箭的方方面面,学习自己动手造火箭,更是难得的机会。此外,
童行还有专属的参观发射基地的机会,机不可失。
火箭发射夏令营将在今天下午发布,
可以扫描文末的二维码,关注童行计划公众号,等招募贴发布,第一时间了解信息。
文轩老师还将在六月招募一批小朋友,共同参加
宇宙主题的设计竞赛
,相关信息也会在公众号发布,敬请留意
~
在几个月前,我曾经写了一篇文章,《
我能否给你带来,这个世界的美好
》,来表达我的心愿,
想把国外的自然科学和艺术教育理念带到国内,为国内的孩子创立同样好的营地教育内容。
我想,到了今天,我可以骄傲地说,我们已经做到了踏踏实实的一步。
诚然,童行的夏令营仍然在探索期,仍然有值得改进的地方,但
我相信我们在营地内容和教学上的独特与优质。
根本原因在于,我能看到老师澄澈的心,她们能倾听自己的内心,跟随自己的兴趣,达到自我创造。而她们也会将这样的创造力,带给课程中的孩子们。
童行的老师,会带来不一样的科学、艺术创造力启蒙。
今天是我第一次在公众号上整体发布童行的夏令营,因此还是给大家带来一些福利:
1)
转发有礼:
如果能转发这篇文章到朋友圈,并加上“推荐童行”几个字,把截图发送给童行小客服(
tongxing0105
),就可以得到
200
元优惠。
2)
拼团有礼:
如果两人组队报名,每人立减
200
元;三人组队报名,每人立减
300
元;四人组队报名,每人立减
400
元。可以加童行小客服(
tongxing0105
)详询。
两项优惠活动可以叠加使用。
童行书院,教育的诗和远方。
愿我们能在一起,共享一个由艺术与美组成的清凉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