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起,我开始了一项「行为艺术」—— 带着一张回收纸箱做成的纸板,探访美国多地百家个性咖啡馆,收集他们的包装纸、外带杯,LOGO等元素,再根据城市和颜色在纸板上制作“咖啡拼图”。
纸板上出现的每家咖啡馆名片背后,都有着一个故事。
作为非专业的咖啡迷,咖啡馆对于我的吸引力更在于它的设计和故事。
通过好物和细节传达出来的个性和理念,不禁让人怦然心动,也使咖啡馆更有“温度”。
颜值当道,好看第一!咖啡馆外部的「颜」,是外观立面的呈现,通常也是人们发现这家店的开始。
隐藏在小巷深处的咖啡馆🤞,由老民居改造而来。斑驳脱落的外墙,木质的旧窗框,还有从墙缝里长出来的植物,娓娓诉说着历史。但那藕粉色顶棚上的「COFFEE」字样,却顿时给这老旧屋子注入了一剂活力。东西文化,新旧事物的混搭释放出的吸引力,让人不禁想进入一探究竟。
「该不是可以随时移走的咖啡馆吧?」脑洞大开的店面,让人意外又惊喜。看似漫不经心的设计,却是搭配的煞费苦心。统一的白色面板褐色字体就好像咖啡与牛奶的结合。两把木梯子架起了一块mini吧台,再加上门口随意摆放的小板凳,精致有趣。
逛街走累了,想找个地方坐下来歇会儿,或是突然想喝杯咖啡续续电。此时,竖在人行道边的各色立板便成了咖啡馆最好的名片。
每次看见黑板粉笔字都会有特别的亲切感,想象着那个画得人正用心一笔一划的边描边写。还未进店,咖啡馆的人情味和温度就已流露出来。
旧金山的Ma'velous咖啡馆,之前店里养着一只「镇店之宝」乌龟,他家的咖啡杯,装饰画框,还有门口的黑板,都以乌龟漫画为主题。黑板手绘定期更新,总给过路的行人一丝惊喜。忍不住又在心里给店主画起像来。
这间位于京都站附近的Kurasu,每逢下雨天,窗口就会变出一块小黑板:「雨天,咖啡,和你」。远远地看见,走近,总会不自觉停下脚步,转身,进门。
无声的文字,传递着每家咖啡馆不同的理念、精神或是有趣的生活态度。时常发现一些句子,哪怕是单独的一个词,在不经意间就被戳中了。
大部分个性化咖啡馆都有着大面积敞开式的落地门窗。极佳地利用自然采光的同时,还增加了内外空间的通透感。
店内的门窗边,通常都会摆着一长条横木吧台,生意好的时候挤满了人。阳光透过明亮的玻璃暖暖地洒向桌面,照在咖啡杯中的拉花上,也照进每个人心里。
即使一个人坐在窗口,手捧一杯咖啡,看着外面的树影和街道,还有来来往往的行人,似乎正在欣赏一部人生电影。
而我,是否也成了别人眼里的风景呢?
有些咖啡店还会在窗外放置特色的小椅子,彩条编织图案的靠椅,像是七色彩虹。坐在上面懒懒地晒着太阳,边喝咖啡边和朋友聊天,才是假日的正确打开方式呀~
玻璃镜面贴上精
心设计的贴纸,
展现店家的核心
理念。
咖啡馆与单车一直有着很深的渊源 。
国外很多城市提倡骑行,众多咖啡爱好者也爱骑单车,有的观光客也会租脚踏车来体验当地民情。因此,自行车无意间成了众多咖啡馆流动的摆设,有的店甚至列有整排自行车架,自然环保的概念和咖啡馆的特质融为一体。
旧金山的sightglass咖啡馆,专门辟出了自行车泊位,是极具标志性的亮点。
在社交媒体时代,来咖啡馆喝一杯,少不了拍照发博晒圈。打造匠心独具的photo point便能给店铺增色不少,带来线上传播。甚至,顾客为了你的装修设计慕名而来,更好的情况则是,只凭照片上的某个角落,无需描述,一眼就能认出是哪家店。
咖啡师身后的背景墙、咖啡制作吧台的外立面,都被精心布置成拍照打卡地。重叠图案,霓虹灯带,各色花砖或墙纸,都是咖啡馆尽情释放个性的所在。
Blue Bottle在旧金山The Mission的Heath Ceramics陶瓷工艺店的一个pop-up, 背后的马赛克瓷砖是我的大爱。
美国的咖啡馆常用la marzocco的strada机器,有些甚至是根据自家店内设计的主色调,量身定做espresso machine - 比如Toby's Estate, Happy Bones, Menottis等咖啡店铺。
Menottis咖啡馆的内装透着丝丝年代感,特制的宝绿色咖啡机安放在木质纹路清晰的大型制作台上,与后方整面白色泡泡砖墙呼应地恰到好处。对色彩精准的把控度使这个空间浑然天成。
纽约的Happy Bones☝️, 独家订制的白色La Marzocco咖啡机和咖啡师背后独特摆饰柜的搭配,加之白色墙面,和盛放糕点的透明玻璃,还有白色字体 - 白色主题呼之欲出,贯穿整个咖啡馆。
如薄荷冰淇淋般的绿色,还有大气古典的红色,使个性化咖啡馆更增添了不少艺术气质。
再好的内饰和环境,如果咖啡师不友善,在客户体验度的分值上免不了大打折扣。
有一支时常带着微笑服务的专业咖啡师团队,不但能快速消除顾客与咖啡馆间最初的生疏感,还是增加店铺人气的一大法宝。
每次点完单,我都喜欢在一边静静地「观赏」咖啡师认真制作咖啡的模样。专注的神情,精湛的技艺,还有渗进了咖啡香的围裙,都变得迷人起来(花痴脸)。
咖啡馆的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店主人的思想和喜好,当然包括菜单。
黑板写字自带的复古乡村气,总有着让人马上就能放松心情的魔力,像是回到了童年在黑板上涂涂画画的时光。
洛杉矶Go Get Them Tiger (LA)☝️ , 在圣诞节前,给黑板菜单扎上了丝带,装扮成圣诞礼盒的模样。这样的用心我get到了,你呢?
把菜单和店门口立板合二为一,适合空间有限的mini咖啡bar。
有着埃塞俄比亚老板的「coffee on the go」,在上海的静安区。踏进店里,咖啡师身后两张大大的菜单绝对是设计的点睛之笔。卷轴的黄色牛皮纸张,天然质朴的味道搭配黑色手写体的字样,随意又有温度,一下子让整个菜单鲜活起来。
想过把菜单印在镜子上吗?
如果咖啡馆面积较小,在室内按上镜子便能增加空间感。再把每日咖啡和小食的选择印在一排玻璃上,免去了大家挤在一起看菜单的尴尬场面,真是一举两得。这样的奇思妙想忍不住想要为设计师鼓鼓掌了。
画画,写字,从指尖流露的情感总能轻易拉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很多个性咖啡馆的纸杯选用手绘图案,有趣又极具辨识度。即使买完咖啡就离开,走在大街上,这些拿在手里的手绘杯也成了咖啡馆行走的招牌。
美国Intelligentsia咖啡馆的手绘杯,是色彩明快鲜亮的建筑轮廓图案,记录了Intelligentsia在美国各个城市的足迹。
旧金山SOMA区以设计出名的Sightglass☝️,他家的手绘杯图案,画的正是咖啡制作的完整过程,提着杯子边看边思考,不由得就想多喝点~
我是个看到软木塞类的东西就心软的人, 第一次见到这个有着斑驳彩色点缀的软木压模咖啡杯套,瞬间就爱上了Aunn咖啡,后来还听人说,这是「全世界最好看的外带杯」。
上海永康路上的这家咖啡馆,热饮纸杯有多种,图案字母都不相同,想要每次都拿到不一样的杯子,只好多来几趟咯!
颜值在线的咖啡杯,必定也是拍照道具,自然风的明亮色系,带来一天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