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一段时间,博士工作站将投入较大精力翻译国际劳工组织ILO 2022年出版的国际职业诊断标准。欢迎有兴趣的同行参与。
我们国家有好几位专家参与了编写,Quanfu Sun、Min Zhang、Fengling Zhao、Xiaoliang Li。
内容非常全面,我们应当努力学习,应用到我们的职业诊断标准、职业卫生学书籍和知识库中。在我国,甲苯等不会导致慢性中毒。
这些工作都是免费为大家服务。来不及征得ILO的同意。
今天翻译的是,职业性
肱骨上髁炎的诊断
。
2.3.5
由于重复性强力工作导致的肱骨上髁炎
国际疾病分类编码M77.0、M77.1+Z57
发病机制的简短概述
“上髁炎”一词指的是一种疼痛综合征,可能影响手指和手腕伸肌在肱骨外侧上髁(外侧上髁炎)的起点,或屈肌在肱骨内侧上髁(内侧上髁炎)的起点。肌肉或其附着点的微撕裂,起源于肘部,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导致外侧和内侧上髁炎症状的病理过程。从组织学上看,肌腱炎或肌腱退化而非急性炎症。这种疾病的诱因是手臂进行强烈且重复的运动,与过度使用在肘部附着于肱骨的手腕屈肌和伸肌肌腱有关。
职业暴露
与上髁炎相关的职业活动包括需要将手臂举至身体前方、弯曲或扭转双手、重复手臂动作以及精确上肢动作的活动。涉及肘部反复弯曲/伸直以及频繁转动和旋拧任务的工作可能存在危险。因此,高风险职业群体包括伐木工、管道工和水/气供应商、切肉工、建筑工人、香肠制作工、肉类包装工和学校厨师。潜在危险的任务包括涂漆、锤击以及划船等专业体育活动。
主要健康影响及诊断标准
疾病名称及ICD编码:
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
(M77.1)+ Z57
疾病的简短描述
肱骨外上髁炎的
特征是肱骨外上髁疼痛,手伸肌在肘部负荷时疼痛加剧
。通常表现为肘关节屈伸时疼痛或屈伸后疼痛。休息时可能出现握力减弱和局部疼痛。疼痛可能放射至前臂和腕背。主要发现是肱骨外上髁触诊时压痛,以及在肘部伸展时腕部和手指抵抗运动引起的上髁疼痛。最常受累的肌腱是桡侧腕屈肌,其次是伸指总肌或桡侧腕伸肌。肱骨外上髁炎的持续时间从几周到六个月不等,但通常能完全恢复。肱骨外上髁炎最常见于40岁以上人群,30岁以下人群罕见。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体征和症状:
-
肱骨外上髁炎的标志是肱骨外上髁部位缓慢出现疼痛和压痛。最大压痛点通常位于肱骨外上髁中点下方1-5厘米处。肘部的慢性疼痛可能沿前臂蔓延,并在手腕和手指抵抗阻力伸展时加剧。握力通常会受损,从而降低工作能力。症状可能在夜间和休息时出现,但通常与白天的活动有关,尤其是抓握或手腕背屈
。
-
当前臂伸展并旋前时,若腕关节伸展受限且桡偏,通常会在共同伸肌起点处感到疼痛。因此,当手掌向下提重物、主要用伸直的肘部用力抓握物体、伸展腕关节以及进行球拍运动(反手击球)时,疼痛会加剧,故有“
网球肘
”之称
。
-
通过诱发试验,如抵抗腕伸展(Cozen试验)和第三指伸展(Maudsley试验),可在上髁处再现疼痛
。
•检查:
-X线片通常正常,但在慢性病例中可能可见附着点病变和钙化。
-超声和磁共振成像可以显示肌腱并确认肌腱病或撕裂。
-一般来说,除体格检查外,其他检查通常对诊断而言并非必不可少,除非需要排除肘部疼痛的其他原因。
暴露评估
•职业暴露史:有证据表明,存在需要腕关节进行屈伸运动的强烈、不习惯且重复的动作,或任何以过度使用腕关节屈伸为特征的工作活动,这些活动通常在手臂举至身体前方,且手或手臂弯曲或扭曲的情况下进行。
•最短暴露时长:天。
•最长潜伏期:接触后不超过30天。
疾病名称及ICD编码:
肱骨内上髁炎(高尔夫球肘)
(M77.0 + Z57)
疾病的简短描述
肱骨内上髁炎是一种过度使用综合征,其特征为肱骨内上髁的屈肌腱发生炎症。
疼痛通常为锐痛、持续性疼痛,可能呈急性发作或更典型的隐匿性发作。疼痛可能沿肘内侧放射。其诱因是手腕反复进行旋前和屈曲的抵抗运动,导致旋前圆肌和前臂屈肌(尤其是桡侧腕屈肌)起点处的微撕裂和肉芽组织。这种过度使用综合征通常见于40岁以上人群,比肱骨外上髁炎罕见得多,且最常发生于与工作相关的重复性活动中。典型体征为内上髁触痛,以及在抵抗手腕和手指屈曲或前臂旋前(肘部伸展)时诱发内上髁疼痛,握物时疼痛和无力,休息和活动时局部疼痛。25-50%的肱骨内上髁炎患者同时患有尺神经炎,表现为肘部尺神经压痛,部分患者还伴有手部尺侧感觉过敏和感觉异常。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体征和症状:
影响肘内侧的症状包括前臂屈肌部位出现烧灼感和压痛感。压痛感通常出现在内侧上髁处,且位于内侧上髁远端1厘米范围内,略偏外侧。
-抵抗旋前或抵抗腕屈曲会引起不适(米尔试验)。
•检查:
-X线片通常正常,但在慢性病例中可能可见附着点病变和钙化。
-超声和磁共振成像可以显示肌腱并确认肌腱病或撕裂。
-一般来说,除体格检查外,其他检查通常对诊断而言并非必不可少,除非需要排除肘部疼痛的其他原因。
暴露评估
•职业暴露史:有证据表明,存在需要腕关节屈伸动作的强力、不习惯且重复的动作,或任何以过度使用腕关节屈伸为特征的工作活动,这些活动通常在手臂举至身体前方、手或手臂弯曲或扭曲的情况下进行。
•最短暴露时长:天。
•最长潜伏期:不超过停止暴露后的30天。
预防的关键行动
初级预防包括在工作场所组织任务,以减少工人从事涉及手腕的高度重复性活动的时间,尤其是涉及手腕屈伸和频繁用力的情况。具有重大风险的活动必须与不涉及频繁重复性手腕动作的任务和工作交替进行。在可行的情况下,机械辅助设备可以避免或降低风险。
具有重大风险的工作活动可以通过使用经过验证的人体工程学工具进行评估,如重复性任务评估(ART)工具、手部活动水平(HAL)阈限值(TLV)工具、职业重复性动作(OCRA)指数、应变指数(SI)或专家评估。在工作场所测量重复性(如处理物品的数量和手部重复动作的数量)、评估手臂/手腕/手部处于不适位置的时间以及评估施加的力(如处理的重量、施加的力)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二级预防包括对被识别为有工作相关上肢疾病风险的工人进行监测,以早期发现症状。报告症状的工人应接受职业健康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如果病情和工作环境被确认或被认为可能加重工人的病情,则工作场所应允许短期重新分配工作职责。通常,对于肱骨外上髁炎,可能需要让患者停止从事引发症状的活动六周。除非已考虑并相应地采取了降低风险的措施,否则不应让受影响的人恢复原工作制度。出现一例或多例病例可能表明发生了“哨点”事件,这提示可能需要评估工作系统并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从事相同工作的其他工人患病的风险。
您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