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是支撑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的重要手段,也是为参保群众提供便捷高效服务的重要抓手。在整合过程中,应先进行信息系统的整合,再按照支撑城乡居民医保制度运行和功能拓展的需求,升级改造现有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统一城乡医保信息系统。
人社部门以社会保险核心平台为代表的统一应用软件,已在全国绝大部分统筹地区推广使用,也已成为发展的趋势。该平台支持全国数亿参保人员、上千万参保单位的参保登记、权益记录、待遇享受等业务办理,普遍实现医疗费用即时结算,成为社保业务工作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新农合的结算系统以基层卫生和全民健康信息为中心,该系统的特点就是结算到农村基层。但各地的信息结算系统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全国范围内系统的、长效的信息系统,因此在整合过程中,应注意把握好信息系统的整合。整合后,将新农合信息系统并入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两者有机融合,取长补短,可以将现有的社会管理信息系统延伸至农村基层单位,实现高起点与低投入的有机统一,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城乡居民医保信息系统也应掌握这个中心节点,进一步扩展城乡居民医保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如进一步扩展医疗保险关系转移系统、医疗服务监控系统、公共服务系统等成果的应用,统筹考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相关业务的支撑。加紧异地就医结算系统等信息系统的建设,为全国各地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参保缴费和待遇享受情况的核查提供技术保障,以满足参保群众多样多变的医保结算需求;加快网上社保服务、电话咨询服务,同时建设自助服务一体机、手机智能服务等线上申办业务、查询信息等服务体系;特别是对广大参保农民,要结合农村特点把服务延伸到行政村,实现“社保服务全覆盖、经办服务不出村”的目标,为参保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要加强信息系统安全建设,如建设应用医疗服务监控系统,探索建设稽核内控系统等,对医疗服务、基金安全、业务经办等过程开展全方位监控,切实保障基金运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