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华大学图书馆
百年文化,源远流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济南音乐广播Music887  ·  双子座可以多出门活动,能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 ·  15 小时前  
济南音乐广播Music887  ·  双子座可以多出门活动,能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 ·  15 小时前  
四川日报  ·  “不给就捅死你!”司机李某,已被抓获 ·  昨天  
自贡网  ·  @自贡人,3月起看病不用再交这笔钱! ·  2 天前  
煮娱星球  ·  他出圈的方式竟然是进局子··· ·  3 天前  
煮娱星球  ·  这对儿...也离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清华大学图书馆

水木读书月 | “学在清华·真人图书馆”63期(清华教职工特场第二场)成功举办,叶锦添讲述从摄影走向奥斯卡的艺术人生

清华大学图书馆  · 公众号  ·  · 2024-05-28 17:00

正文



2024年5月26日,“学在清华·真人图书馆”63期(清华教职工特场第二场)在清华大学图书馆音乐讲堂举行。活动邀请了世界知名电影与舞台美术指导、服装设计师和视觉艺术家叶锦添老师带着他的新书《凝望:我的摄影与人生》,以“从摄影走向奥斯卡:叶锦添的艺术人生”为题,讲述了他从摄影走向奥斯卡的艺术人生,并与著名设计师、评论家、策展人苏丹老师进行深入对谈。近27万人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参与本次活动。活动由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张秋主持。

图1 活动现场

叶锦添老师首先讲述了摄影对自己的意义。他认为,摄影是自己对影像和整个世界无形存在的东西的好奇,是对“时间的深度”的思考和探究。接下来,他从历史的确定性与舞台和道具的创造性、对时间与空间的理解以及“创作场”的建构三个方面讲述了自己的创作经历。例如《封神》电影中为了展现“鹿台”与世隔绝的仙境效果,600多个木工用一年的时间去雕刻道具、布景。叶锦添老师还通过《卧虎藏龙》《赤壁》等影视作品中的道具制作,以及《罗恩·格林》《倾城之恋》《春之祭》《十面埋伏》《孔雀》等作品中的舞台设计,讲述了从了解历史和社会现实的真实、融入文字性思维到转化到电影作品中、演变成真实建筑语言的过程。

图2 叶锦添老师进行分享

接下来,叶锦添老师分享了自己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理解。他认为元宇宙、人工智能的介入为传统形形色色的抽象增添了新的神奇色彩,这种新的社会景观使得他开始从另外一种逻辑,想象人类将来存在的空间变化。叶锦添老师通过“精神DNA”系列作品,讲述了未来太空之中自生自灭的宇宙星球,表达了人在时间维度上的无意义性,以及“零时间”中时间的非标准性质与景观的不完全真实性。他认为,不被定义也不可能有定义的作品是有趣的,因为不同的反应反而能走向一个可能为真的答案。

最后,叶锦添老师讲述了 “场”的状态。他创造了一个“创作的场地”,吸纳更多的人加入到创作场域中来,而自己更像是这个场域的旁观者,浸润在“在场”的多主体互动创作中。叶锦添老师以Cloud项目为例,讲述了拿着相机访问100个不同背景的年轻人的影像记录实践,讲述了自己对于艺术创作、时间的此在以及自身性在场的思考和体悟。

图3 叶锦添老师与苏丹老师对谈

在苏丹老师与叶锦添老师的对谈环节,两人就摄影在艺术创作中的角色、未来主义对艺术创作的影响、边缘性的叙事、AI与艺术设计的关系等方面展开了对谈。叶锦添老师认为,摄影能够引发自己不断处于非常有意义的场面现场,培养自身对于潜在符号的敏感性,并有利于捕捉艺术创作的灵感。在雕塑作品中,好的雕塑就是一种好的语言,不管以何种方式和何种视角进行观赏,观看者都能获得一种连贯、整体的语言体验。叶锦添老师之所以关注边缘性叙事是因为那些深藏于表面之下的美好东西是很有深度的,去标杆性和去标准性的叙事模式,能够发人深省。同时,虽然AI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可以便利设计流程,但是当我们面对真实世界进行创作时,我们仍应保留社会现实的真实状态。

图4-7 现场师生与叶锦添老师交流提问

在提问交流环节,现场观众就无差别和边缘人叙事、如何保持“纯真”和“童心”、艺术创作中如何形成工程美学结构、对黑色的理解、为何以摄影来接触周围的人、如何看待新闻摄影、如何保持对于艺术创作的“热情”、对于色彩的敏感、阅读意味着什么以及在全球背景下如何树立有别于好莱坞的东方美学等问题与叶锦添老师进行交流,叶老师也结合自己对于艺术创作的实践经历和人生积淀进行回复和解答。

图8 王丹和张秋向嘉宾赠送活动纪念照片

活动结束前,校工会副主席王丹老师和张秋老师向叶锦添和苏丹两位嘉宾赠送活动现场照片作为留念。

图9 现场部分师生合影

活动最后,张秋老师引用叶锦添老师的著作《凝望:我的摄影与人生》序言中的一段话对活动进行总结:“摄影不只是记录了物理科学的部分,它其实是通过人类的心理时间完成,因此才能包容那么多不同才能的摄影师。通过各种不同维度的探索,对影像产生无穷无尽的穿透力,探索时间的秘密,让摄影成为一条穿透时间的通道,它记录的不只是片刻的时间,也是时间的深度”,希望师生能够通过“阅读”叶锦添老师的创作,更好地体悟人生和时间的含义。


↓ 扫码可收看本期活动回放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