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电独家
依托“广电行业第一刊”《中国广播影视》杂志,发布最新最快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行业新闻,深度分析释疑解惑。摒弃“千微一面”,与众多行业微信公号形成事实性差异,因为我们深入一线获得了独家干货。查看历史消息,收获更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电独家  ·  河南广播电视台严正声明! ·  4 天前  
银幕穿越者  ·  2024电影关键词:中国电影危机已经到来 ·  3 天前  
豆瓣电影  ·  最高9.4,这才是国产巅峰之作,常看常新 ·  1 周前  
导演帮  ·  对话欧谭凯 |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电独家

2017第一季度卫视综艺分析:文化类综艺风头足,老牌节目仍占上风

广电独家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4-10 00:45

正文

文|“广电独家”记者 林沛;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随着今年二季度节目的上马,卫视一季度综艺战局尘埃落定。


其中,文化类节目最具有“现象级”的面相。《中国诗词大会2》《朗读者》《见字如面》等形成了开年综艺的一股“清流”,也为观众在娱乐节目外提供了新的类型选择。


据悉,从今年二季度到下半年,各卫视均有意向制作播出文化相关类型的节目,如东方卫视已推出文化益智节目《诗书中华》。


在文化节目外,湖南卫视新推出《向往的生活》,与浙江卫视《熟悉的味道2》一道,成为一季度有代表性的“慢综艺”之作。


此外,东方卫视的《中国式相亲》、湖南卫视的《为你而来》都打出“代际相亲交友”口号,让婚恋类节目重回观众视野。


传统音乐类节目则更加求新求变,出现了传统民族音乐竞技节目《耳畔中国》和《天籁之声》,融合喜剧元素的《厉害了我的歌》,以及融合游戏元素的《超强音浪》等。


相亲、音乐、美食等多类型综艺多管齐发,求新求变,为一季度综艺带来多元面貌。


可以看出,从题材、类型上看,各大卫视不再扎堆于明星户外真人秀,一季度的卫视综艺节目表现出了细分化、多样化的创作趋势。


关键词:“综N代”

老牌节目占上风,但乏力创新解决不了审美疲劳

 

今年一季度收视前五名与网播量前五名的综艺节目,除了湖南卫视《向往的生活》,全部都是有来头的“综N代”,除去老牌周播节目《快乐大本营》,就是已经做到第五季的《歌手》(原《我是歌手》)、第四季的《最强大脑》与做到第三季的《欢乐喜剧人》。相比之下,刚做到第二季还能保持住品牌的《王牌对王牌》《二十四小时》实属不易。


老牌节目和新节目的对垒中,老牌节目仍占据上风。不过,没有绝对领先的“领头羊”出现。这些节目收视率数值差距极小,且每周排位动荡不定。


一方面说明一线卫视的制作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同一季度十余档强势节目可称“盛况”;另一方面,这些“综N代”节目与自身的前几季节目相比,平均收视率均有所下滑,显示出创新的巨大难度,观众对于同一模式的审美疲劳是这些节目面临的最严峻考验。


虽然多档“综N代”节目都有不同程度的创新,甚至进行了大幅改良,但有理想也有失意,有的节目创新广获好评,有的却并不尽如人意。


来自清博大数据的舆情显示,改版后的《王牌对王牌》口碑上佳,负面评价接近于0。同样有重磅嘉宾,同样紧张激烈的游戏环节,同样依托于影视IP,《王牌对王牌2》的进步关键是抓到了“怀旧”这一核心


《王牌对王牌》经典重现


在这一核心理念之下,节目捋顺了逻辑,实现了融会贯通。有行业媒体评价,“岁月虽然催人老,但是却无法磨灭人们对于经典的记忆。《王牌对王牌2》或用搬演或用重新演绎的方式,赋予了这些经典新的生命。而在这个过程中,其程式化的节目形态、标准化的规则设计和周播化后形成的观众“约会意识”,也让其成为庆典仪式的一个重要的解释逻辑。”


另一边,是《最强大脑》第四季仍需改进的创新。事实上,本季引入“人机大战”,也是《最强大脑》创办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模式更新。遗憾的是,自水哥王昱珩“被失败”的黑幕传出以来,本季节目就陷入了“黑幕”说。




节目一播完,《最强大脑》官微信就发了一篇言辞比较激动的推文《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回应质疑。


《北京青年报》评价道:“按说做到第四季的节目画风都应该是成熟稳健的,然而江苏卫视《最强大脑4》却正好相反:前三季是一档让你看了想哭的节目,因为每次观看好像都在证明自己智商不够,甚至连题目都读不懂;走入这个节目的选手成为新一代的国民偶像,他们有颜值、有故事,个个身怀绝技,还带着点‘大隐隐于市’的低调。但到了第四季,选手们突然就不淡定了,赛前叫板对手、赛后炮轰节目成了固定套路,这场基于脑力的PK平添了不少戾气。”


无论如何,从一季度的收视情况来看,观众很明显地对“综N代”感到厌倦了。同时综N季的参与人选已经奇缺,《歌手》邀请李健、林志炫、张杰等往季歌手回归,说明了人选遇到了窘境;《欢乐喜剧人3》邀请张小斐来踢馆,说明喜剧演员也很缺。


张杰、林志炫


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支撑着“综N代”继续做下去呢?因为有招商和投资,有了资金,制作方就有了最大理由。况且节目做了很多季,形式已经很稳定,失败的概率很少,观众也有了熟悉感,所以必须坚持做。


而从各卫视刚刚上新的第二季度片单也能看出,湖南卫视《我想和你唱2》《花儿与少年3》,浙江卫视《奔跑吧》《来吧冠军2》,江苏卫视《非凡搭档2》《我们相爱吧3》,北京卫视《跨界歌王2》等更具话题感和竞争力的“综N代”都将回归,并担负着成为第二季度的收视和话题担当的重任。


“综N代”并没有错。恰恰相反,最具生命力的节目才最有价值,市场缺的是有创新、不套路的“综N代”


与其看着同一批人套路满满的“表演”,还不如喜新厌旧地期盼新面孔的出现。新款综艺的试错风险,使其生存空间变小,但也并非全无突破的可能。


第一季度,《向往的生活》和《我们十七岁》两档节目的综合表现,收视以及口碑均可圈可点;《为你而来》《中国式相亲》等节目也适时引发了超出节目本身的社会层面关注。


《向往的生活》


关键词:文化综艺

画风突变“清流”,直抵人心却仍需优化

 

谁也没想到,2017年第一季度霸屏的综艺节目,不是音乐选秀和户外真人秀,而是文化类综艺节目


就在各大卫视还在拼资源、拼财力、拼明星、拼收视的时候,央视以及二三线卫视的一股“清风”开始突围。


2017年开年以来,《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先后成为了“网红”,后者收官战的收视率甚至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甩在了后面。


2月18日,央视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开播,豆瓣评分一度高达9.5,充分呈现出文化类节目的“逆袭”态势。


收视与口碑的双赢,让以往在综艺界都被忽视的文化方向重新进入电视人的视野。



《见字如面》和《朗读者》均以朗读为基本形式,内容结构和表现形式都相对简单,但蕴含的时代、故事和情感,使得观众从中获得了更强的代入感和共鸣感。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模式创新性相对更强,属于传统文化与强叙事的现代电视手段结合的典型案例,是文化类节目的另一种表达。


事实上,除了这三档话题热度最高的节目外,第一季度还有北京卫视《非凡匠心》、安徽卫视《耳畔中国》、东南卫视《天籁之声》等节目也在聚焦传统文化这一命题。


北京卫视《非凡匠心》


在真人秀充斥荧屏的当下,文化类综艺如同一股清泉,涌进了观众的心。通过这些节目,观众进一步体味到诗词之美、书信之隽永,也为一个个真实的中国故事而打动。


这足以见得,看惯了撕名牌、追逐战,你争我夺、刺激悬疑内容的观众们,开始转向清淡的口味。继曾经爆红的《百家讲坛》后,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借助综艺的形式再一次直抵人心。


除了观众对综艺“清流”的渴求,究其原因,一是相比《百家讲坛》,三档节目或采取竞技形式激动人心、张弛有度,或采用“朗读”的形式唯美地讲故事,都结合了当下观众的审美情趣,将过去文化节目的形式进行了大幅度的“翻新”与创造。


第二,在感受到文字之美的同时,这三档文化类综艺同样“以情动人”——对祖国的满腔热血,对爱人的满心柔情,对亲朋的真挚叮嘱……在节目中,几乎展现了大千世界的各种真实情感,很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


最后,三档文化节目都适时借助新媒体的力量,主打“口碑之作”的,以貌似“自来水”的营销模式网状传播开来。


或许是无脑的娱乐节目看得太多,每档文化综艺节目开播之后,都会引来媒体的一片叫好之声,在节目弹幕和豆瓣评论中同样能看到观众对于这些节目的赞美。


张国立(右)与王耀庆(左)读曹禺、黄永玉来往书信


然而,这些节目虽然口碑爆表,收视率和网播量却并不算出色。从网播量看,截至发稿,《见字如面》12期节目突破1.3亿,《朗读者》最高一期网播量刚过750万,《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在搜狐网播量未破900万,其中最后一期还以308万占据了总播放量的三分之一。


即使把台网分流的影响算在内,这样的成绩单也难以跟王牌综艺节目相媲美。


相较于娱乐类综艺,文化类综艺一直受众面较窄,收视率和网播量上居于下风在所难免。但平心而论,节目是否做得足够好看?


事实上,三档节目也曾分别得到过“煽情过多”“转场生硬”“赛制需优化”等评价,只有悉心听取观众建议、优化节目模式、提升节目可看度,未来才有可能继续霸屏。


更何况,文化节目的意义一定在节目之外。正如当年《百家讲坛》的走红事实上触及了中国人心中的文化焦虑,在日韩欧美文化大肆进入中国(尤其是综艺界),这种文化焦虑恐怕只多不少,文化节目踩准了文化痛点、迎合了大众心理,从而成为逆袭的“清流”。


虽然如此,一味地依靠电视节目“涨知识”,并不是长久之计。文化类综艺本质上还是一档综艺节目,仅仅能起到宣传和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在这些节目中,虽然观众可以获取到一些知识、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但看电视毕竟代替不了阅读。再出色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也不是拯救文化焦虑的解药,未来能够做到整合线上线下文化需求的节目才会真正脱颖而出,形成持久影响力。


相关阅读:

2017第一季度卫视综艺盘点:走势如何?存在哪些问题?


本文作者林沛,“广电独家”记者,专注综艺节目、广电政策研究与报道,微信号:15210022733


“广电独家”是广电业界第一订阅号,“影视独家”深度透视影视产业规律,由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新版微信长按二维码图可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