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职场女性正成为越来越难以被忽视的群体,人们对她们的讨论与争议也一直没有停止,其中一个典型代表就是今年大热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的唐晶。
女性在社会中扮演更多样化的角色固然可喜,但可惜的是,职场女性并不如电视剧中那样光鲜亮丽,经济独立的背后也隐藏着一系列问题。
世界劳工组织(ILO)的一份报告在记录女性劳动进步的同时,也指出了目前仍然存在的不平等问题以及女性在劳动力市场内外面临的困境。
(点击查看大图)
过去二十年,毋庸置疑女性劳动地位得到了提高。最显著的一个证明是世界范围内完全从事家庭劳动的妇女由1997年的27.5%下降到2017年的14.9%,这意味着大量女性在过去的二十年内涌入劳动力市场。作为被雇佣者,男性与女性的差异也显著缩小了,女性作为工薪工人的比例在2007年就已经超过了男性。
但这并不意味着女性已经获得了公平的职业地位。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仍处于相对低端与附庸的位置,男性作为自营职工的比例(37%)要高出女性将近10%,而男性作为雇主的比例(3.2%)更是女性的2.5倍。当然,这个比例已经在降低的过程中,不平等的趋势也非一日所能逆转。
相对这些模糊的职业地位,女性普遍还在职场中面临更具体、对个人也更为残酷的问题。根据报告调查,全球79.2%的女性有工作意愿,但她们却被不同的问题困扰着。24.6%的女性认为她们难以做到工作与家庭的平衡,且在全世界几乎每个地区,工作与家庭的平衡都成为了女性工作的最大困难,在北非和欧洲,有超过30%的女性难以处理工作与家庭的关系。
(点击查看大图)
难以负担家庭照料的额外费用则是东亚女性面对的最大困难(22.4%),因为文化背景与传统习惯等因素,东亚的家庭规模相对较大,儿童和老人的照料也就成为很多职业女性难以回避的问题。虐待、歧视和性骚扰等问题主要出现在非洲与南亚地区,同样,由于宗教与社会环境的滞后,南亚的职业女性面临家人不赞成工作的比例也相当高(11.3%)。
除此之外,缺少工作机会和薪酬不平等也是阻碍职业女性发展的重要原因,前者主要出现在东欧(23.8%),而后者则在美国(31.8%)、欧洲(14%)等发达地区更被重视。
那么让女性面对这些困难的动力是什么呢?个人喜好是最重要的因素,如果对带薪工作有着个人的喜好,那么不同国家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可能性就提高了12-23.7%不等。而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对女性工作的正向影响也非常显著。
(点击查看大图)
个人社会经济状况也影响着女性的劳动:贫困的家庭环境一般会让女性就业的可能性提高5%-12.9%(在福利完善的发达国家则远低于这个数字);婚姻和生育在大多数地区都会降低女性进入职场的可能性,而前文所述的女性在职场中面临的困境也会让一些女性对工作望而却步。
此外基础设施也会对女性参与工作产生影响,包括交通状况、城市化等方面。同样,社会对女性工作的接受程度、家庭的接受程度也与女性工作有正向关系,而宗教则在非发达国家降低了女性工作的可能性。
对中国的职业女性来说,虽然她们不必面对如许多欠发达国家一样恶劣的社会环境,但在职场中仍然要面对骚扰和薪资、职位上的歧视。尽管如此,仍有很多人抱怨女性付出太少却拥有“平等”的地位。
网易新闻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良心推荐浪潮工作室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