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全球治理
开辟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研究的新篇章,开设全球治理研究的新平台,开启社会舆论的新共识,进而开创中国引领全球治理的新历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全球治理

DeepSeek的“科技奇袭”说明了什么?

全球治理  · 公众号  ·  · 2025-02-12 17:1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本文约 2100 读完约需 3 分钟




近日,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丁刚 在《环球时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 DeepSeek 开发的人工智能模型, 其功能可以与领先的美国公司推出的顶尖聊天机器人相媲美。这场科技领域的“奇袭”行动,是华盛顿对华技术封锁“效果”的一个缩影。现将全文发布如下:

G G R C 2017



如果把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比喻为一条高速公路,那么中国一家之前没啥名气的小型初创企业DeepSeek(深度求索)最近的爆火,就如同一辆小车突然从一条大家都没想到的小道上,冲到了与前面快车“并行”的行列之中。DeepSeek开发的人工智能模型,其功能可以与领先的美国公司推出的顶尖聊天机器人相媲美。有外媒评述,“能做到这点,已经是一个里程碑”。

这场科技领域的“奇袭”行动,没有按传统人工智能研发的常规路径行进,而是通过出其不意的技术创新和独特的算法架构,在众多竞争者趋于同质化的情况下,另辟蹊径,迅速抢占了先机。 这一成绩的历史性意义在于:它是在硬件特别是高端芯片受限的情况下,通过创新算法和高效的工程设计实现的,充分体现了中国创新在外部压力下的韧性和适应能力。它是华盛顿对华技术封锁“效果”的一个缩影。

以芯片出口限制为例,美国认为英伟达等美企生产的高端芯片是训练大规模人工智能模型的关键。华盛顿不断加强管控,以遏制中国获取这些芯片,以此来减缓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然而,DeepSeek不仅通过优化算法设计和资源分配,在性能受限的芯片上开发出了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还显著降低了成本。它的训练成本甚至不到美国最先进GPT-4o训练成本的1/20,但是性能却可与之同处第一梯队。

为什么是中国?为什么中国的“小车”能够追上甚或超过美国的“大车”“豪车”?DeepSeek告诉世界,人工智能的技术创新并不完全依赖于有没有高端硬件,可以通过多种路径实现,例如算法优化、提升计算效率以及利用开源技术。技术创新,既需要高端芯片一类的硬件支持,同时也需要更广泛的应用能力。

事实上,美国过去很多的技术成功,也是通过多样化的路径选择实现的。 但是,在对中国实施遏制战略时,华盛顿忘记了这一点。华盛顿对华战略遏制从根本上忽视了经济全球化的复杂现实,以及中国发展的特点与积累的能量。试图通过限制硬件来遏制技术发展,就像试图堵住一条大河,却忽略了无数小溪。这些小溪最终会汇聚成一条条新的河流,形成“千河竞流”的壮丽景象。

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一个经济和技术强国,并且深度地融入全球经济、技术的发展网络之中,不仅使这个网络的连接更紧密、更坚韧,也不断地通过合作从中获取自身发展的动力。中国是全球制造中心,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数据创造者和消费者,拥有世界上最活跃的数字经济市场。 从生产到应用,中国的技术发展始终与国内外市场紧密互动。

在一个深度互联的国际技术生态系统中,中国与许多国家形成了深厚的经济、技术和人才的联通与互动,多年来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DeepSeek的主创人员不仅年轻,而且其中有些人完全是在中国的教育与技术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数据生产国,也是最大的互联网市场,而数据是人工智能训练的“燃料”。中国企业可以利用丰富的应用场景,获取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和工业应用等领域积累的关键数据。市场与技术的这种内生循环,为中国的人工智能创新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动力。

在互联网时代,技术扩散的速度与范围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更快、更广。 从开源框架的广泛使用到开源AI模型的全球流通,技术创新的路径早就已经“民主化”。即使某些高端硬件和软件受到外界限制,中国仍然可以通过开源社区和自身的工程能力实现技术发展。而当企业面临资源限制时,往往会激发更多的技术创新,这一点从DeepSeek团队的强大适应能力和创造力中得到了体现。

中国在制造业、技术、应用以及市场领域的发展,经过长期的积蓄和厚植,生机勃勃,春意盎然,一茬茬科技成果、创新会不断地涌现而出。

G G R C 2017


更多阅读

关于 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Global Governance Research Center, RUC)成立于2017年3月9日,是北京巨丰金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马琳女士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负责运营管理的教育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由原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领衔,前中国银行副行长张燕玲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旨在构建高层次、高水准的全球治理思想交流平台,并向社会发布高质量的全球治理研究报告,努力践行咨政、启民、伐谋、孕才的智库使命。
自2018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连续四年入围由美国宾州大学“智库研究项目”(TTSCP)推出的、国际公认度最高的《全球智库报告》的“亚洲大国智库100强”。

扫码关注我们

G G R C 2017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