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
(DJ00123987)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但在旅游途中,他们不是在放纵地玩手机,而是依然在拼命埋头苦读。
我们总以为富人的孩子不用苦读书,未来也会有大好前程。
然而教育的真相是:
越是比你有钱的人,越比你重视孩子的教育。
祖辈、父辈都是普通工人或农民的,这样的家庭大概率不会重视教育,世代都处于社会底层,难以翻身。
反过来,那些因为读书而改变命运的家庭,他们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往往对下一代的教育投入巨大。
这样的家庭往往能够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并且一直保持着财富的积累。
或许这也正是有钱人传承财富的秘诀,简单来说就三个字:
抓教育
。
赌王何鸿燊在一次大学讲演时说:我什么都可以给下一代,唯一给不了的就是学问。因为学问要靠自己去学、去问、去努力汲取。
儿子何猷君出身豪门,不用努力就可以拥有一切,可他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
18岁时因优异的成绩被牛津和麻省理工同时录取,本科毕业后又成为麻省理工“史上最年轻”的金融硕士。
就在上个月,由何猷君创立的电竞公司在美国成功上市,他本人也是身价暴涨。
上辈人留下的财富,下一代人靠什么才能得以延续下去,才能守得住?
对一个家庭来说,如果没有人才支撑,这个家庭是很难经久不衰的。
胡润研究院在2021年发布了《中国国际教育白皮书》。
调研数据显示,
子女教育是高收入家庭最关注的话题,其次才是金融投资。
当普通家庭的孩子都在减负,提倡快乐教育的时候,有钱人却在暗暗使劲,他们从不讲什么放养式教育。
作家李子厚生活在珠三角,他说很多人都有一种偏见,认为珠三角不重视教育。
因为这里企业遍地开花,人人都是老板,个个都是富豪,孩子都是含着金钥匙出生,即使不读书也能有不错的未来。
但其实珠三角富人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超绝大多数人的想象。
越是有钱的人,越想将孩子送到好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甚至不惜动用各方资源。
为了给孩子提供就学便利,很多家庭还在学校附近花重金购置房产。
因为有些富一代在人生经历中深切感受到,只有读书,掌握知识,家族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自己事业的成功,只成功了一半,把自己的子女教育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人们看到财富世代相传,实际上世代相传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知识和教养。
如果你有所了解就会发现,我们所熟知的那些企业家,子女上的都是顶尖名校。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的儿子毕业于牛津大学贝利奥学院经济系。
任正非的小女儿姚安娜本科毕业于哈佛大学电脑工程和统计数据专业……
知识,不仅能改变个人的命运,也决定了一个家庭未来的走向。
一个家庭如果不重视教育,没有文化和知识传承,就像缺了口的水桶,水再多,也难以存续,注定会走向没落。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富人有钱、有资源,普通家庭望尘莫及。
当有钱人都在拼尽全力抓教育的时候,如果我们普通家庭依然不重视教育,孩子就永远无法从寒门来到朱门,从底层来到顶层。
一位上市公司的高管在做分享时,讲过关于他和发小的两件事。
在当时的农村,小学英语课是由其他科目的老师兼任,很多学生毕业都认不全26个英文字母。
可思来想去,最后父亲还是千方百计找来一位市里资深的英语老教师补课。
虽然费用比大学生翻了一倍不止,父亲还是咬牙报了,并且每周末都载他去县城上课。
上初中后,他顺利接轨,发小的英语却成了他最大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