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向毅
承认吧,回想一下,你这一生所有最重要的决定有多少完全基于理性的分析基础之上呢?和谁结婚,做什么样的公司,买什么股票,选择哪一个房子,在最后确定的那一秒钟,也许你觉得自己认真思考过,也许你没有,只是一咬牙说,好吧,就这么定了。在你鼓起勇气迈出这关键一步的时候,你真的是完全理性的分析了吗?我不认为你能做到,每一个决定总是在有限的前提条件和有限的信息下完成,即便你认为你做了把握十足的分析,也未必是最优的结果,如果你得到了,只不过你运气更好一些罢了。谁知道未来会怎样呢?
我们总是在讨论各种投资的理性,房价多少,股市多高,其实在真实的世界里,有多少事情是完全理性的呢?有多少事情是公平的呢?你只不过是刚刚好在这个时间点上做了一个的选择,然后被动卷入了某一个历史的潮流里。
在经济学里,人类是高度同质化的群体,新古典经济学喜欢把人类的本性驱动力界定为理性,人类的行为被长期利益思考主宰,但对于行为经济学家而言,我们依赖直觉而非逻辑生存。不过在大师卡曼尼看来,从长远的视角而言,伟大的成就,如蒸汽机,电动汽车,铁路等等,这些伟大的思想力,都来自于理性的光辉,是“慢思考”SLOW THINKING。而在金融市场和日常生活中的决定,则大多取决与瞬间的反应,是“快思考” FAST THINKING的结果。
今天我们谈一谈从众效应,在投资领域危机形成和最后泡沫破灭的过程中,其实是由狂野和恐惧;对风险的厌恶;竞争倾向这样的动物属性决定了投资的未来。我们从行为经济学,摘取一些基础的思路来看今天我们面对的困惑。
绝大部分的人,具有跟随和模仿的内心需求,因为我们需要通过加入某一个群体来获得认同和安全感。从众行为是投机泡沫及其破灭过程的主要推动因素和本质特征。狂热和恐惧的情绪,会因为从众心理而快速蔓延和传染,从而带来经济生活中的极度反应。事实上这种毫无逻辑的情绪宣泄主宰了中国的股票市场,从2005年六月份的998点,到2007年底的6124,再到一年后的1664点,有什么理论可以去总结吗?中国的市场因为发展过快而体现出更为极端的从众行为,在市场的极度波动中,造就了富翁,也洗劫的很多人的财富,是一个幻灭的过程。
今天我们看房价,同样体现出这样的狂热,泡沫在破灭前从来不会有人相信会有崩溃的一天,没有任何理由支持可能出现的危机。但作为动物精神中的最重要一种心理,恐惧将成为我们在遭受危机时最自然的反应,在这种心理出现并在人群中快速蔓延时,我们会不顾一切的出逃。对于房产这种流动性很低的资产而言,则会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完成这个信心坍塌和重建的过程,在美国2008年的次贷危机中,真正的房价触底开始回升时2011年,用了三年的时间,日本则用了更长的时间而且触底,并且从此再未真正的回到从前的高度。泡沫破灭的过程,将会以“惊散”来描述,和上涨的狂热一样,下跌的过程所伴随的恐惧心理和从众心里,同样也会是相对超过预期的。
这种狂热和恐惧的心理作用也能从其他的非投资需求中非常明显的体现出来,从众心理更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海外移民和海外求学的热潮,在现实中也未必是最理性最优的选择。移民的新一代人,通常因为价值观念的不同和语言的障碍,不能融入当地的社会。但对于中国未来的潜在的高度不确定的规避和恐惧,促使相当比例的先富阶层移民海外。
我们不可能获得完全的安全,风险厌恶是一种对预测而言至关重要的复杂的动物精神,反映我们内心的矛盾。我们每天都在风险厌恶和风险承担中行走,需要找到恰当的风险平衡点,这也是我们做投资组合和风险管理中的基本原则和首要考虑。长期投资占比,即流动性相对差的,长期性的资产投资所占投资的比例,反映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态度和承担风险的意愿。在对未来更具信心时,我们更愿意做长期的投资,而长期的投资总是更可能带来远超预期的回报。而在对未来的不确定无法把握时,我们会选择流动性更强的资产。
在投资中,通常更长周期的产品会体现出更高的投资收益,也是和更长周期中所带来更多地不确定性成正比的。
现在的中国,企业家不愿意做长远的投资考虑,购买设备扩大厂房,从实体经济到投机性更强的短期行为,表现出更强的风险厌恶,这种倾向可以预测,在未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如果对风险的厌恶程度不下降,长期投资的倾向不强化,我们的经济不会真正意义上的走强。实际上,我个人认为,在今年的下半年,经济将面临更为刚性的挑战,伴随美元持续加息成为现实,资本流失和国内加息的压力,将会带来新的一轮剧烈资产价格波动,如何规避这样的风险,会考验很多人的承受能力,也会带来财富的再次分配。不过,不需要过度担忧的是,这样的波动对于普通的工薪阶层和年轻人,不会有过大的影响。如果你就一个房子,怕什么房子涨跌呢?怕什么房产税呢?横竖你都要住在一个地方,短期的波动对你并无任何影响。
我们在竞争中成长,我们彼此依赖但也彼此竞争,这是我们的动物精神的另一体现,实际上我们在市场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竞争倾向比很多其他心理倾向更有影响力,是经济有效运转的最不可或缺的因素,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文化。无论在球场上,还是在考试中,或者对某一独特资源的索求上,我们都体现出强烈的竞争意识,这一点对于仍然属于所谓发展中国家的我们,则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我们这一代人考大学的时候,十个高中生里面只有一个会上到本科,这还不算那些在小学和初中就主动或者被动选择其他方向的同学们。好的资源如此稀缺,你不抢不可能得到,这一点你必须承认,因为竞争的存在,你必须付出不那么合理的溢价,不是吗?
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竞争是生存的必须品,如果我们不能在承担风险的竞争中胜出,我们就会灭亡,这是先天性的。我们的竞争不单单体现在我们这一代人,也体现在对下一代人的培育中,学区房就是竞争倾向的完美体现。西城和海淀,是全国的教育高地,曾经年轻的我,一直无法理解无法接受,凭什么国贸那么新那么方便那么光鲜靓丽的房子比那些六七十年代盖的不堪入目的老房子便宜那么多,但最终不得不认可,这些资源会是所有人所争夺的,你必须付出溢价,因为这些资源挪不动,就长在这里,在北京这样,在美国也这样。
以上关于动物精神在经济生活中的体现,是我在阅读格林斯潘的《动荡的世界》一书后,结合我看到的现象所做的一些思考。也许您不一定喜欢我这样简单直接的风格,但只要我的文章能给你带来一点启发就好。
从更长的周期来看,我认为北京的房价超过纽约将会是必然的结果,不论你喜欢或者不喜欢,这都将会在不久的未来实现,这一观点我将会在未来几周中,有理有据的充分论证。北京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世界一线的都市,不论在纽约还是硅谷或者伦敦,房子都不是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所能企及的。硅谷核心区域的任何一个房子基本都在两百万美元左右,PALO ALTO,LOS ATOS更贵,你很优秀,你从中国一直不断超越对手,在名校拿了博士学位,混进了APPLE或者GOOGLE,五年后你的工资远超同龄人,对不起,你仍然买不起也住不起这样的房子,在美国也一样。所以对于面对困扰的年轻人来说,每个人都会遇到属于自己这一代人的机遇,用心寻找,勤奋工作,去寻找属于你自己的机遇吧,抱怨一文不值,这就是现实,接受它,因为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公平过。
如果您希望阅读我的更多的原创文章,一定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如果您希望鼓励的我继续写作也可以点赞,谢谢您的关注。
向毅,专注海外投资,美元类固定收益产品,毕业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本着真实亲历透明的原则,打破海外投资的信息壁垒,与稳健投资者分享海外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