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与以往我们经历过的那些考试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考研有面试。
以往的考试,基本上都是以分数论成败,分数高就过了,分数不够就挂掉。但是考研不同,分数过线之后,还得过面试这一关。面试成绩不理想,前面的付出也是白费。而面试的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被面试的老师所喜欢。
去年扒了导师不喜欢的类型,今年就给大家扒一扒导师喜欢什么样的研究生。希望大家都可以顺利的通过复试
先来了解下导师为什么要招生?
“我一个人精力有限,我需要更多帮手来达成更大的业绩,实现学术地位/行政地位/经济水平的提升,否则很难在学校混得开。。。。”(毫无节操的独白)
反过来说,如果导师无欲无求,招不招生都是无所谓的,根本不会有导师招生真的只为了多个收快递、端茶倒水、打扫卫生、扛米面油的苦力而招生,让你干这些纯粹是你在其它方面的贡献太不突出。
导师在学校,就会存在三方面诉求:
学术地位的提高
行政地位的提高
经济水平的提高
三个方面都会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一定的要求,导师的目标有多远大,就意味着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有多高。
学术地位那就是几项硬指标,论文,自然科学基金,教学质量 。
除了教学跟你这个小硕没有半毛线关系之外,剩下就是考验文字功夫的东东。注意写论文和基金等材料,并不是考验你语文学得有多好多好,而是看一个人的归纳和总结能力有多强,不要弄得跟网文一样写了几万字还不知道主题是什么。 能够一页纸写明白(这里说的明白是指随便拉个人就能看明白,而不是光自己明白)的东西千万不要啰里吧嗦哦。。。。
当然,你在提笔之前先要做的事情是研究别人的论文和报告,高质量论文又必然是英文的,所以扎实的英语基础和专业基础才是搞学术最需要的(能量姐说:现在知道为什么初试复试都有英语了吧,英语阅读的题源大多都是一些学术期刊,一般导师对于考生英语水平的期待,都是至少要能够看懂这类文献),而英语又是最直观体现的能力的,因为很多人考研之前对于研究生期间的具体专业情况并不是很了解,所以都是来了再学习的。
有天赋的论文写作者,能够看上几片外文,东拼西凑也能照猫画虎搞成发表,这就是善于抓重点和归纳总结的体现,基金申请同理,学术类导师最爱这种学生。 要是能再做的一手好PPT,走哪都能侃侃而谈,那简直就是小无敌了。
不管校内还是校外,学术还是科研或是生产销售,BOSS们还是最爱简练有力的报告,这对于你和BOSS还有客户之间的沟通都会更加顺畅。
根据导师行政职务高低,安排你做一些行政上的杂物,如打印材料,送文件,统计信息,组织活动,参加一些杂七杂八的会议。
这个是看个人组织能力和业务能力的,很多人认为就是跑个腿而已,实际上大部分行政岗位的老师做的也都是这样的普通工作做起来的,如果学生有志于毕业后做行政管理或者业务类工作,导师就会非常喜欢让这些人去做此类工作。
一般这种情况学生不会给导师主动表达这类意向,所以导师一般会观察学生中比较活络的、有组织能力的,来执行此类任务,有时候为了安全起见,还会搭配一两个性格适中,做事仔细的人来作助手。
有时候老师甚至会布置一些超能力的事情,譬如让研一新生负责筹办国际会议,让你自己垫钱去某部门公关,甚至不打招呼就让你让你去请或接待一些大牛或者领导来。其实,这是对学生行政潜力的发掘尝试。导师心理有数,单凭几个硕士能把事情做圆满了那就扯淡了,所以这种时候一般都有退一步的期望值,或者有你所不知道双保险方案。
因此,这个时候,放心大胆地去做,只要不是过于奇葩的低级错误,基本不可能因为行政事务做砸了而毕不了业的。。。。
反过来说,学生行政能力再突出,导师也不可能指望你做出多大功绩,毕竟你呆上3年就得拜拜,而行政事务是一个长期见效的东东。
有一种情况比较例外:
那就是你的行政能力很不错,但是学术能力或者科研能力大于行政能力,这个时候导师还是会优先让你做学术或科研,然后鼓动你上博士。只有你上博士甚至留校了,行政能力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不管是纵向科研还是横向科研,最终都会考量一个问题,团队协作。不仅是你与队友的协作,还有你与客户的协作 。所以送给大家两个字“沟通”。
你要让队友充分明白你的想法,你要准确把握客户的问题,你要充分领会领导意图。。。。
所以,对导师来说,做科研,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学生才是最重要的,你技术再牛,再聪明,不会沟通,项目也无法做成。你必须懂得如何与大家协调,在保障自己任务的前提下协助完成短板的改善,才能够保证整个团队的顺利前进。孤傲的人必然不受大家待见,闷葫芦也必然会扯大家后腿,除非你能够始终一个人完成全部任务,否则你再出色都没有意义。相反,只要你能够保证与大家的良好沟通,问题总是会慢慢解决的。而要想与别人良好沟通,归纳总结和表述能力不可或缺。
过来人觉得说来说去就一个核心,研究生已经不是本科生了,本质上应该当作职业看待了,心态也应该是职业化的心态,职业化的行为方式(这些对于以后我们进入社会是很有益的。
导师偏爱的学生主要需要以下特征
1)英语好:不管是撰写论文、做学术交流、查询海外资料,还是研究技术手册,英语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能力,对于任何非英语专业的导师来说,英语好的学生总是更让人更省心一些。除非他的定的目标非常低,不需要用英语。
2)出色的归纳总结能力:将任何事务都能够简单明了的说明,让别人一听就懂,看了你的材料一目了然,是让事情高效运转的关键。
3)积极主动的沟通能力:胆大心细,敢发表意见,不要怕说错,作为学生而言说错话还是有机会补救的,总不至于因为说错就开除吧。三棒子打不出屁的学生千万要不得。这年头你要是一直不吭声,导师就会怀疑你心理是不是有问题什么的。。。。
4)快速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大学大学,大概学习,而研究生的很多东西都得重头再学,成绩单这个东西只是研究生复试和毕业投简历的敲门砖,真正想在长期的工作中崭露头角,靠的还是快速学习新事物的能力,社会发展太快,落后就得挨打。。。。
5)适当的行政处理能力:导师不希望一些行政杂务(包括学生的和导师的)动不动都得来烦他,填表签字报账写推荐信什么的,行政事务先做好外部协调再来找导师,这样一次通过大家都轻松。学校的事务处理还是有很多小窍门的,需要学生自己发掘。
6)最后,才是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所以应了那句老话:先做人,再做事。导师首先希望他招了学生不要添乱,再说能不能出成绩的问题,基础好,也就是你出成绩的概率提高了而已。
7)余下一些认真仔细踏实肯干之类的基本要求。
当然,上面这些都是建立在你初试成绩过线了,你不用向导师证明你的学科基础知识能力的时候了。大家现在要做的还是踏踏实实复习,在这过程中有意识的提高上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