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振腔和波导系统在光学和电子领域被广泛使用,它们的作用是将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短暂存储,然后再进行释放。
但是 100 多年以来,这些系统都受到了一个基本的限制:电磁波存储时间与带宽成反比;换句话说,就是存储的量越大(电磁波的带宽越宽),可以存储的时间就越短,反之亦然。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研究者们却对这项基本的规律进行了挑战。他们利用外加磁场,建立了一种非对称的谐振腔或波导系统,这种系统可存储远多于预期的电磁波。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了近期的《Science》杂志上,这项发现将在包括通信、光探测、能量采集和信息存储等领域产生颠覆性影响。
关于“存储时间——带宽”的这一规律是由K. S. Johnson于1914年在西部电气公司(贝尔实验室前身)时推导出的。
Johnson引入了Q因子的概念,用于表征谐振器系统长时间的存储能量或是存储大量数据的能力,但两个目标时无法同时实现的。当Q因子数值高的时候,存储时间增长,存储数据量降低;Q因子数值低的时候,情况相反。存储数据量低表明所存储的电磁波带宽窄,频谱宽度窄(或者说电磁波的频率较为单一)。
在此之前,这项规律从未被挑战过。物理学家和技术人员在建立和使用谐振系统的时候,无论是使用激光或是进行医学诊断,现实都遵从这一规律的限制。
如今,这项规律的限制已经成为了过去。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种基于磁光材料的混合谐振和波导系统。当施加磁场时,将会阻滞电磁波的传播并进行较长的时间存储,因此可以积聚大量的能量。然后,当磁场关闭的时候,将会释放这些电磁波。
图丨受“存储时间——带宽”限制的诸多光、电系统
采用这样一种非对称、非对易的系统,可以同时实现长存储时间和大存储数据量这两个目标。传统的“存储时间——带宽”关系被打破,相同条件下的带宽上限被提升了将近1000倍。研究人员进一步表示,理论上这种非对称系统不存在上限。
这一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研究,是由 Kosmas Tsakmakid 领导的,他毕业于 Ottawa 大学,目前在 EPFL 的生物光子学系统实验室做博士后(实验室负责人是 Hatice Altug)。
“这种系统与之前几十年来,甚至几百年来我们所熟知的谐振系统都不同。”Tsakmakidis 表示,“这种超强的电磁波存储容量将会在现在的一些领域,以及一些更加传统的领域产生令人兴奋的改变。”
这项成果的一个可能应用是构建超快、高效的全光缓存。全光缓存广泛应用于通讯领域,其作用是短暂的存储来自光纤的数据,方便后续数据处理和运算。但目前光缓存的存储能力较为有限。使用这种新技术之后,可以改善整个流程,并可以长时间的存储大量的数据。
“这个突破完全是革命性的,我们赋予了研究者新的工具,由此产生的应用变革超乎我们的想象” ,Tsakmakidis总结说。
-End-
参考:https://m.phys.org/news/2017-06-year-old-physics-problem.html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DeepTech深科技”(ID:mit-tr)授权转载
编辑:yangfz
近期热门文章Top10
↓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
1. 数学系和物理系的学生有什么差别?
2. 近85%的跑步者因跑步而受伤,你进行的慢跑真的对身体有好处吗?| SciFM Vol.08
3. 西瓜必须死,就在这个夏天
4. 再次颠覆认知!看完这些图,你才真正知道人类有多么渺小
5. 爱因斯坦曾经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天文学家刚刚做到了
6. 这又是一篇十分正经的招生宣传,不过聊的是国科大……
7. 超算界祁同伟,谷歌要让全世界向量子霸权低头
8. 描述混乱程度的物理量?熵究竟是个什么鬼?
9. 孩子,有时候并不是生活欺骗了你,而是你可能还不懂概率统计……
10. 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十位单身男科学家
点此查看以往全部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