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不算权威
共同观察、研究改革的平台,旨在传播中央、地方官产学研媒改革声音,探索改革实践,营造改革氛围。本公号原创或摘发的文章,仅用于“学术•实践”提供交流探讨用,如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底线思维  ·  尹锡悦会“折”在蛇年吗? ·  2 天前  
半月谈  ·  一飞机在菲律宾南部坠毁 ·  2 天前  
半月谈  ·  周喜安被查 ·  2 天前  
半月谈  ·  打卡 | ... ·  3 天前  
瞭望智库  ·  印度航天器:一波三折之后终于“拉上手”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不算权威

惊艳!28岁就任副教授,“最美女教授”年纪轻轻已是博导、院长!

不算权威  · 公众号  · 政治  · 2021-03-27 00:00

正文

“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是我从小的一个梦。 ”梁静说。 在郑州纺织机械厂长大的梁静,梦想是当科学家。 走入进化计算领域,梁静说那是一种缘分。


80后女科学家


梁静,教授,女,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原青年拔尖人才,河南省优化与智能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现代工业过程智能优化与控制”创新型科研团队和郑州大学计算智能实验室的负责人。


科研成果先后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河南省科学进步二等奖,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2014 IEEE CIS Outstanding PhD Dissertation Award等奖获得者。

梁静出生于1981年,从小在郑州纺织机械厂长大的她,像许多同龄的小朋友一样,把做科学家当成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1999年,梁静迈上了勇敢追梦的关键一步,她考上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始学习自动化。 年少时对机械工业的好奇心和观察力,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发挥。 为了学好专业知识,她如饥似渴地读书学习,严谨细致地实验操作。

2003年,即将毕业的梁静面临着学业发展道路的选择。为了实现高校任教的梦想,她放弃了保研名额,凭借优异成绩拿到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入学通知书及全额奖学金,开始了读博生涯。

也是从那时开始,当许多人还不明白什么是进化算法的时候,梁静便一头扎进这个领域,确立了自己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群体智能优化算法设计及其应用。


提出“中国标准”


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梁静一步步向期望中的实验数据靠拢,实现科研攻关新的突破:在进化算法设计及其应用方面,她系统地开发设计了复杂度可调节的复合基准测试问题构建模型,并提出系列公共基准测试问题集及评价标准,弥补符合实际优化问题性质的公共基准测试问题集和评价准则缺失及难以设计的问题。


这项科研成果为众多领域中广泛存在的各类优化问题提供了全面的理论和技术支持,被全世界67个国家和地区45个学科领域的学者认可和使用,实现了“中国标准”衡量世界计算智能


梁静 图源大象新闻


“在外国做得再好,你始终是一个旁观者。”


2009年,28岁的梁静博士毕业, 国外的老师同学们劝说她留下来做研究,数家国内外科研机构也向梁静抛出了“橄 榄枝”,但面对这些诱人的选择,梁静却毅然回到了祖国。


她回到了家乡的郑州大学任职副教授。 在创建出国际通用的标准测试函数集之后,梁静并没有暂缓脚步,而是开始了更艰难的挑战。

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创建于1959年3月,拥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生物医学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学院的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2个学科分别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学院现有本科生18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450余名。


学院现有9个省级和4个市级科研平台,4个省级创新团队;教职工125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师)37人,包括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兼)、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优青、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等知名教授。


这一次她希望在多模态优化问题解决方案和进化神经网络上再往前突破。“高性能智能多模态单目标和多目标算法,为实际复杂优化问题求解提供可行的优化方案,实现理论和方法的具体应用。”

如今,梁静更在意自己的另一个身份——博士生导师。 梁静不单单只是讲授书本上的专业知识,她还会聚焦领域最新信息,讲解一些学术的研究思路,教学生们如何写论文、做科研,并且把更多维度的知识与课程结合起来。


她会经常带着学生出去参加会议,通过观摩别人如何工作,培养学生的逻辑与发散思维;此外,通过与其他学校的老师同学交流学习,也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与差距,激励着他们寻找方向,奋起直追。


另外,梁静会在课堂上做实验,来增强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并鼓励学生自己看资料,上台讲课,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活跃度。课下,她也会鼓励学生们去实验室工作,督促他们打卡英语单词,为出国进修做铺垫……在不断地摸索与学习中,梁静的教学经验不断丰富,课堂流程更加流畅,教学模式也渐趋多元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一批留学生加入了梁静的课堂,她便开始尝试进行全英文教学,让课堂形式更加多姿多味。

在她的帮助下,一些博士生有能力在Top期刊发表论文,取得更高的成就。

“梁老师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淡泊名利甘为铺路石。”博士研究生岳彩通动情地说。在梁静的指导下,他在人工智能领域国际著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次。

“科技人才培养的意义,不仅在于当下,更在于未来。”梁静的很多毕业生到国内、国外的一流高校研究所继续深造,目前已经有好几位在学术界崭露头角。

“在外国做得再好,你始终是一个旁观者。”梁静一直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见证了从“留学潮”到“归国热”、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时代变迁。“这一场时代巨变的背后,有着最坚实的基石,那就是祖国这片发展的热土和梦想的天空。”


“最美女教授”


多年来,她始终如一的执着和激情,让她赢得了师友的信赖、学生的尊敬。

梁静待人随和,在和学生们的相处中也是以朋友的姿态。她经常与学生们一起开会、一起学习,也会与学生们相约一起烧烤……在学生眼中,她是平易近人、毫无距离感的朋友,因此,她的学生们也亲切地称她为“女神老师”、“最美女教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