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ShenzhenLOOK
LOOK!my city. 展览 | 旅行 | 演出 | 活动 | 生活方式 | 记录这座城市,用眼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ShenzhenLOOK

深圳10元一位的「街头理发」,我去剪了

ShenzhenLOOK  · 公众号  ·  · 2025-03-17 11:3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片

/

早晨 天刚亮不久

师傅们就已带着自己的工具出门
“滋滋滋” 水壶喷了又喷
“咔嚓咔嚓” 剪刀开开合合
一直到路边街灯亮起 月牙高悬
他们就这样 一次次地
修剪着人们粗糙而鲜活的边角

南山街头理发师




看见路边的理发招牌,我转了个弯走上了台阶。师傅看见我,问:“剪头发吗?”,我回答: “对,剪短一些。” “在这儿坐一下。”他用手指了指身旁的椅子。紧接着一位阿姨走了过来,给我围上了围布,用水壶往我头上喷了喷水,咔嚓咔嚓,手起刀落间,很快就剪好了。
“十块是吗?”我问。阿姨点点头,指了指付款二维码,没有让我办会员。



封顶三十元,简陋也捡漏



图片
这里没有 理发店的按摩躺椅、护发精油和零食茶水,环境很简陋。但这里剪头只要十块,还包刮胡和修眉, 染发二十,消费封顶三十元,便宜到像在捡漏。 比起动辄几十上百的理发店,街坊邻里更喜欢来这里, 不用和托尼老师硬聊,轻松便宜。



最快的时候 2 分钟一个头

不用洗头按摩,不用吹头聊天,不到十 分钟的时间,两位师傅一共剪了五位客人。我不禁感叹,一位客人听到后说:“这算不得什么,蒋师傅以前在工地剪头的时候,两分钟一个。”他朝我比了个“耶”。



流水的老街坊,铁打的回头客

客人一直络绎不绝,大多是附近的居民和工人,有些仅仅是路过看到了,就来剪了个头发。有位阿姨几年前住在附近的时候就经常来这里剪,后面搬了家,每次要剪头发也还是会专门搭二三十分钟的公交过来,剪完后顺便染黑,然后戴着淋浴帽回家自己洗。



///

下午五点前,南油社区的便民服务点里,师傅们各自在摊位上撑起蓝色大伞,既可以遮阳又可以避雨,架上一面镜子,摆上一张椅子,就可以开始作业。这里总共有7位师傅,他们往那儿一坐,就是一个江湖。


来这里混,得有点儿料

几位师傅 大都是四川重庆一方的,也有个把湖南人,剪着剪着会突然开始用家乡话打趣,语速之快,一般人还听不懂。里面最年轻的也有五十来岁,年纪最大的有七十多岁,“他之前扫过地、修过鞋......最后才到这里来,干起了理发这个行当”,想必人生之海的种种起伏,他们也都经历了一遍。



风格迥异的着装密码










并非统一的黑色小马甲和紧身裤,他们的穿着也都各有特色。黄色头巾配黑皮衣、牛仔衫配哈伦裤,可以说是紧跟潮流了,年纪最大的那位,满头白发却带着色彩斑斓的波点袖套,给稍显暗沉的场景带来了一丝活力。偷偷告诉你们,他闲下来的时候还会坐着不停踮脚,说是可以增加腿部肌肉活力。



夫妻档的双倍马力

在场唯一的女师傅姓马,她和隔壁的蒋师傅是夫妻档。“我的头发是他帮我弄的。” 阿姨的标志性小细卷一直都是蒋师傅做的,有很多阿嬷都是找她来剪。 马阿姨不苟言笑,刚来的时候,她只是用动作和简单的单音节回应我,很是直截了当,但一旦有熟人加入聊天,她就开始活络起来。俩人剪了十多年的头了,配合相当默契,相互揽客,才半个小时他们就剪了快十五个。



最资深的精致 boy崔师傅

崔师傅的年龄不是最大,但却是这里资历最深的人,今年六十八岁,号称有五十年的剪发经验。将近七十岁的他穿着小粉衬衫,给自己染了时髦的橙色挑染,柜子是白色桌面和粉红色镶边,工具是摆放得最整齐的那一个。



一些宝藏工具合集

梳子、剪刀、电推刀是每位师傅基础的必备工具,有了它们,像是推平、剪短等基础的要求都能做到,经验更丰富一点的师傅还会备上一些发夹、几把不同疏密的剪刀和电推,可以实现更复杂一些的发型需求。各不相同的理发围布彰显着个人特色,人手一只的超大水壶,则保证了每日充足的进水量。



///







找一把你最喜欢的等位椅










被拆掉的发廊海绵座椅、古朴的木凳和木椅、简易的亮色塑料椅、舒适的客厅沙发,这个空间里的座椅款式数不胜数,让每个师傅的摊位都散发着不同的气质。有兴趣的话,可以在这里走一圈,好好挑选一番,找一把最中意的坐下。





不推销,只唠家常

剪了这么多年,大家都各自有各自的熟客,一来一个眼神就能对上,她知道她上周在哪里买了梨,他知道他最近刚做了个检查。剪头的时候,客人们也都很随意,半穿着鞋子、抖着腿,彼此之间聊聊家常,聊到兴起,干脆停掉手上活儿,也是有的。



来我这儿剪剪不?试试不要紧撒


一有客人进来,师傅们都会争相招揽,但等到他们落座,便会安静下来,落子无悔!当然入口不是只一个,有时人还在街上走着,里面的师傅就会让他从另外一个入口进来,以免被抢了去。善意的竞争反而让场子热络了起来。



五十米远,时间一到齐出动

五点一到,师傅们都收拾起各自的装备,准备去到街边,一直剪到八点半。他们有的用自行车、有的用电动车,有的也会叫刚刚剪完头的客人帮帮忙,散步遛弯儿似的,不紧不慢地走向服务点外的五十米处的“好运街”。在这里,故事仍在继续发生。


/

写在最后

这次给我剪的是马师傅
对大部分的普通人而言
剪头发并不需要太过复杂的程序
发型只需要到合适的长度
保持干净整洁就好
而这里的存在
恰恰为这样的需求提供了安栖之处

这里是街头理发摊

有着各式的座椅 镜子和围布

原生 粗糙 不规则

或许不够精美 不够整齐划一

却是每位师傅独有的生存之道

也是独属于这座城市的温柔褶皱




图片

· End ·
摄影|RUI

LOOK|深圳街头理发摊
师傅们擅长处理日常类发型
若对发型有较高要求
尝试需谨慎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