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个城市试点的个人养老金Y份额
,已经
全面展开
。
如何选择?首先问问自己需要不需要配置?再可以问问自己选择FOF还是选择指数基金?以及如何选择。
(1)需要不需要配置?
除了社保和企业年金之外,个人第三养老支柱的个人养老金,就是自己为自己老了存钱,强制存钱。平常拿不出来,只有极少特定情况(比如,
正常退休
、
长期失业
、
出国
、
重大疾病
、生命结束
等情况)
能够拿出来。而且提前支取有费用。足足锁住本金,强制储蓄养老。
那么我为什么非要存入这里?对有投资经验并且有能力坚持储蓄的投资者,可以自行购买指数基金,看似没有必要。
而且,Y份额也不能随便选择境外指数基金。
但是,Y份额有抵税功能。
那么,每年上交多少税的抵税划算?
每人每年最高可以存12000元
,
可以抵扣个税
,根据收入水平不同,
每年最高可以抵扣5400元的税费
。
当前个人所得税的基础免税额度每年6万
,如果算上
子女教育
、
住房支出
、
赡养老人等专项扣除
,
实际的社保缴费的免税额度可以达到10万~15万/年
。
也就是算上
子女教育
、
住房支出
、
赡养老人等专项扣除,年收入15万以下的,不仅避不了多少税,还有各种投资限制,而且
未来领取的时候要收取3%
的税费。
年收入20万以上可以考虑。
我又会投资又没有收入,就不会考虑了。
从网上搜索了一下,20万元以上
,
每年可以免税2400元
。
但是真到了100万元以上,年薪每年避税5400元,也没有什么意思,除非不会投资,可以配置一些。
所以,如果不会坚持储蓄投资,可以配置;如果能够坚持储蓄投资,为了避税,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也可以配置(只是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效果就非常低了)。
同时,可以
考虑自己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年份差
,看看
最高档个税是否超过了年份差的百分数,还有3%的提取费用
。如果
还有10年退休,自己
的最高档税率为30%
,
那么30%-3%>10%,可以参与
。如果还有30年退休
,
最高档税率为10%
,
那么10%-3%<30%
。也就没有什么意思了。
(2)FOF还是指数基金?
目前
,
个人养老金能够购买的理财产品不止是基金,可以分为四种
,包括
基金
、
储蓄
、
理财和保险
。
只算基金,包括FOF-Y份额,还有指数基金Y份额。
谈谈指数基金相对FOF的优势和劣势。
a. 指数基金Y份额相对FOF-Y份额的优势:
从基金运作透明度、费率、交易成本、以及是否双重双费等因素考量,指数基金占据绝对优势。
别看花样那么多,扣除各种费用,整体自己不可能打败自己,谁的费用少而且不博弈,谁就可能长期胜出。
巴菲特十次以上建议投资者购买指数基金。
巴菲特也让未来遗产继承者配置指数基金而不是伯克希尔。
虽然美国是成熟市场,但是中国市场下跌,也没见到主动基金的超额收益,却见到了主动基金的超额亏损。
除了抱团因素,也有成长行业下跌的因素,没有安全边际,成长降速就显现出来了。
而且再来点漂移什么的,成长行业反弹时,只有坚持下来的主动基金变好了。
很多时候,收益是在巨大因子暴露下取得的
,不能
持续是一种因素。同时,业绩最好的主动基金,如果在坚持能力范围下选择的公司,涨幅也已经不小了,像行业基金一样,业绩未来跟不上,下跌的空间变大了。
选择主动型基金难,随机性也比较大,再来点漂移之类的,无法持续。
像《股市长线法宝》书中描述的数据,1972-2012年的40年表现优秀的基金,包括红杉基金、邓普顿成长基金、伯克希尔等十多只基金,平均超额收益率是7.95%,到了2012-2022年的10年平均超额收益是-1.96%。
理念正确不会时时有效
,越严格坚持体系,越可能会有时无效,看看各种因子策略就清楚了。
但是如果漂移,更可能两边挨打。这就是投资的魅力,不是只看收益,更要注重本质。
但是,指数基金相比FOF基金也有缺点,是指Y份额。
b. 指数基金Y份额相对FOF-Y份额的劣势:
指数基金Y份额不能全球配置,至少目前不能。以后能有所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