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8 月 16 日,51 信用卡发布了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止的半年度业绩预报,预计净亏损约 3700.0 万元至 4000.0 万元
。自 2019 年至 2023 年,51 信用卡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5 年累计亏损超过 31 亿元,
其经营状况令人担忧!
51 信用卡创立于 2012 年,最初推出了能够一键智能管理信用卡账单的 APP——“51 信用卡管家”。2014 年,其接入金融业务,并于 2018 年在香港主板上市。然而,上市后的次年,公司便陷入了暴力催收风波。
2019 年 10 月 21 日,杭州警方针对其委托外包催收公司涉嫌寻衅滋事等犯罪行为展开调查。也正是在这一事件曝光的当年,51 信用卡开始清退 P2P 业务。
2023 年财报显示,其收益主要来源于信贷撮合及服务费、支付服务费、信用卡科技服务费、SaaS 服务费、露营服务费以及其他收益。其中,助贷业务是核心,2023 年实现收入 7023 万元,但同比减少 38.3%,信贷撮合及服务费收入更是达到了上市以来的新低点。2022 年,公司失去了旗下的小贷牌照,目前仅有融资担保资质,并凭借此与金融机构开展助贷业务合作。
根据 2023 年报披露,51 信用卡的 SaaS 业务主要由小蓝本业务、智慧零售业务以及银行运营管理业务构成。2023 年,该业务实现收入 5783 万元,同比增长 13.2%,占总收入的比重增长 13.7 个百分点,达到 26.6%,已成为第二大收入来源。露营业务增长迅速,2022 年建立了“51 CAMP”连锁营地品牌,截至 2023 年底已建设 20 多个营地,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2023 年全年实现营收 3394 万元,同比增长 206.8%,不过目前占比仍然不高。
对于 2024 年上半年的业绩亏损,51 信用卡在公告中解释,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其一,露营业务的收益因营商环境变化而有所下降,集团通过优化调整经营策略,清退了部分表现欠佳的营地,致使整体收益规模降低;其二,信用卡科技服务由于减少对联名卡业务的投入而下降;其三,集团新汽车业务应占的额外研发开支在报告期内产生,而上年度同期并未有此项开支。
从其经营来看,51 信用卡弱化了金融业务后,似乎仍未找到稳定的盈利增长点。在失去小贷牌照后,仅依靠融资担保资质开展助贷业务,其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都受到了较大限制。
尽管 SaaS 业务和露营业务有所增长,但相较于庞大的亏损额度,这些增长显得杯水车薪。SaaS 业务虽然增速可观,但占比仍不足以支撑公司整体业绩的扭转。而露营业务作为新兴领域,虽然发展迅速,但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季节因素影响以及经营管理等诸多挑战。
如果需要投稿、转载文章、加官方微信交流群(目前建立多个交流群,需提供身份验证,根据不同身份安排不同社群)
可以添加XJTT555,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