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6 ~ 2016年12月12日外院监测血常规, Hb逐渐增高,波动于176.7~203.9g/L,WBC 7.76~11.8x109/L,PLT正常。2016年10月~11月期间中医院住院治疗。
2017年1月9日再次入院。
血常规:Hb 196g/L,WBC 10.08*10^9/L ,PLT254*10^9/L。
腹部B超:脾大(长径:134mm,厚49mm)。
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系占0.55,其中中幼0.072、晚幼0.16、杆状核0.148、分叶核0.152,嗜酸0.014,NAP阳性率97%,积分266分;红系0.39,形态未见明显异常,成熟红细胞排列拥挤;巨核细胞10个,可见胞体较大/多分叶核巨核细胞。
骨髓活检:增生极度活跃(80%-90%),粒红比例1.5:1,粒系以中晚幼及以下阶段细胞为主;红系以中晚幼红为主;巨核细胞8~13/HPF,分叶核为主;网状纤维染色(MF,0级)。
流式细胞免疫荧光分析:未检测到明显免疫表型异常的髓系原始细胞。
染色体核型: 46,XY [20]。
融合基因BCR-ABLIS(P210)<=0.001%。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1.12mIU/ml↓。
骨髓JAK2 V617F基因突变定量检测(Q-PCR):(+),突变型比值:88.46%。
CML治疗反应评价: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和主要分子学反应(MMR/MR5.0)。 2017年1月16日给予放血疗法(每次200ml BIW)×3次。血常规:Hb193.5g/L。
2017年2月10日口服羟基脲0.5 Bid,继续伊马替尼400mg qd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