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浮针大世界
浮针大世界,浮针人的世界,疼痛学人的家园。 秉承上工少涉、诚朴勤仁的理念,用心服务颈肩腰痛腿痛、内科妇科杂病患者,用心传递浮针医学的正能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浮针大世界

学政策,话浮针

浮针大世界  · 公众号  ·  · 2019-03-03 17:0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1月14日上午,2019年全国卫生健康宣传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王贺胜出席会议并讲话。王贺胜强调,做好卫生健康宣传工作,贵在守正、重在创新、成在实践。


国家卫生健康事业,不仅要政策制定好,大家执行好,还要努力宣传好。关于宣传工作,王贺胜同志作出了“贵在守正、重在创新、成在实践”的十二字方针。如果再提炼一下就是:守正、创新、实践。

作为浮针人,对这几个词,是否有点眼熟?


守正

即为继承,我们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不间断的文明,传统中医为中华民族的休养生息保驾护航,出现了《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涌现出扁鹊、华佗、孙思邈、金元四大家、李时珍、明末清初的温病学等著名医家。形成了脏腑辩证、六经 证、卫气营血 证完善的 证诊疗体系。其中有非常多优秀的、需要后辈继承的文化瑰宝,我们一定要加以重视。


创新

即为发展,我们祖国医学不能固步自封,不能躺在老祖宗的功劳簿上作啃老族,要努力的借鉴新科技,在药物机理、疾病机理以及科研统计方面下功夫。2016年11月21日李总理曾经在全球健康促进大会指出:互学互鉴,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融合发展。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就是典型的榜样。


实践

即为接地,没有实践的理论可能就会流于空谈,没有实践的方法也无法得知优劣,没有实践的药物就无法得知药效和风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医学临床来说,实践是检验疗效的唯一标准。医生就是通过医学实践为人民服务,大家通过疗效宣传卫生健康啊。



当浮针人看到上述方针,简直喜大普奔。为什么呢?我们看一下浮针定位: 浮针医学,源自传统,守正融新,止于至善


守正融新是浮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浮针1996年发明于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受《黄帝内经》“引皮乃刺之”的直针刺和现代针刺方法腕踝针等启发,开创了浮针疗法,并不断完善。后来符老师自主择业回到南京,攻读南京大学博士,研究方向是生理学,目的想揭示疼痛机理。符老师逐渐的把基础医学和传统医学完美的结合,用整体观和辩证法去指导临床,用解剖生理病理等知识诠释机理。才有了现在的疗效看得到,机理都明了浮针;才有了国内外争相学习的一门医学。


说实践,浮针从发明到今天,从没有离开过临床,经过临床排他性的检验,浮针的根扎得更深,浮针的枝叶更茂盛,经验证浮针适应症不断增加,浮针理论更是日趋完善:再灌注活动、患肌理论、上下半场、浮针治疗五部曲、血环境不良、辨病辨肌辨势的临床三辨……


浮针临床是科研指导的临床,拒绝经验主义,努力找出疾病的规律,为“ 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国际化 ”去努力!浮针提升了中医,也是中医的急先锋,为中医的传播不懈努力。


有疗效,讲道理,摆数据,可复制,这就是现代针灸——浮针的风采。


注:图片来自网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