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的中年感悟,势利眼。
我年轻时候,常穿廉价衣服,吃的用的很廉价。主要是穷。我以为,没人会以衣服为标准看人。事实上,绝大多数人以貌取人。穷,日子就难过了。轻视你,欺负你的人,还是比较多的。屌丝入社会,怎么起步呢?首先是把自己搞干净漂亮了,偶尔吹吹自己二舅在市里(打工)。
热门评论:
mochan007
:寒不择衣,饥不择食,贫不择妻,慌不择路
顺溜
:以貌取人是人自私的本性,貌不如人基本等于技不如人。一个来自黑胖草(狗尾巴花都算不上)的感受
祝展颜77
:先敬罗衣,后敬人。
回忆录
:我也是外貌协会的,我就喜欢高高的,白白净净,笑起来很干净的帅哥,看到中年大着肚子,眼神深邃,话说半句藏半句的男性怎么也喜欢不起来。
礼服设计师
:“三分做工,七分熨烫”,衣服干净整洁,不要皱巴巴的,哪怕是便宜货也会看起来有质感。所以要想自己的衣服看起来不廉价,一定要把衣服熨烫得笔挺
02
要不要考编制?
很有钱的,很没钱的,可以考一下。不上不下,钱不多的家庭,不必强求。
有钱的人,最大的诉求是儿孙不要败家。考编制是比较稳妥的。在好单位里,一般不会学坏。
没钱的人,最看重面子。考上编制了,就特别有面子,你那吃光用光,身体健康的爹地,在胡同口吹水,自带三分霸气。
不上不下的人,既没有三套大平层传家,又没有太强烈的吹水需求,你家也不惹事,考编制的意义不大了。编制的好处是比较稳定,难处是,收入不太高,一年收入大概是本地6-10平米。如果你家没有大户型,也没有爆有钱的丈母娘,考编制会让你清清白白,纯洁一辈子。
很多人以为,考编制了,就会有人提着鸡鸭鱼肉来求你。呵呵,你想多了,99%的情况是,没人来求你,就算有人来,你也没人家希望的能力。真正厉害的编制,也没几个,可能轮不到你家来享用。
小结,女生建议考,找对象加分。男生看情况,不勉强。
热门评论:
八零后
:东部沿海城市公务员还是不错的,对没什么大志向大能力的人来说都是不错的选择。另外绝大多数人其实都没有大能力。
朋园小圆圆
:上海一年的收入大概是本地一平米
村花儿
:村官熬几年也能出头了,给自己家人揽几个小项目,小工程妥妥的
Guti303
:也不是说能考上的就考上的
放飞机
:家里天天催着考,问题是现在符合资格的岗位也不多,即使有也不容易考的上
03
豪宅家的孩子。
我做过一些统计。有个有意思的现象,豪宅里面多女儿。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照道理,应该是男女一样啊,实际上两个情况比较多,一是女孩多,二是有两个儿子的家庭多。
这些女孩子比较单纯,也不出小区门。就在小区里玩,从一年级到初二都有,互相很熟悉。男孩也是一串一串的。不管男孩女孩,一个个骑着小自行车,风驰电掣,呼啸而过。一般是到谁家玩,就把自行车一起堆在人家门口。家长找娃也很方便。群里吼一声,就有业主把自行车在哪里的照片发出来了。宝妈们找娃很方便。
很多二娃家长就希望在本小区混个儿媳妇,不花钱了,串门方便。我的意思是,大家公平竞争,吃绝户也要讲武德。你把儿子培养到985,也顺带搞一套大户型,不香吗?
热门评论:
-凯风-
:还真是。富人家普遍女孩儿多。也可能跟意识有关,富人家一般不会堕女胎追生男。
民工施贝尔
:爹的遗传基因强大、人聪明,多生女孩;反之,母亲强大多生男孩。
青春2005
:生男生女规律没一个说对的,男的操劳压力大的生女儿的多,轻松的压力小的生儿子的多,自然法则认为压力大不利于下一代生存,所以性别选反方向,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周围是不是这样
,这个是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
切布拉斯卡
:男女生出生比应该是104:100,男孩稍多
【
阿佳吧
:农村贫困无学历男屌丝不参与婚配,所以这个数据无用啊】
徽京好吃锅
:吃绝户讲武德笑死了
04
人生真的不知所措。
想当年,我在高中的时候,有两个好友。一个是学霸(互相切磋奥数),一个是学渣(经常帮我小忙)。高考那年,学霸很高兴,趾高气昂考上了某航本硕。学渣很可怜,哭哭啼啼被拎到炊事班切肉丝了。
二十年后得知,当年最可怜的学渣已经豪车豪宅了,成为了一个小老板,年入100。学霸在一个单位里,年入18,已经半秃了。
人生不是考一次,而是年年考。
热门评论:
王3峰
:倒不是说要成功就必须是学渣。也有一直成功的学霸,也有一直失败的学渣。学霸不必骄傲,学渣也不必气馁。
猪sail_748
:原来这就是爽文?看起来心情爽了不少
财张江
:这样的学渣万里挑一。。。但学霸大概率混的风生水起
认真学习
:班里的学渣复读两次上了大专,毕业去了英国🇬🇧硕士,现在在某银行。班里学霸二本子毕业去了火车上验票。
柠檬_鸡蛋
:1,从概率上讲,学覇成功的绝对比学渣成功的要多得多。2,成功的标准各人看法不一,有钱未必就是成功,安稳的工作、喜欢的事业也是一种成功
05
户型解析。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户型越来越多元化。户型是什么意思?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户型的结构也随之变化。金额有限,面积不能无限扩大,就把功能设计的更加符合需求。这就是户型的意义。
第一阶段是房间多。三室一厅是最好的。一对夫妻一间房。
第二阶段是客厅大。九十年代不考虑客厅。目前卧室面积逐渐变小。
第三阶段是采光通风好。要求每个房间朝南,不喜欢暗室,喜欢大阳台,大院子。
第四阶段是两卫生间。避免早上抢厕所。老少咸宜。
现在是套房设计。每个房间配卫生间。你可以一天不出门了。
户型设计不存在绝对好坏,关键是你的生活习惯。举例。小夫妻,人口少,工作忙。每天早出晚归,看不到太阳,喜欢卧室多,对于采光要求不高。中老年夫妻喜欢客厅大,采光好。
两套房,一套朝北,便宜一百,朝南的贵一百,其他一样。年轻人没钱,每天上班,不会天天晒太阳,可以选择朝北的。
小结,户型不一定要人云亦云,选择符合自己需求就好。
热门评论:
呵呵呵呵
:我们家客厅现在不知道拿来干啥了
yuxh2011
:我到了中年,家里基本不接待外人了,有事外面谈,客厅真是有点多余。如果再来一次装修,客厅可以改成健身房,附带喝茶的地方。
琉璃光院鹿
:朝北的屋子也有优点,当书房很合适,不热,没有强烈光照。
Paula老师
:到老了,对门一室一厅,两夫妻对面住,吃饭喊一声,没事别唠叨。
06
两家并一家。
这是包邮区的旧俗,倒插门的改进版。看点是,分一个儿子跟女方姓。这种家庭,一般是男方穷,女方富。我见过几个这样的,其最大的影响不是女婿,而是第三代。王家和张家合并,两个儿子,王大娃,张二娃。小时候最多也就被同学嘲笑几句。真正的矛盾是长大后娶老婆。这时候,冲突激烈了。
两家并一家的起源是男方穷,于是男方分一个儿子给女方,作为补偿。这就导致了继承问题。爷爷奶奶穷,只有两亩地的老玉米,给大娃。外公外婆有几百万几千万给二娃。这个差距不是一点点了。爹妈肯定要平衡。从二娃手里拿出一部分给大娃。这就把兄弟两个闹矛盾了。凭什么啊?
最后,祖孙三代都炸毛了。
热门评论:
差一点点满分
:所以不要嫁给穷人
无效无效aaa
:男方穷就是倒插门,完全姓女方家的了,还想分一个自己姓,想多了……能并的都是双方条件差不多的
分得清吗
:我们本地人两家并一家很多的,一家拆迁至少6套房子,小两口2娃一共至少12套,2娃一人姓一家一人一半其乐融融。
金茶花1962
:好像决定血缘的不是DNA,而是姓氏
不吃我看看
:错,本地人两家并一家,生两个各姓一个的,两家实力差不多的居多。。男家穷的反而是娶进来,娶外地的。
07
实体店还能做啊?
如果单纯拼价格,不想动脑子,肯定不能做了。举例,实体店卖钢笔。如果你和线上比价格,肯定没花头了。人家在大山深处的窝棚里存货,在村头大瓦房里发货,你怎么可能拼得过?
实体店的思路,应该是产品+服务。你卖什么,就必须提供相关的服务。小娃娃学校门口有个文具店,生意好的直跳。他有几个特点,
一是文具利润不高,没人会为了几毛钱便宜去网购等几天。
二是提供高级服务。历年考题复印件。这一招实在是稳准狠,一刀扎透妈妈的心。
三是售卖暴利产品,一种奥特曼卡或者盲盒。我也不知道,小娃娃为什么那么喜欢这种东西,反正,我家已经贡献了几百元。小娃娃互相比,谁缺了几张,就去补齐,像是集邮。那玩意简直是暴利中的战斗鸡。那种亮晶晶的小卡片,成本2分球最多了,卖1.5元。我家买了几百块钱。
小娃娃的钱哪来的?小娃娃喜欢给钱大方的亲戚,一天到晚围着老头老太转圈圈,一般有个压岁钱。实在不行,平时老老实实写作业,也有点奖励。这些钱,最后都去了小杂货店。
热门评论:
eccevista
:老师布置养蚕,学校门口的桑叶销售
圆满奔跑
:那也得是内环线的杂货铺 哈哈哈
seney
:小时候为了买明星贴纸,各种搞钱招数使尽
超级品牌
:日,孩子们不吃饭都要买的奥特曼卡
08
农村娶媳妇难在哪里?
很多人说是钱。什么彩礼,房子,车子,小舅子的首付。我觉得不是。这只是结果,不是原因。女孩少了,自然要价高了。那么,女孩去哪了?
一,不是胎儿选择。
这是很多人的刻板印象。我可以很明确的说,6070后的北方中老年人,当年没这么愚昧。可能有个别,但不是很多的。
二,女人跑到城里去了。
这个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了。大城市的屌丝,娶不上老婆,第一反应是忽悠一个农村老婆,这个情况越来越多了,我见过不少。我们小区的一个保安,今年五十几岁了,一天到晚盯着一个做营业员的农村妇女献殷勤,丧偶离异的妇女都要。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妇女多了一个不错的选择,进城!脚底抹油,跑了。
这个现象,导致了农村女越来越少了。你回忆一下,想当年,镇一中,镇小学的时候,男女比例是差不多的。现在女人上哪了?城里。
三,啥原因?
为什么女人会呼啦啦的往城里跑?这是有一个具体原因的。这个问题的起点是1998年前后。那时候,新生儿落户,改变了以前只能随母的规定,又可以随父了。闸门打开,农村妇女获得了选择权。
四,怎么办?
热门评论:
Piano_May
:农村:无限压榨女性的穷地方。不跑才傻
一棵海草2020
:怎么办?进口外国的
学而思之余
:女人在农村没有土地继承权,光这一点就够了
impreachment
:现在村姑凉都挺聪明的不愿意随便跟你熬日子洛。有些干脆不嫁自己买退休过日子懒得帮人洗袜子。
Carol_
:对啊,我读小学中学都是户口随母亲的政策,那时大城市没有剩男剩女,大概2000年之后政策改为可随父亲,于是大城市二婚的、残疾的男性找外地配偶一下子多了起来,现在上海家政阿姨不少是通过婚姻把孩子落户上海的
09
老公就是一张小小的工资卡。
菜嫂有个闺蜜,她老公是屌丝出身,在一个女人成堆的公司当HR经理,现在年入30。屌丝长得不错,人高马大,经常劈腿。闺蜜也搞不懂,为什么会有女人跟他这个穷逼男。
经过几次惨烈撕逼,闺蜜把工资卡拿到手里,就不管了。男人爽死了,就像公鸡闯入了母鸡窝。闺蜜好像也很坚强。她是个黑胖花,在一个大公司做码农,丑到什么程度?闺蜜只能买男士牛仔裤和棉衣,因为女士的牛仔裤,穿不下。
这个死女人一天到晚忙的鸡飞狗跳,脾气火爆,男人最烦这种。家里老爹生病,孩子八岁。全靠她了,她也没时间痛苦。每到夜深人静,闺蜜就会拿起那个小小的工资卡看一眼,那个小小的卡片,就是她的男人,然后痛哭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