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的文章《叼图系列:SW节点出现台阶是什么原因?》,提到了关于Buck电源效率的问题,今天做一下针对性回复。
照例,先抛出一道问题:同步Buck电源,为什么Vin越小,电源效率越高?相比之前,我们给Buck电源再增加一个限定“同步”。
上图中不同输入电压Vin的电流效率曲线,相信各位同学在电源芯片的Datasheet上都看到过。不晓得你有没有仔细考虑过其中的原因。
感谢各位同学的积极参与,而且不乏高质量的留言。经过观点的碰撞和想法的探讨,相信认真思考的同学必定会有所收获。
在微信群里讨论的也是非常热闹,都快凌晨了,大家讨论的热情依旧高涨,你来我往,问题的原因也逐渐清晰。
认真研究各位同学的发言,我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同时也纠正了自己一些不恰当的理解。
这8项包含了Buck电源的主要损耗。具体每一项,怎么理解,这里不做具体展开。不清楚的同学,请自行研究,网上资源很多。这里我们重点讨论下,Vin减小,会带来哪些变化?
在之前发的文章《纯干货!DC-DC的电感计算公式推导过程!》中提到Buck电源中电感的计算公式,如下图所示。
当Vout不变,L不变,fsw不变,而Vin减小时,占空比D会增大,相应地,电感纹波电流ΔI会减小,这意味着电感峰值电流Ipeak也减小。请记住这三个关键值的变化趋势,它们相当于是核心反应堆,它们的变化会引发一系列变化。Vin减小,占空比D增大,高边MOS管导通的时间加长。而同步Buck集成的MOS管通常是上管Rdson大于下管Rdson,如下图MPS的MPQ4423为例,上管的Rdson=150mΩ,下管Rdson=105mΩ。
当D增大,上管Rdson工作导通的时间就加长。相应地,MOS管的导通损耗就增加。
虽然fsw没有变化,单位时间内MOS管开关次数没有发生变化。但Vin减小会导致MOS管的Vds压差减小,如下图所示,使得Vds整体向下移动,这样,开关期间Vds和Id的交叉阴影区域相比之前Vin的阴影区域积分面积减小,则MOS管的开关损耗减小。
MOS管的关断损耗和上述公式类似,只不过把时间更换为关断时的交叉阴影时间。Vds压差减小,同样会使MOS管的关断损耗减小,进而使得整体效率提升。
Buck电源内部集成有从Vin转化为Vcc的LDO,还有MOS管驱动电路。当Vin降低时,在LDO上的压降(Vin-Vcc)会减小,LDO上的热损耗就会减小。这样,MOS管的驱动损耗就会减小。
Vin减小,ΔI会减小,意味着电感的导通损耗,也就是电感的铁损减小,有利于整体效率的提升。
PS:咱们默认考虑的是CCM模式。这里电感上的电流是连续的,没有因为占空比而断续,也不用像MOS段导通损耗一样乘上占空比D。
磁芯损耗与磁通密度Bmax成正比,而Bmax和电感的ΔI成正比。Vin减小,ΔI会减小,使得功率电感的磁通密度Bmax减小,进而导致电感的磁芯损耗减小,有利于整体效率的提升。
低边MOS的体二极管导通损耗和体二极管的正向压降Vf、死区时间和续流电流有关。
Vf由体二极管的物理特性决定,不会受Vin影响;死区时间是电源芯片内部设置,受Vin影响较小;反向续流,虽然前面说Ipeak峰值有减小,谷值有增大,假设两端死区时间相同,电流带来的变化应该总体持平。
所以,我认为:在Vin减小时,低边MOS管的体二极管导通损耗基本不变。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对,还请斧正。
看过之前文章《选择二极管时应重点关注哪些参数?》的同学,对下图应该不陌生。为了这本书还专门组织过“知识竞技”送书活动。二极管都有反向恢复特性。当反向电压(这里指的是上管导通后的Vin)加在体二极管两端时,原来正向导通时积累的电荷需要先释放掉,释放的过程会产生反向尖峰电流Irr,释放的时间大概是trr,这里就存在V和I的交叉部分,会存在损耗。Vin减小,二极管对应的V和I交叉的积分面积减小,Prr也减小。
开头提到的8种损耗,已经分析了7种,我们来一起梳理下:
当Vout不变,L不变,fsw不变,而Vin减小时,D会增大,ΔI会减小,Ipeak也减小,因此而带来的一系列变化:
MOS管体二极管的开关损耗减小
基于上述一系列分析,综合来看,Vin减小,整体损耗是减小的,系统效率提升。所以,在Vout/L/fsw不变条件下,Vin越小,电源效率越高。怎么样?一个简短的问题,给出的回答可浅可深。我的助攻只能到这里,能否晋升到陆地神仙境,一剑开天门,就看你的造化了!因最近微信公众平台推送规则改变,很多读者反馈没有及时看到更新的文章。根据最新规则,建议多点击“推荐阅读、分享、收藏”等,成为常读用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