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花生团,我们给大家带来了一套能够提升孩子阅读素养的“大语文分级阅读”读物——《新母语》。它由名镇江湖的大牌社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国内儿童母语教育最专业的团队之一“亲近母语”创作研发而成。对应小学1-6年级,每年级两本,一共12本,是市面上难得的教材延伸阅读,也是对课内学习的一种丰富、有效、高质量的补充。
这仅以“新”与“母语”组合而成的书名让人不禁想问:
市面上的语文读本五花八门,这套《新母语》“新”在何处?又是如何体现“母语”的呢?
一打开《新母语》,马上就被书中高颜值的插画所吸引。
出版方邀请了50位知名插画家绘制了300余幅插画。各种质感与风格的插画与各自的篇目相配,是视觉的盛宴,是美育的课堂。
时代在进步,今天新一代的孩子是在绘本中耳濡目染长大的,他们的整体审美水平和读图能力,远在成年人之上。
这样一套高颜值母语选本,一定比纯粹教辅品相的书更能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
从上图可见,《新母语》的插画师阵容非常强大,这些高水平的插画师突破了以往将插画仅视为文本点缀的误区,而是抓住文本的精髓,画出了文本背后的深层意义,填补了想象的空间,还增添了文本的表现力。
譬如《一年级·子集》中的《地球是圆的》是一篇科普作品,插画师青沐呈现的却不是一幅板正的地球图像,而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用纸飞机、小人和地球仪巧妙地组合出了一幅富有童话色彩的插画,为文本增添了童趣。
广泛阅读、见多识广,才能驾驭大语文学习。
所以语文阅读既要有阅读量的积累,使量变转为质变,又要有阅读面的广阔,这便要提到文学作品之外的非虚构类作品阅读了。
非虚构作品能让孩子获得更宏观的视野,锻炼思辨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而《新母语》也认识到了非虚构类作品的重要性,在整套书中,虚构和非虚构的选文比例大致持平。
这些非虚构作品包括科普、人文、历史、哲学、艺术、演讲、规约……
前面几个都能明白,但是这个“规约”是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四年级•未集》中的一个单元,一共选了四篇文章,分别是:《1933年小学生行为规范》《山阴小学校训》《大学校训》《儿童权利公约》。
一条条读完《1933年小学生行为规范》和《山阴小学校训》后,我们不得不服:对真善美的倡导,对独立人格的建立,全在这些看似简单的小学生行为规范里了。
《大学校训》选了六所高校的校训,它们都出自古代典籍。
《新母语》对它们不是简单罗列,还附上原句,可以让孩子一边朗读原句,一边感受这些大学校训中的文化韵味与深刻内涵。
《儿童权利公约》则是联合国大会1989年11月20日决议通过的,我们理应让每一个孩子知晓自己享有哪些权利,以培养孩子法的思维和法的精神。
学习母语不只是继承传统,还要学习母语在今天的使用和活化,这也是“新母语”的题中之意。
因此,《新母语》中还选了不少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
《五年级•申集》有一组选文《走近屠呦呦》,选了科学家屠呦呦的诺奖授奖词与获奖演讲稿,既介绍了科学新知,又展现了科学家的科学精神与爱国之心。
《六年级•戌集》有一篇《中国飞天第一人》,详细描述了我国第一位飞天航天员杨利伟飞天前的微妙心境和在太空中的奇妙经历。
让孩子们阅读这些当代中国楷模的故事,就像给他们一面得以照见自己的镜子,从而确立自己的人生坐标。
《新母语》的文章编排非常注重各年龄段儿童的精神需求和接受程度。
前面已经说过了《新母语》在非虚构作品选编上的着力,而《新母语》中文学作品的最为精华者,非“名家”单元莫属。
每一本《新母语》都有“名家”单元,整个单元只编选一位名家的多篇作品,形成以作家为主角的主题阅读。
1—3年级入选的名家是:张秋生、金波、孙幼军、汤素兰、林良、任大霖。他们都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或写童话,或写童诗,或写儿童散文,或写儿童小说,这跟小学中低年级的精神需求和接受程度是相符的。
其中张秋生和金波,是作品入选统编版小学语文课本最多的作家。阅读“名家”单元,可以帮助孩子更全面地了解作家和他的创作风格,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本里的作品。
而4—6年级的“名家”选择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分别是:汪曾祺、梅子涵、泰戈尔、刘亮程、鲁迅、苇岸。其中,只有梅子涵先生是儿童文学作家,其他几位都不是儿童文学作家。
这又是符合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精神需求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立意识,不再满足于当个小孩,甚至有的孩子渴望快快长大。这个时候,把离他们生活经验高一点、远一点的作品带到他们面前,可以满足他们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又譬如1—3年级有一个“天真”单元,充满儿童情趣、能引发儿童共鸣。而在4—6年级里,考虑到孩子年岁增长,便脱去稚气易名为“童年”,但选文上依旧贴合孩子的心理,有情趣,有可读性。
学而不思则罔,及时的复盘能使阅读有成果。《新母语》的每篇文章后面都有一个“阅读交流”板块,设置了很多梳理脉络、启发思考、联系实际的问题。
要想阅读有深度,不仅需要阅读文本自身的深度,还需要孩子通过自己的思辨来达到阅读的完成度。
每一本《新母语》的第一个单元都是“母语”,收录的是小古文或者古诗,字数少,字号大,组配的插画也是中国风的。
因为《新母语》希望在每一本的开篇就能奠定全书的母语基调,营造出阅读的仪式感,唤起孩子对母语的敬畏。
1—3年级的“母语”多选自民国老课本里的篇目,注重展现母语的韵律、字形和意趣之美,读来朗朗上口。孩子念着这些句子的时候,一定会觉得母语是美的,是生动的,是值得永远守护的。
而4—6年级“母语”单元的古诗古文则是主题编排的,为的是引领孩子从母语的形式走向母语的精神。四年级的“鸟鸣山更幽”,五年级的“泊舟”“折柳”,六年级的“简约之美”,都是用代表性的审美意象集结一组母语作品,让孩子深入地思考,理解母语的深厚内涵。
每一本《新母语》皆以“文言”单元结尾。低年级的“文言”单元是蒙学经典和远古歌谣,可以初步培养孩子的文言语感。
中高年级的“文言”则是各类原典选读,逐步带领孩子走入文言的殿堂,收获语言与精神的双重滋养。
《新母语》自“母语”始,自“文言”终,将母语气质贯穿在整套书中。
2、中国底色,精神贴近母语
《新母语》呈现出的母语面貌是丰富多彩的,收入书中的有传统母语范本、现代母语精品,甚至还有翻译作品。
但不会觉得这是主次不分,因为每一本《新母语》都会给“中国”留一个单元:
一年级两本的“中国”,讲述神话传说,追溯汉语词汇的源头;
二年级两本的“中国”,讲述上古史话,挖掘成语故事的智慧;
三年级两本的“中国”,介绍古代发明创造,还带着考古的意味;
四年级两本的“中国”,介绍传统节气文化,讲述历史名人故事;
五年级两本的“中国”,介绍名川大河与敦煌莫高窟的壮与美;
六年级两本的“中国”,介绍近现代中国的时代与先驱志士仁人。
这就显出了《新母语》的与众不同。
它不仅仅是母语选本,更是属于每一个中国孩子的独特的精神读本。它想要培育的,是有中国根基的世界公民。
因此它将促进和实现母语和儿童生命的互动,将我们民族的生命历程、人类的创造跟今天的生活、更美好的中国和未来相连接。
这也是我们推荐《新母语》最有底气的理由,没有之一。
《新母语》的目录设计秉承了中国古籍的理念,从右往左纵向排列,保留了雕版印刷书籍的各种版面要素,红框黑字,版式彰显古韵,字体却又简洁新颖。
相较于内文插画和版式的惊艳,《新母语》的封面乍看上去有点“平平无奇”:仅以纯色铺底,唯有插画师厚闲的水墨小品给封面增添了一些灵动和典雅,但是拿在手上看就是觉得舒服亲切。正因为内在图文已很绚烂,《新母语》才选择用简约的封面去囊括它们。
封面上那些看上去“平平无奇”的颜色,其实都是中国的传统色,每一种颜色都有一个又好听又有文化底蕴的名字。我们来看配色方案:
一到三年级的底色轻盈明亮,文字色深沉稳重;四到六年级则反之,底色深而文字色浅。
这就好像孩子的成长一样,渐渐从天真稚子成长为风华少年。
深浅两种颜色参差对照,搭配得当,使得封面与内文保持了一致的追求:要好看,更要耐看。
《新母语》是一套可以长久阅读的书,就像梅子涵老师为这套书作的序中所言:“母语牵着子孙们的手,子孙们也牵着母语的手,一直在路上走啊走啊,我们和它也必须这样走!”
如果说语文课本和语文考试只是一瓢水的容量,那么“双减”后的大语文学习就像一条河、一片海,而《新母语》就是渡河渡海的船。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坐着这艘船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
本次团购,我们带来的《新母语》对应了小学1-6年级,每年级两本,一共12本,大家可以分开下单,也可以组合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