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杠杆游戏
“杠杆游戏”,资本精英的选择。由前媒体人和经济研究员主笔,致力于用数据读懂经济中的杠杆和泡沫。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联社AI daily  ·  AI会玩宝可梦了!Claude打赢道馆馆主 ·  9 小时前  
财联社AI daily  ·  AI会玩宝可梦了!Claude打赢道馆馆主 ·  9 小时前  
ZaomeDesign  ·  大力收边出奇迹 ·  19 小时前  
庞门正道  ·  还看!收你们来啦! ·  3 天前  
字体设计  ·  珍藏:60年前的封面字体排版设计 ·  4 天前  
优秀网页设计  ·  AI工具丨在线免费PNG制作工具,可自定义字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杠杆游戏

“6个钱包买房”刷屏!中产自救的最后一根稻草?

杠杆游戏  · 公众号  ·  · 2018-04-28 23:17

正文

撰文|蜜姐 (本文为杠杆游戏小妹闺蜜财经原创,欢迎关注!)


最近“6个钱包”很火,期初有读者留言,蜜姐还不知道这是啥,以为是6个核桃的山寨版。没想到之后接连被这“6个钱包”刷屏。


点进去一看,原来是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在某个经济讲堂说:如果年轻人工作还不稳定,可以就租个小房子住;如果要结婚了,双方父母和长辈的“六个钱包”能一起凑出首付,建议还是买房好。


这6个钱包是哪6个呢?分别为男、女双方的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此言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多人持反对观点。毕竟在崇尚独立自主的当下,如此明目张胆地支持广大年轻人啃老,还啃到了爷爷辈,能不激起众怒么?


但愤怒过后,冷静下来想,这位专家在说“6个钱包买房”时,其实也说出了一部分赤裸裸的现实。


01

靠自己,多久能在一线买房?


在说动用几个钱包之前,我们先来看看20多岁在北京等一线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买房能力到底如何?


这一年龄大都处于事业起步阶段。如果不是特别优秀,年薪能到20万就不错了。


扣除个人所得税以及五险一金,到手的就15万左右,扣除房租,剩下10万出头。再除开平日吃喝玩乐的各种开支,能存下5、6万?节省一些的朋友存7、8万。夫妻两人一年存款大概15万左右。


但北京的房价是多少呢?就以去年新房价格数据为例。


住建委成交数据显示,北京2017年北京居住类产品成交均价42987元/平方米。另外三座一线城市中,上海2017年一手住宅成交均价45088元/平米;深圳为54445元/平米;广州稍微好点, 2017年一手住宅成交均价为16451元/平米。


以80平米的刚需户型来算的话,去年在北京买一套房平均需要343.9万,这还是不含税的价格。按最低首付三成来算,大概就是103.17万。


夫妻两人年存款15万,则需要7年才能凑足首付。


这还是双方都是较优渥中产、且无子女教育等开支的前提下。实际上,各一线城市的平均工资要比2万元低得多。就以最近某招聘网站的最新调查为参照:

上图可以看到,平均工资最高的北京,月薪也才10000元出头,若按着这个平均工资,靠夫妻两人存首付买房的年限又要拉长好几倍。


当然,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个人能力升值,收入可能会相应增加。不过别忘了,房价也在上涨。工资和房价,到底谁跑的快?相信大家都了然于胸。


02

“6个钱包买房”道出了一线中产残酷的现状


所以在一二线大城市买房,动用家庭关系加杠杆并不是什么新鲜事。6个钱包可能有些夸张,但动用2、3个钱包的大有人在。


蜜姐身边有不少在一线城市买房的朋友,他们无一例外的都动用了双方家庭的钱包来凑首付,不够了再找亲朋好友借款。


为什么这么急切地想要买房?因为刚需啊!更因为传统的安家立业观念,没有家哪来安?谁也不敢拿自己的未来去赌房价大跌。


事实证明目前来看,他们的选择的确是明智的。一线城市的房价一直在涨,尽管经历了去年的严厉调控,但价格并未松动多少。


蜜姐的朋友张银银就曾统计过,最严调控2年以来,我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变化。看新闻你以为房价会跌,事实却是,还是上涨的多。

另外,银行贷款利率是节节攀升,审核也更加严格。尽管部分地段楼盘总价略有下滑,但算上新增的贷款成本,实际上总的买房成本依然是上升。


一边买房成本的增加速度远高于工资上涨速度,现在不买可能以后永远买不起;一边是动用几个钱包就可以马上上车,面临的是上车后每个月1万甚至更高的还贷压力。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在蜜姐的朋友圈里,很多人选择了后者,极少部分人选择了前者。我也曾问过选择上车的朋友,是否后悔当初的决定。他们的回答都不约而同:不后悔反而庆幸。


因为现在要在北京买房,比当初又难了几个量级。如今虽然每个月1万多的贷款,但除开公积金还贷的部分,压力还是在可承受范围内。


另外一部分犹豫观望的朋友,有些已经离开一线回归二线,用在一线打拼存下的钱买了二线不错的大房子;有些则依然在一线租房,只要不想着买房这件事,生活也很不错。


03

家庭抗风险能力和买房最优配比,让价值最大化


对于“6个钱包买房”论,持反对观点的大部分都是愤怒于专家公开场合支持啃老,乐见年轻人被房地产绑架。


单从“6个钱包买房”的观点来看,确实如此。毕竟年轻人要奋斗、要回报父母,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嘛。


不过回溯当时的语境,实际上也是有些偏见的。当时的情况是台下观众提问:年轻人是否要买房,樊纲的原意是说,“6个钱包”是衡量家庭条件的重要指标。


如果财力允许,应该利用好按揭贷款的机制,而如果财力不允许,则应考虑租房,不要勉强“上车”。可见他并不是怂恿大家都去透支未来,而是要合理利用规则,争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其实无可厚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