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2021 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关于中国女性放置宫内节育器(IUD)的数据,并详细阐述了一个有关节育环异位的病例,包括其诊断、危害、处理和预防。文章还介绍了IUD异位的类型、原因、危害、处理及预防措施。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国女性放置IUD人数达3.51亿,不到放置的1/3被取出。
根据《2021 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我国是世界上使用IUD避孕最多的国家,占全球的2/3。放置IUD是一项侵入性手术,但有的手术并发症是可以避免和预防的,比如IUD异位。
关键观点2: 文章通过一个病例全面阐述了节育环异位的种类、诊断、危害。
病例中患者因反复下腹及腰骶部疼痛就诊,考虑腹痛原因可能为节育环异位。经超声检查及下腹部CT确认节育环异位,并实施腹腔镜下取环术。
关键观点3: IUD异位的原因和处理。
IUD异位的原因包括放置时机、时间、术中及术后腹痛情况以及与IUD的种类有关。处理IUD异位的方法包括定期超声检查、宫腔镜或腹腔镜取出等。对于此类情况,重在预防和宣教,放置IUD的女性应定期随访,早发现早治疗。
关键观点4: IUD异位的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选择与宫腔大小、形态相匹配的IUD类型及型号;放置IUD前查清子宫位置,手术操作轻柔;对于绝经的妇女,最好在绝经后半年到一年内取出IUD;术中注意无菌操作,术后积极预防感染及出血。
正文
《2021 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1]
显示:40 年来中国女性放置宫内节育器(IUD)人数达 3.51 亿,
取出 1.11 亿,不到放置的 1/3
。
目前,我国采用 IUD 避孕的女性约占全世界的 2/3,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国家。放置 IUD 是一项侵入性手术,但有的手术并发症是可以避免和预防的,比如 IUD 异位。
本文通过一个病例全面阐述节育环异位的种类、诊断、危害、处理及预防。
患者 71 岁,因反复下腹及腰骶部疼痛 3 年余就诊,自诉于40多年前在外院放置节育环,
排除其他腹痛原因后,
考虑腹痛原因可能为节育环异位。于门诊行超声检查:宫腔内未见节育环,遂完善下腹部 CT 示:
子宫右后壁见节育环影
,大部分环影位于子宫壁外侧(如下图)。
既往史:
既往有「高血压史」10 年,口服「盐酸贝那普利片」,血压控制尚可。
婚育史:
患者 20 岁结婚,孕 7 产 4,足月顺产 2 女 2 子,1981 年在外院放置节育环,1983 年 2 次带环妊娠,人流术后未发现节育环。
妇检:
阴道畅,见少量分泌物,质稀,无异味,四壁光滑,宫颈萎缩,无举痛触血,子宫前位,萎缩,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
手术情况:
完善术前准备,择期行腹腔镜下取环术,术中盆腔无积血积液,子宫完整无疤痕,发现
一枚金属「O」型环位于盆腔侧壁
,
部分被腹膜包裹
(如下图),双极轻微电凝剪开腹膜取出节育环。
据文献报道,爱母 MCu 环异位最为常见
[2]
,该患者为「O」型环异位至盆腔侧壁腹膜内,实属罕见。
节育器异位是指宫内节育器(IUD)不在子宫腔内正常位置,包括
节育器下移
、
嵌顿
、
外移
,根据异位程度可分为
三类
:
IUD 正常位置是其上缘距离宫底浆膜面 ≤ 20 mm,范围为 15~20 mm。
IUD 下移分度:
①
轻度:
IUD 上缘距宫底浆膜面 < 25 mm;
②
中度:
IUD 上缘距宫底浆膜面 25~35 mm;
③
重度:
IUD 上缘距宫底浆膜面 > 35 mm;
IUD 嵌入子宫肌层分度:
①
轻度:
嵌入肌壁深度 < 1/3;
②
中度:
嵌入肌壁深度 1/3~2/3;
③
重度:
嵌入肌壁深度 > 2/3 或达子宫浆膜面。
节育器全部嵌入子宫肌层或部分嵌入肌层而部分露出子宫浆膜层。
节育器异位于盆腔内、腹腔内、膀胱、肠管、阔韧带或腹膜内,若异位于腹盆腔受肠间气体影响有时显示不甚理想。
放置 IUD 的时机:
如哺乳期子宫肌层薄软,若手术操作不当,容易发生子宫穿孔、IUD 异位;
放置 IUD 的时间:
放置时间过久,特别是绝经后子宫萎缩,IUD 容易嵌顿于子宫肌层,增加 IUD 异位的风险;
术中及术后是否发生腹痛:
若手术时子宫肌层收缩引起腹痛,可能导致 IUD 穿出宫腔;
IUD 异位与 IUD 的种类有关:
异位 IUD 主要为爱母 MCu 系列 IUD、T 形 IUD、含铜宫形 IUD、活性金属「O」形 IUD 等,
普遍认为爱母 MCu 系列 IUD 容易发生异位。
IUD 异位
大多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
,部分患者表现为下腹痛、腰骶部酸胀不适、痛经、月经异常、尿频、肛门坠胀等,
主要与 IUD 异位的位置以及对周围器官组织的影响相关
。
若异位至
输尿管
引起肾积水,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可能会发生肾功能衰竭;若异位于
肠管
,长期摩擦导致穿孔形成瘘道,后果严重。但部分患者也可无任何不适,
随着时间推移,IUD 异位影响了重要器官功能,则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
使用 IUD 避孕的女性,应
定期超声检查
IUD 的位置是否正常,
一旦诊断 IUD 异位,建议尽早手术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