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回复
营销
免费领取
《营销策略及管理制度大全》
作者 | 孙明
来源 | 营销报
2025年2月27日,雷军站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用一句“让喜欢的人买得起”把售价52.99万元的SU7 Ultra砸向市场。
而在发布会前夕,雷军就已在社交平台上豪言:“小米SU7 Ultra性能比肩保时捷、科技紧追特斯拉、豪华媲美BBA。”
图源:微博
这番话,无疑是向传统豪华汽车品牌下战书,也让小米SU7 Ultra积蓄等待爆发的能量。
果不其然,小米SU7 Ultra上市仅2小时,大定订单就突破了1万台。
那一晚,闪光灯是属于小米汽车的,而舞台之下的竞争对手们可谓是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如鲠在喉。
其中,莲花集团CEO冯擎峰的回应,更是掀起了一场舆论风波。
莲花跑车拱手让给了莲花味精
2月28日,也就是小米SU7 Ultra发布的第二天,冯擎峰在微博发文称:“从内燃机时代到新能源时代,对赛道的敬畏并不是电机与马力的单纯堆积,大马力与直线加速已然唾手可得,但弯道快的恐怕只有莲花和保时捷。”
图源:微博
虽然冯擎峰没有指名道姓,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在回应雷军此前的言论。
毕竟,雷军刚说小米SU7 Ultra是地表最快的四门量产车,冯擎峰就强调弯道快才是真的快,这不是隔空battle是什么?
一时间,#莲花集团CEO疑似回应小米#的话题迅速登上热搜,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有意思的是,这场原本属于车企之间的“口水战”,却让一家卖味精的企业莫名躺枪,它就是莲花控股。
由于名字相似,不少网友误以为莲花控股就是生产莲花跑车的那家公司,纷纷在评论区留言调侃。
莲花控股也是哭笑不得,赶紧在抖音发布视频辟谣:“清汤大老爷们,莲花控股是卖调料的,是莲花味精啊,俺不卖跑车!”
图源:抖音
这波反应迅速的操作,不仅成功澄清了误会,还因祸得福,接住了小米的“泼天富贵”。
其实,在这场“口水战”中,其他车企的态度也很值得玩味。
同样作为竞争对手,保时捷和极氪汽车的反应就截然不同。
此前,保时捷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柯时迈回应小米SU7外观设计时表示:“对于小米SU7和保时捷的相似之处,我认为或许是好的设计总是心有灵犀。”
这番回应,既展现了保时捷的大度,又巧妙地暗示了小米SU7在设计上可能存在的借鉴,可谓是“杀人诛心”。
当小米SU7 Ultra超越保时捷Taycan Turbo GT,刷新上海国际赛车场量产车的圈速纪录时,保时捷更是毫不吝啬地对小米表示祝贺与赞美。
图源:微博
而极氪汽车也曾大方地发文祝贺小米SU7 Ultra的成功发布,并配图自家在赛道上驰骋的极氪001FR。
小米汽车也礼貌回应“感谢,共勉”,双方互动被外界解读为“冰释前嫌”,在舆论场上收获了不少好评。
图源:微博
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任何一个热点都可能成为企业营销的契机。
莲花控股的这波操作,无疑给其他企业上了一课,危机公关不一定非要剑拔弩张,有时候,幽默和自嘲反而能化解尴尬,赢得更多关注。
而对于莲花跑车来说,这场没有硝烟的商战,已经揭示了中国车市最魔幻的生存法则。
新势力屠龙,旧贵族流血,围观群众忙着捡流量。
如今给吉
利打工
年轻人可能不知道,这个“内涵”小米汽车的莲花跑车,曾经是车坛的屠龙少年。
1958年,创始人柯林·查普曼用一台钢管车架+铝制车身的Mark 12杀进F1,硬刚法拉利250 GTO;1963年Type 25赛车横扫勒芒,让保时捷工程师气得摔扳手;007电影里那台潜水逃跑的Esprit,至今仍是影史最骚特工座驾。
在上世纪70年代,莲花跑车可是和法拉利、保时捷齐名的赛道三巨头。
它发明的主动尾翼、中置发动机,至今仍是超跑标配。
图源:微博@莲花中国
但属于硬核玩家的时代终究过去了。
当特斯拉用软件定义汽车,莲花还在纠结碳纤维纹路是否对称;
当保时捷搞出卡宴狂赚土豪钱时,路特斯还在坚持“赛车不能装空调”的钢铁直男思维;
当小米用户为“手机控车”尖叫,莲花车主却在二手市场哀嚎:“我这车连CarPlay都没有!”
导致的后果是,在2017年被吉利收购时,莲花的市值甚至不如蔚来首款EP9的研发费。
有老车迷痛心疾首:“现在年轻人只知道莲花打不过SU7,却不知道它曾让法拉利在纽北赛道哭爹喊娘。”
其实,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莲花跑车有一个更为熟知的音译品牌名称——路特斯。
在今年1月2日,路特斯汽车才正式宣布将“路特斯汽车”改为“莲花跑车”。这背后,隐藏着一段长达20多年的商标争夺魔幻战。
当初Lotus进入中国市场时,“莲花”的名字已被另一家零部件企业注册,尽管这家零部件企业未在整车领域使用过“莲花”的名字,但Lotus也只能暂用音译版本的“路特斯”名称入华。
直到去年12月,Lotus中国团队历时5年,打了11场官司,才拿回了属于“莲花”的中文商标。
图源:微博@莲花中国
至于为什么如此执着?
冯擎峰表示,坚持拿回“莲花”,坚持改回“莲花”,是因为“莲花”是公司能够跨越周期,逾越艰难,被行业、用户、车迷铭记与致敬的最重要资产,“莲花工程”和“莲花车队”是公司最弥足珍贵的品牌图腾,也是因为公司创始人柯林・查普曼先生、海泽尔・威廉姆斯女士的传奇浪漫。
诚然,路特斯曾经因为品牌定位模糊、市场表现不佳而陷入困境,当下想通过改名“莲花”,试图重新塑造品牌形象,强调赛道基因和高性能优势。
但这条路走得并不顺利,已经引发了众多争议,有人觉得这是在“炒冷饭”,有人觉得这是在“自降身价”,容易让人联想到卖味精的莲花。
如今的莲花,像是穿着燕尾服跳广场舞的没落贵族。一边喊着“全球首个量产L3自动驾驶”,一边把纽北圈速榜换成“百公里电耗排行榜”,一边偷偷删掉“绝不降价”的豪言。
图源:微博
小米给莲花上了一课
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定价策略往往是决定一款车型成败的关键因素。
小米SU7 Ultra此次的定价,无疑是一招妙棋。
81.49万元的预售价吊足胃口,52.99万元的实售价制造“腰斩”幻觉,28.5万元的差价足以让消费者颅内高潮。
这招“锚定效应”玩得比杜蕾斯还溜,先让用户对标保时捷Taycan Turbo GT(199.8万),再祭出“性价比屠夫”的祖传技能,瞬间把“买不起”扭转为“不买亏了”。
对比之下,莲花跑车近期的降价事件更像一出“断臂求生”的无奈之举。
2月14日,莲花跑车旗下新款运动豪华SUV ELETRE夏花、运动豪华轿车EMEYA繁花正式上市,两款车型的起售价分别由72.8万元和66.8万元降至54.8万元和52.8万元,降价幅度均超过10万。
图源:莲花跑车
这一降价幅度,在汽车行业堪称断崖式降价。
据《营销报》分析,莲花此次降价,主要是出于市场竞争和品牌转型的需求。
近年来,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新势力品牌不断崛起,传统豪华品牌也在加速电动化转型。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莲花汽车若想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通过降价来提高产品的性价比,吸引更多消费者。
然而,莲花汽车的降价策略,却引发了老车主的强烈不满。
许多老车主认为,莲花汽车的降价行为是对他们的“背刺”,导致他们的车辆大幅贬值。
在社交媒体上,不少老车主纷纷发声,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失望。
这一事件,不仅对莲花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一定的损害,也让潜在消费者对莲花的品牌忠诚度产生了疑虑。
不过,这里需要特别指出,莲花此番降价并不是平地直降,而是有代价的,比如降价后的Eletre夏花砍掉了激光雷达、缩水尾翼和换装廉价轮胎等。
图源:微博@倍耐力
小米的刀砍向利润,莲花的刀却砍向品牌灵魂。
小米这一波操作,不仅让消费者觉得性价比超高,更是把自己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定位提升了一个档次。
不得不说,雷军这招“价格屠夫”的策略,玩得是炉火纯青,既让消费者买得起,又让竞争对手压力山大。
当超跑基因被迫向家用需求低头,莲花跑车这场转型像极了穿西装配拖鞋的社畜,既要面子又要省钱的拧巴。
当下,别说能否打得过保时捷了,能否敌得过SU7 Ultra“性能比肩保时捷”的直球暴击,都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没门
小米SU7 Ultra的爆红,莲花汽车的挣扎,共同勾勒出新能源时代的残酷物语。
当“豪华”的定义权从斯图加特转移到亦庄,从纽北赛道转移到直播间,所有玩家都被迫参加一场没有终点的饥饿游戏。
保时捷展厅的香槟塔依然晶莹,但举杯的人开始讨论“哪家充电桩送蔚来积分”;莲花车主摸着碳纤维方向盘怀念过去,手机却诚实地搜索“SU7 Ultra改装套件”。
或许真正的赢家不是某个品牌,而是这个疯狂的时代。
它让52.99万就能买到曾经的百万梦想,也让所有傲慢与偏见,都成了进化路上的垫脚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