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中国之声,最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  ·  “别单干,多传球!” ... ·  昨天  
中国新闻网  ·  真!的!看!够!了! ·  2 天前  
人民网  ·  花23800挽回感情,结果没有结果…… ·  2 天前  
人民日报  ·  6辆车6个人,在高速上围住了这辆货车…… ·  5 天前  
中国新闻网  ·  太恶劣!网红博主已被行拘,账号封禁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人工智能离我们的生活有多远?|“进击”的AI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5-27 21:58

正文


一年前,

人工智能AlphaGo 4:1击败李世石

震惊世界

5月23日,人机大战再次打响

柯洁对决AlphaGo2.0

依然难求一胜

 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关注也再次升级


那么,到底什么是人工智能?

当它们从科幻电影中脱胎闯入现实世界

我们的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威胁到人类吗?



中国之声特别策划

《“进击”的AI》


第二篇:电影变成了现实,

人工智能打开了新世界大门


如果说Alpha Go将人工智能的娱乐化展示给大众,那么人工智能在基本诉求领域如医疗、自动驾驶、安防、电商、个人助理等的发展已经势如破竹,人工智能为这些领域带来了新型应用场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电影中的“大白”,你也可以拥有!


“您对您目前的健康状况感到满意吗?”


电影《超能陆战队》中健康机器人“大白”一遍遍地询问着男主角,萌化了全球影迷的心。其实类似电影中温暖可爱的“大白”这样的人工智能,离现实生活并不遥远。



机器人来抢医生的饭碗了?


▼承担手术或医疗保健功能的机器人:


◆Cambridge Consultants日前已经推出Axsis机器人的原型,并且向人们揭示了精密仪器会如何实施最常见的临床手术之一——白内障手术。


图片为机器人使用微小类似触手的装备


进行手术时,外科医生使用两个触觉反馈摇杆来控制机器人,而摇杆也会将触手端的反馈传递给外科医生。同时,Axsis也配备了大量传感器,来最大程度减少人为失误的风险。



◆前不久,解放军区总医院用机器人为艾滋病患者做了一起手术,机器人将艾滋病患者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十分成功。



在以往手术中,医生与患者直接接触,有较高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因为艾滋病毒也会通过血液进行传播,因此对于手术台上的医生和护士来说,就要格外的小心谨慎。而利用腹腔机器人,则可远程操控精准的机械手臂和镜头完成手术,极大降低医生与污染血液、体液、气溶胶的接触,避免病毒感染。


▼可穿戴型机器人,瘫痪病人迎来二次“生命”:


3月17日,中国人自己打造的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终于走进现实。由上海傅利叶智能自主研发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Fourier X1正式对外发布。



图像识别应用“落地生根”


▼“拍图识病”不再是科幻梦


5月19日,我国首个皮肤病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已建立红斑狼疮及相似皮肤病的辅助诊断模型,准确率超过85%。


患者只需要用手机对准皮肤拍照,上传到图像识别系统后即可给出最有可能所患皮肤病种的提示,这一“拍图识病”的科幻场景已经变成现实。



▼通过图像诊断疾病


今年4月,北京友谊医院自主研发的甲状腺结节超声图像诊断人工智能,与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肿瘤医院等7家三甲医院的影像医生大战了一场。最终,在团体赛比赛结果中,人工智能以73.0% 的综合正确率获胜,用时514秒,领先第二名航天中心医院 0.3%。


IBM 能担任“识别助手”的工作,对于放射科及心脏科的医学影像图片,它能够在短时间内辅助分析,并给出可靠的诊断建议。美国顶级的肿瘤中心MSK已全面使用Watson作为辅助手段,为临床医生提供乳腺癌、肺癌、直肠癌、宫颈癌、卵巢癌和胃癌治疗方案。2017年,Watson还将拓展至另外九种癌症,覆盖全球80%的癌症病例。



语音交互,听声识病


来自纽约大学的团队研发了一种能够通过语音识别手段来判断受试者是否患有某些难以识别或者预测疾病的 AI 算法。特别是针对一些像抑郁症、 PTS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即创伤后应激障碍,这样通过传统的测试手段难以形成确切判断的疾病。



国内的AI医疗路,走到哪里了?


今年3月29日,阿里云宣布推出“ET医疗大脑”和“ET工业大脑”。 前者定位为医生助手,目前能够提供支持的领域包括患者虚拟助理、医学影像、精准医疗、药效挖掘、新药研发等,后者致力于工业生产线良品率提升。



2016年10月,“百度医疗大脑”在北京发布,它是通过海量医疗数据、专业文献的采集与分析进行人工智能化的产品设计。“百度医疗大脑”可以模拟医生问诊流程,与用户多轮交流,依据用户的症状,提出可能出现的问题,反复验证,给出最终建议。在过程中可以收集、汇总、分类、整理病人的症状描述,提醒医生更多的可能性,辅助基层医生完成问诊。


未来,汽车会变成我们的另一部“手机”?!




未来的汽车将会是一个人工智能技术的集大成者,我们完全可以在车内轻松自在的抬起脚来观看一场电影,而汽车可以自动把我们安全送达目的地。这些都已经不是电影中虚构的画面,自动驾驶已经悄然来到我们身边。


实际上,现在已经有了不少的人工智能配置出现在了汽车上面,只是在现阶段这些配置的功能可能还比较的初级,而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配置的功能也将会越来越高级和完善。


技术研发正在路上,突破你的想象


keyword捷豹正在研发一种心理感知器来读懂人的大脑。感知器藏在方向盘里,透过手握方向盘可监测脑波反应,不过,因为感知器是透过手去监测,而非头部,因此讯号会相对微弱,必需加以放大,同时也要滤掉不必要的噪声。



有些厂家在研发系统来克制怒路症的情况,当系统侦测到驾驶员皱眉或是情绪不稳定的情况,那么车辆也会对驾驶员给予必要的提醒。


未来,汽车将不再只是一个代步工具,而是像智能手机一样,成为移动的数据中心,不仅人认识车,车也认识人。


汽车人工智能让汽车能够帮助人们干更多的事情,并且它还有深度的学习能力,通过感知去了解车主的期望,让我们的出行可以更加的便捷和安全,而且也可以让旅途充满更多的乐趣。


打个比方,如果车辆拥有学习的能力,那么在学习了车主喜欢播放什么风格的歌曲之后,它可以自行到网络上进行相关类型歌曲的下载,你可以省去这些工作,让自己的驾驶充满乐趣,甚至于汽车还可以观察你的喜怒哀乐,然后用相应的歌曲去安慰你、激励你等等。


人工智能搭配无人驾驶,让全球的汽车圈都沸腾


▼F1赛事不再只是单纯的体育竞技


赛道上搭载着160多个传感器,负责收集赛车油量、发动机性能等各类数据。赛车手可以根据这些数据随时调整比赛策略,更好地思考何时进站、如何调整速度,更重要的是,这能帮助节约燃油,让这项轰鸣的赛事更加绿色和环保。



▼无人驾驶的卡车与巴士


无人驾驶的卡车,可以彻底解决卡车司机疲劳驾驶,超载和危险驾驶的隐患,还可以24小时无间断运行,大大提高了效率。



自动驾驶的巴士可以开发出更多长途线路,而且不会出现抢道,超速以及扎堆等问题,会提高公共交通的准点率和秩序。因为可控率更高,所以也会把对交通拥堵的压力降到最低。

2015年,我国首辆无人驾驶客车在河南开封完成路测。



2016年一辆名叫Olli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出没”在美国华盛顿街头, Olli能容纳12名乘客,它以电为能源,内外部拥有30多个传感器。基于IBM Watson,乘客可以和Olli实现自然交互,乘车体验无与伦比。



▼在自动驾驶路上,我们走到了哪里?



自动驾驶成为百度今年最为重视的业务之一。百度新成立的智能驾驶事业群组(IDG),由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陆奇亲自挂帅。前段日子,百度还发布了“Apollo”计划,将百度领先的自动驾驶技术开源,意欲构建一个开放生态,形成新的价值链



策划:武司宇、付慧敏

编辑武司宇

综合来源:中国新闻网、湖南日报、中国机器人网、大洋网、百家号、汽车人传媒、36氪的朋友们网站、健康界网、科技讯、腾讯研究院、雷锋网、粹客网、搜狐汽车、汽车控、中国智能制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