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不存在
不存在日报是一个关注未来与科幻的媒体,我们为你提供来自不同宇宙和时间线的新闻或故事。 有的可能来自你所处的时空,有的不是。 小心分辨,跟紧我们。 因为,我们的指导单位是:未来事务管理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不存在

刘慈欣唯一科幻童话首发签售! | APSFcon【日程】

不存在  · 公众号  ·  · 2019-05-17 23:3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毫无生机的极东岛,居住着一个年迈的烧火工。

每日钻下矿井、采煤、烧火,劳作规律如钟摆,静静等待生命的终点。


与此同时,一个叫萨沙的年轻人,漂泊到世界尽头,为心爱之人寻找生的希望。

他们猎鲸、造火箭、登月,试图在浩瀚的银河中拨开生命的秘密。


2011年末,刘慈欣在太原开往阳泉的火车上写下这篇童话,充满了大刘式的奇想和浪漫。


现在,它终于变成实体,与你见面。


刘慈欣唯一科幻童话 《烧火工》

主题画展 + 线下签售

即将登陆【另一颗星球】科幻大会!


大会相关预告


主题画展:在【未来画廊】欣赏二维化的大刘童话!

以下是部分出展作品, 现在,请将屏幕横过来,欣赏 星空、落日、大海、鲸骨......

△ 《烧火工》,【原著】刘慈欣,【绘】BUTU

来现场,还能看到更多超美的巨幅画作!

线下签售:在【未来市集】,入手 《烧火工》实体+画师BUTU签名!

《烧火工》将在【未来市集】的后浪和星之所在摊位首次线下销售!

画师BUTU还将亲临现场进行签售!

大刘会来签售吗?

时间:5月25日-5月26日

地点: 朝阳规划艺术馆(T·space)(北京市朝阳公园南路1号)

各版块具体时间、地点请参考签到台领取的【日程表】



奉上一篇旧日采访,听BUTU老师讲《烧火工》的幕后故事


时空跳跃者:BUTU (节选)

采写 | 布丁, 计算机专业在读研究生,喜欢科幻和轮滑,嗜辣,期望成为略有文化的工程师一枚。


“当鲸完全死亡后,烧火工用斧头和锯剥开它的腹部厚厚的鲸皮,然后用长刀割下里面雪白的脂肪,每块都有一头猪大小。鲸的巨大让萨沙震惊,他觉得他们不是在切割一个动物,而是在一座骨肉之山上开采矿藏。他们把大块脂肪背到大锅处,石灶里已经燃起熊熊煤火,锅底都烧红了,他们登上支在石灶边的梯子,把脂肪扔进锅里,鲸脂块沿着滚烫的锅面滑下,在喧闹的吱吱啦啦声中像冰块一样熔化,琥珀色的鲸油在锅底很快聚集起来。”

这是小说《烧火工》中的片段。2011年12月28日,彼时还未获得星云奖的刘慈欣在太原开往阳泉的火车上完稿了这篇科幻童话。

最近,BUTU 正在为《烧火工》绘制插画。相信大刘的粉丝们早就读过小说,我就大胆剧透了(什么?你还没看过?恩……也许哪个周末我们会推一下)。

故事的主人公萨沙来到世界尽头的极东岛,请求烧火工救救自己心爱的冰儿。 烧火工带着萨沙捕鲸、配火药、造火箭,借助上弦月登上夜空,擦亮了那颗属于冰儿的黯淡星星。

后来,萨沙遵守诺言,接任烧火工,日复一日地点燃太阳,想到每天的阳光都有冰儿一份,他就倍感欣慰。

目前《烧火工》的人物形象都已确定,极东岛的景色也逐渐铺展开来,BUTU计划在未来三到四个月完成创作。画面整体会充满艺术感,色调鲜艳但深沉凝重,比如现实中蔚蓝的大海会深蓝到近乎黑色的程度。

这本书将会面向全年龄段的读者,而不是常见的孩子气画风, BUTU希望最终带给大家的是一部堪为经典的作品。

作为未来事务管理局局长的老相好(大雾),BUTU很自然地为不存在日报创作了许多插画。此前我们的探测器盘点、脑洞系列都是她的作品。

△ 探测器盘点的“新视野”号,发射向冥王星(作者:BUTU)

△ 深夜脑洞系列的技艺竞技场 (作者:BUTU)

BUTU喜欢有强烈符号感的东西,比如烧火工熬煮鲸油的那口大锅,比如她在韩松的《地铁》插图中创作的那个只有躯干的女人雕像。

△ 《地铁》中那张女人躯干雕像插图的原始彩色版本。 (作者:BUTU)

许多长于画面表达的人都不擅语言表达,她也如此。不擅说话,更不擅宣传,只是把画发在豆瓣上,工作都是等着别人来找(爱她的画就去找她吧)。

“我不善于打广告,但是总有人来找我画。还有好多信任我的人,我很感动。”

实际上,关注BUTU豆瓣相册的人也不多,那些来找她画画的人是否是从豆瓣而来也常常不得而知。

“有时候我也不问。有时候说是朋友介绍。但是对方又说不出是谁。或者说了我不知道。”听起来有种秘密合作的感觉。

大部分时候,BUTU只是默默地画画,聚会时很多朋友都比她活泼太多,所以她也就默默地看着大家说话。如果不是局长主动慰问,我们甚至都无法得知《烧火工》真的已经开画了。

BUTU说自己的图形记忆差得离谱,小时候对画画挺没天赋,只是画美女,而且画手画肩膀都不能画出来。中学时遇到了学习困难的第一步,就是阅读障碍。

“从那以后,我就开始慢慢转变。整个人表达也差了,很难受。后来终于开始学习绘画。前四年都是瞎混,摸不到自己的方法。直到高考我来北京上美术高考班,遇到了我的两个绘画启蒙老师,我才突然明白绘画是什么,然后才走上画画路。之后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彻底匀给了画画。”

BUTU好像做什么事情都是这样子,会有个突然开窍的过程,然后迅速从烂得很变成好得很,画画和小时候的学习都是这个样子。在语言表达遇到困难时,她也想过去学音乐,如果真学了估计会是小众创作型。

“但是,没有学。可能我更喜欢拿在手里的感觉。”

到现在,她觉得自己的图形记忆依然糟糕,绘画靠的都是直觉、色彩,所以经常因为画得很差而抓狂,可大家却被往往她直觉表达的部分吸引而感觉很棒。

BUTU现在每天大概有5个小时在画画,有时候会在儿子入睡后继续。另外大量的时间都用于查阅、搜索资料,寻找灵感。画画之外是忙碌的生活,还有被发呆和焦虑填满的时间空隙。尽管说不出准确的根源,但BUTU觉得自己习惯性的焦虑与从小就不太好的肠道状况有关,每当疲惫导致身体状态下降时,就容易胡思乱想起来,创作也会受到影响。如果保持运动,比如静心做瑜珈或者按摩放松下就会好很多。


BUTU想做一款防雾霾儿童头盔,类似珊迪头上这个

被未来事务管理局吸引的人往往都有独特的想法和愿望,比如万象峰年一直想设计一个让仓鼠可以互相接触又不会打死的笼子,而BUTU想做的是一款防雾霾儿童头盔,就像《海绵宝宝》中珊迪的头盔,透明的可以环顾四周,不会碰到脸,小朋友就不会抗拒。DIY失败后,BUTU目前仍期待不久后会有类似的产品面市。

采访的最后,我问BUTU有没有什么自己想表达的,比如新年愿望?她想了好久,说:“新的一年,希望能踏踏实实地把《烧火工》画完,产生很好的反响,能大卖。希望能画出一些经典的作品,有更多的工作,身体健康。”

(完)

扫码收听《烧火工》有声书


扫码购买大会门票, 更多日程即将公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