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称与各大知名美甲店
有合作关系,
可以就近分配
高薪美甲学徒岗位,
“00后”犯罪团伙
通过网络招聘软件
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引流,
招收大量来沪务工的年轻女性。
然而,
等多名求职者上门后,
却发现“招聘现场”
突然变为“培训现场”,
所谓的“包分配、高薪资”
都无法兑现,
还莫名背上万余元的“培训贷”……
今天上午,上海警方披露一起“招转培”性质的诈骗案,团伙主要成员均为“00后”,都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犯罪团伙通过网络招聘软件,发布虚假招聘信息
5月下旬,有4名年轻女子来到普陀公安分局甘泉路派出所求助称,她们都是刚来沪不久的应届毕业生,通过网络招聘平台进入了同一家公司,然而,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背上了万余元的“培训贷”。入职前,公司负责人在网上承诺,可以就近分配“高薪美甲学徒”岗位,无需任何中介费用,保底工资为4000元,三个月后就可拿到1万元的高薪。可到了单位后,她们却发现所谓的“招聘现场”变成了“培训现场”,培训费为每人15800元,培训期限为1个月。公司“老师”说,这笔钱无需一次性结清,可以为他们先办理一笔“消费分期”,每月只需支付1000余元分期付款即可。
多人办理15800元贷款
虽然培训费价格昂贵,但考虑到短时间内就能获得高薪回报,几人都毫不犹豫签署了相关协议,并把个人信息告诉了对方。随后,面试老师又称,办理分期需经过审核,让她们按事先准备好的回答,用手机录制相关视频,进行“线上人工审核”。可培训了一个月后,几名女孩正式入职才发现,原本允诺的4000元基础工资只有2000元左右,还莫名收到了一条“助学贷”的还款信息,意识到被骗,于是报警求助。
接报后,甘泉路派出所民警立即联合刑侦支队民警开展调查。从公司的注册情况入手,警方发现这一犯罪团伙共登记注册了两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不具备职业培训资质的情况下,开设两家培训机构并收取费用。经过调查取证,民警掌握了确凿证据,于6月13日开展抓捕行动,一举捣毁诈骗团伙。
经查,这个诈骗团伙的成员皆为“00后”,共有包括李某、赵某、官某等在内的10人。团伙内部分工明确,具备一套完整的话术体系——由徐某负责网络推广,王某、段某负责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官某、杨某负责担任面试官。据主犯李某交代,今年4月初,她伙同赵某出资成立了两家文化传媒公司,随后从外省老家招揽了其他成员共同实施诈骗。
经调查发现,这一团伙先是通过“BOSS直聘” “智联无忧”等招聘软件发布招收美甲学徒的信息,并规定尽可能只招收社会经验不足的外来务工女性,毕业学生优先。等求职者抵达公司后,面试官根据事先准备的话术编造所谓的高薪岗位,并诱导对方办理15800元的贷款支付所谓的“培训费”。当学员问及贷款情况时,她们就称这笔钱为“消费分期”。根据个人情况,学员可分期12或18个月,按不同利率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