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正对粤港澳大湾区高速磁浮铁路开展工程预可行性研究,目前广深港高速磁浮铁路已有四条备选方案(见图)。
案一出,湾区各城市的朋友圈立马炸了,我谈几点看法:
从长期看,
推动珠三角“三极”的无缝衔接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重
点
,所以广、深、港如何提高通勤效率是一个关键。穗、港两地距离约200公里,目前最快的交通工具站点到站点也需要1个多小时,再加上等待、换乘等时间,达到多数目的地,单程就需要3个小时以上,几乎半天时间。如果采用磁悬浮方案,则白云机场到香港可控制在1小时以内,如果从南沙出发,20来分钟即可到达。这等于将两地及沿线城市在空间上“压缩”为同城,各种效率提高可想而知,所以从建设大湾区的长远目标看,磁悬浮方案非常应该考虑。
另一方面,而从目前中国较为紧迫的经济形势看,也有增加基建投入拉动内需的需要。单纯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与其在经济偏弱的三线城市修地铁,到不如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群中修磁悬浮的效益高。所以“粤港澳大湾区高速磁浮铁路”方案应该很大机会开建,也有望在近期获得加快推进。
我们以排除法考虑一下。首先,方案四由于不经过深圳,以深圳政府强大的行动力看,这个方案是绝对通不过的。另外的三个方案都“牺牲”了东莞,但方案一二可经南沙大桥、虎门大桥到达东莞,深圳宝安距离东莞也近,而且这三个方案辐射的都是东莞的建设重点——滨海湾新区,这可比东莞老城价值高多了,所以方案四一定不会选。
另外的三个方案其实就是选择如何在广州市内怎么确定站点的问题,三个站点分别是
广州火车站,珠江新城,天河公园
。选
广州火车站
则换乘最便利,也有现成部分设施可共享;选
珠江新城站
商务价值最高,但环境问题,征地问题,区内流动人员压力等最大;选天河公园站虽然离市中心稍远,但影响小,相对容易推进。但
天河公园
方案要“放弃”南沙,这不但广州无法接受,更重要的是南沙和前海、横琴一样,是大湾区内地部分与港澳结合最重点的部分,属建设的重要战略节点。所以“放弃”南沙可能性也不高。我个人认为,方案一可能性最大。又或者方案三,然后经南沙到深圳也值得考虑。
目前广州市住房均价约3万/平,南沙板块、机场板块在2.5万/平左右。而香港楼价均价目前在12万/平左右(根据面积单位及汇率换算),而西九龙站附近的房价则更高。所以广州与香港房价实际差4~5倍左右。同样一套70平米的房子,广州机场板块(约180万)和香港西九龙板块(近1000万)两地的房价差,大约为800万人民币上下。
再考虑一下通勤成本。目前上海的磁悬浮列车,30公里来回80元,每公里价格1.33元。按此估算,广州白云机场到香港九龙,来回价格在450元左右,每月通勤成本10000左右,一年12万,占800万的1.5%。也就是说,用房价差剩下的800万买理财,光利息就够给2、3倍的交通费了。当然,这只是单纯财务上的分析,真的居住要考虑的问题远不止这么多,我只想说明,两地距离由3个小时左右缩短到30分钟左右,这会为自住、投资、度假、商务带来多大的新需求。况且未来还有很多利好港澳同胞在内地医疗、养老、工作等的众多利好呢。
相比较而言,港深一体甚至同城化已经有了较好的发展基础,两地认可度已经很足。在穗莞深城轨,广深港高铁题材的推动下,东莞楼市也受到了一波高度关注。而广州一直以来在综合引用香港资源上显得比较受限,主要还是交通距离所造成的,当然这也意味着有巨大的潜力可挖。所以如果“粤港澳大湾区高速磁浮铁路”能进入实质性推进,那对沿线几个城市而言,广州受到的利好无疑是最大的。届时,也将肯定推动沿线城市对广州不动产市场的关注。至于对价格的影响,大家也湖心里有数。
综述:
1、这是一个实施可能性很大的规划;
2、这对广州的利好大于其他三个城市;
3、站点及周边的价值将进一步提高,也一定会反应在房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