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TopDigital
TopDigital致力于帮助品牌实现数字化增长,关注新营销、新流量、新渠道和新消费趋势下的品牌增长案例和方法论,助力产品、品类和品牌的创新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特区报  ·  颜宁,获国家级荣誉 ·  2 天前  
深圳特区报  ·  手机这个功能,慎用!警方紧急提醒丨飞阅深圳 ·  2 天前  
深圳发布  ·  “用一片‘创可贴’,颠覆血糖监测行业”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TopDigital

对话云鲸CEO张峻彬 | 3小时解码营收增长、全球化布局与资本化路径

TopDigital  · 公众号  ·  · 2025-02-13 18:00

正文


来源|36氪华南(ID:south_36kr)

作者|黄楠

编辑|袁斯来


风暴始于2021年1月1日凌晨12点。

临睡前,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给了张峻彬当头一棒。话筒里,焦灼的员工告诉张峻彬,公司旗下一半扫地机器人在同一时刻突发宕机,几十万台设备一夜间变成了无用的“砖头”。

虽然已经是凌晨,用户们还是迅速涌向售后,客服电话一个个被打爆。从员工到高管,防线层层攻破。他们发现自己遇到公司成立五年中最大的危机,没人敢拍板做决定。

压力最终扑向张峻彬。他向硬氪回忆,那段时间,几乎每一秒都有电话打进来。一周里,张峻彬休息的时间加起来不到24小时。某天晚上他看着天花板数心率,最高一分钟破200。

张峻彬没有太多思考的余地。云鲸第一时间新建七条维修线,用户寄回故障产品、工厂检查测试、恢复正常运行后再重新寄出。整个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云鲸的迅速反应避免风暴进一步扩散。此时,时间只过去20多天。

但张峻彬的焦虑并没有得到缓解。“找不到问题。这次问题解决了,下次还会不会发生?再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更多其他问题如何应对?”

阴云笼罩背后是云鲸漂亮业绩之下掩盖的危机。2020年的云鲸业绩暴涨,然而手里的资源、人员配置以及供应链捉襟见肘,那个深夜的大规模宕机就是水面下隐忧的集中爆发。

彼时,云鲸体量对比友商小了近十倍、仅200多号人,包括张峻彬在内,团队中不乏许多刚毕业就加入公司参与创业的新人,管理经验相对匮乏。

张峻彬也察觉到了云鲸的节奏太“慢”。设计初期技术架构未能融入平台思维,这一缺失导致后续迭代难以跟上市场步伐。这次事故让他下定决心改变。

随即,云鲸启动了大规模招聘,公司从200余人增至千人;调整组织结构,细化产品事业部加快新品研发节奏;拓展渠道,出海布局全球化业务。

近年来,国内家电零售额增长幅度较小、甚至出现下滑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这类产品市场饱和度较高、新增需求有限,加上早期一些产品体验差,企业竞争陷入到价格比拼和产品同质化中。

直至2024年,整个行业迎来转机。受国补等因素影响,家电市场久违地出现增长,前三季度零售规模突破2019年峰值。这一波政策红利中,以扫地机等为代表的智能清洁家电,销量和价格均有提升。

可以说,刚刚过去的这一年,成为扫地机器人公司们必须把握的增长窗口。

云鲸也稳扎稳打地保持着自己的节奏。迅速扩张背后,是所有云鲸人都不得不面对一段痛苦的磨合期。组织还得调整、精简架构优化流程、加快产品迭代速度。于是在2024年这个行业爆发点,云鲸顺势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根据奥维云网2024年11月监测显示,云鲸扫地机年累计线上零售额占比为18.54%,同比增长超100%;洗地机年累计市占5.46%,市占增速超400%,增速排名行业第一。

硬氪了解到,云鲸已于2024年11月提前达成去年全年的营收目标,销售额同比增长近1倍。

云鲸经历了几次起落,每一次转机背后,都是一家硬件创业公司如何在越来越艰难的时代努力寻找生存法则。

“我觉得云鲸没有最难的时候,但是每个决策都异常重要,一旦选错了就可能是万劫不复的。”接受硬氪专访时,张峻彬这样表示。

时间进入云鲸创立的第九年,云鲸早已不是那个要靠导师筹款的创业公司。张峻彬即将迈入35岁,他逼迫自己从一个带着学生气的极客成长为一个企业家,去习惯复杂的商业世界,做出沉重而现实的抉择。

图片

张峻彬(图源/云鲸)


以下是与张峻彬的对话,内容经编辑:



01
2024年,可以跟友商去掰手腕了

硬氪:云鲸成立9年,之前你提过“直到2024年很多短板才补差不多了”,这些“短板”目前发展得怎么样?跟友商的竞争格局有发生什么改变么?

张峻彬: 2024年我们可以跟大家去掰手腕了。

云鲸之前只有单一价格带产品的时候,很容易被友商夹击,所以从2023年开始,我们一直有意识地完善产品矩阵,到24年在各个价格带做到都有产品布局。产品矩阵打开以后,友商对我们就形成不了价格带夹击了。

从产品功能的角度来讲,我觉得在2023年公司的竞争力已经非常强了,J4是2023年卖得最好的Top1产品。

云鲸是要每个价格带都努力输出精品,这对组织的管理能力、项目的开发能力等要求很高。每个价格带不换产品,只换个名字肯定不行,还是要做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我们不仅要做一款爆品,还要做多款爆品。

目前云鲸的产品矩阵相对简单点,每个价格带每年一款主力产品,不会给用户带来太多的选择干扰。

硬氪:2024年双十一云鲸销售额破17亿、实现了翻倍,怎么达成的?

张峻彬: 首先 基础盘打得比较牢, 以前是一个价格带,现在有四个;以前只有扫地机,现在有洗地机品类。洗地机在2024年Q4市占预计能到10个点,全年5个点左右。两个品类加成,相当于双十一业绩翻倍了。

其次是全行业的红利——国家补贴,以旧换新等等。国家对于家电补贴肯定会持续,这对家电企业来说是利好。

线下渠道也做得不错,目前已开设超过70家线下品牌门店。

总体来说,云鲸2024年全年目标其实在双十一期间就已经完成了。

硬氪:国内线下门店的发展速度在预期内吗?

张峻彬: 在预期内。超过70家的自建品牌门店中,基本是赚钱的。同时,我们是鸿蒙智联在智能清洁机器人领域独家合作伙伴,已经进驻全国200多家华为全屋智能体验门店。

云鲸对做线下这件事比较克制,需要把SOP、促销活动,跟线上冲突制度理得更清晰点,我们才会大规模去推动。




02
2025年,出海要再翻3-4倍

硬氪:不少企业2024年都在加快出海节奏,云鲸目前海外表现怎么样?

张峻彬: 我们正式启动大规模出海业务是在2023年。

云鲸属于DTC(Direct-to-Consumer)、线上运营能力比较强的企业,很快就能打开市场。海外营销板块之前经历了一次组织升级,组织架构调整和产品基础盘做起来后,2023年花了比较多精力拓展重点国家的线上渠道。

去年我们开始把重心放到线下渠道、下半年刚铺出去,相信今年会是大规模收获的节点。云鲸2025年的海外目标是营收再翻三到四倍。每年以翻三倍的节奏继续走。

硬氪:海外铺了多少渠道?

张峻彬: 截至2024年9月底,海外覆盖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市场反馈较好的是北美、韩国、澳大利亚。比如韩国,云鲸进驻仅1年时间,2024年Q1就拿到了中高端扫地机市占第二的成绩,超过LG、三星。

同时我们发现,适合做线上渠道的重点国家往往有比较健全的信息化设施建设,在消费领域走得更靠前一些,对喜欢的品牌用户会产生忠诚度。这些重点国家对周边区域具有辐射性。所以重点国家,我们不会采取“性价比”的策略,而是要长期耕耘,持续做品牌投入和用户认知教育。

之前线上和渠道营收占比约为7:3,到今年希望能调整至线下占60%、线上40%。

硬氪:哪款产品在海外卖得比较好?

张峻彬: Narwal Freo X Ultra,也就是国内J4。云鲸在出海产品的迭代上非常谨慎,一般一个产品会在国内先跑半年再考虑出海,对比国内的上新速度基本差了一代。因为扫地机这种产品,一旦出现批量性的问题还挺麻烦。我们也在加速这个环节。

硬氪:跟友商相比云鲸出海做的比较晚,目前怎么突围?

张峻彬: 虽然外界看起来晚了,但其实符合我们自己的节奏。反而在我们看来,云鲸的出海时机更好。

一方面是全球贸易中国企业集中出海,海外用户对于中国产品的认可度会更高,我们吃上了这一波红利。另一方面,海外扫机器公司业务萎缩后所留出来的空间,是云鲸能快速争取过来的,在此之前或许要花费更大的成本才能吃得下。

此外,海外正在面临扫地机的产品升级,这对中国企业而言是很大的机会。




03
组织调整背后

硬氪:为什么前几年云鲸产品迭代那么慢?

张峻彬: 2021年以前我们缺乏产品战略,吃了研发体系不够完善的亏,不太考虑产品的平台化、模块化,以至于产品迭代的速度会变慢。

当时J1这款产品就犯了这个错误,没有考虑后续产品的平台化迭代,以至于J1的产品平台后来实在无法维护了,被迫必须在J3平台从0到1、把软件硬件结构全部重新设计一次。所以J3点发布时间比预期落后了半年到一年,实际上2020年,内部对J3的定义就完成了。

也是这之后我们意识到,不可能每年新品都从0到1做一遍,这样会非常慢。

于是我们从2021年开始制定产品战略,到2022年完成了创新平台架构。这个转变带来的好处是,当你看得足够远,很多后续创新能续上,而不至于在要做一个全新产品的时候,需要改整个产品架构。

硬氪:当时内部做了哪些事?

张峻彬: 2021年,我们把双目定为集团产品战略, 这四年都在投入费用做 vision base(视觉部件) 研发 。现在云鲸的研发人员占比43%以上,我自己2024年也带了一个新平台。

想清楚未来两三年的方向,整体迭代速度也会加快。只有产品的平台战略沿着用户需求思考,竞争上才不会被别人拽着跑,别人出新产品的时候也不会特别慌。别人做得好的部分就吸收进来,不需要就不吸收,走自己的路。

管理核心和节奏上,关于整个产品开发体系的战略思考或讨论,不再是我一个人做,而是整个团队参与。决策机制完善了,创新的想法也会更灵活、效率会更高和具有全面性,看问题的视野自然比以前要高很多。

这个过程中我们培养了一批非常优秀的产品经理,他们可以帮我做很多决策上的事,我就只需要做double check,这在以前很难做到。

打通前端营销员工和后端技术人员对产品的理解是必要的。以前是营销推广、产品人员分别给一个产品规划,要么研发拍脑门,最终很可能卖不动,要么营销拍脑门,很容易造成“补丁式做产品”的局面,最后四不像。兼容两个部门,是我们在体系上一个重要的管理改动。

图片


团队测试新品中(图源/云鲸)


硬氪:怎么平衡研发和营销?

张峻彬: 现在已经事业部化了。事业部要具备技术理解和产品规划。

前端营销就像市场上的渠道商、代理商,他们有自己对产品的诉求。前端营销对某一个品类或品牌有极强的诉求,觉得它一定能爆,那么营销就支付开发费给到研发去做。反之,研发在认可某个技术方向的前提下,双方诉求达成一致,那么前段营销即使不支付开发费,研发也会继续开发。

双方都是利润中心,而不是成本中心,加上内部有结算价, 在保证产品能盈利和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研发部门就不会轻易做出过于“新奇特”的产品,能更多地考虑平衡。 营销也是一样,不会瞎要产品,付开发费的同时要保证自己的盈利。

这种模式能确保彼此都处于一个谨慎思考的状态。作为CEO,我需要做出的平衡也会相对少一点,因为大家都是想得很清晰再去执行。



04
只有创始人才能做的事

硬氪:对有的创始人来说,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考虑的事情、竞争变多了,很容易忽略用户,用户洞察反而变得没那么重要。目前你怎么看待用户洞察这件事情?

张峻彬: 很多友商做产品的时候,可能会为了某个卖点投入很多钱,但这个卖点其实对用户的价值并不大。

比如“边刷外扩”,它的可视性很强,业内厂商都在做这件事情,但实际上,这个功能只能解决1%-2%的漏扫盲区,还会带来极高的产品复杂度和故障率。比如“卷吸力”,从4000Pa、10000Pa、到20000Pa,参数不停地往上卷,而20000Pa的吸力却只能维持10秒钟。

它是一个能快速吸引用户、影响购机决策的卖点,但我认为,这都不是好的行业竞争趋势。在这个过程中怎么去做平衡,是云鲸一直在思考的事情。

硬氪:其实友商很早就有自动集尘和机械臂,去年云鲸发布J4的时候,既没有中央集尘,也没有机械臂,云鲸是怎么思考的?从用户洞察的维度来看,云鲸有什么方法论?

张峻彬: 其实机械臂我们是一直想做,中央集尘是最开始不想做的。

去年云鲸发布J4,做出了行业首个在扫地机器人内部完成自动集尘的方案——“智能轻集尘系统”。

过去,市面上的自动集尘功能,是把垃圾从尘盒转移到基站尘袋里,不仅尘盒很脏,过长的集尘路径还会导致大颗粒或粘性垃圾附着在管道内,非常难维护。很多友商都在关注通过大容量的尘袋设计,实现长达 2-3个月的垃圾存储时间;但我们实际调研后发现,超过80%用户一个月左右就会倒垃圾、并更换新尘袋,但这时尘袋已经会发臭、发霉、长虫。所以,用户真正需要的是“能够低频且健康处理垃圾”的集尘方式。

云鲸用的“轻集尘”方案,通过将尘袋放在机器人内,利用空间压缩技术实现30-45天的垃圾存放时间,再增加尘袋动态抑菌烘干技术,可以有效避免垃圾发霉和异味滋生。我们认为这是正确的方向,但在此之前没有友商做,我们一开始会犹豫,最后还是选择坚持。事实证明,使用“轻集尘”方案的J4和J5上市以来都卖得很好,用户也非常喜欢轻集尘功能。

这种坚持创新、不盲目follow行业大趋势的产品需求决策,还是需要回归到创始人来拍板,只有创始人才具备为做这个事情造成的后果负责的能力,本质上是职权统一。

我手机里有几十个KOL的微信,他们经常会给我分享一些新的体验和建议。

所以,今天只要我还能对用户负责,我还在前线,我还有这个拍板权,云鲸就会持续地在用户体验这条路上走得远。

图片

产品测试图(图源/云鲸)


硬氪:友商推新品都在跟进机械臂、中央集尘,跳高等功能,但云鲸是到了2024年才上了机械臂。你看到友商新品的时候,想法是什么?怎么决定跟不跟?

张峻彬: 我们也有观察到行业的新功能、新技术,暂时没有跟进的技术不代表我们没有在做。只是我们的标准更高、对自己的要求更高,所以会花更多时间,看起来会比别人慢。

比如边刷防缠绕功能,有些品牌的防缠绕功能比云鲸先出,可它们不一定好用,云鲸J5推出的边刷防缠绕功能是做了结构上的创新。

同时,一个新功能的增加,也会涉及到产品体系兼容性、模具投入、固定资产投入等问题,我们考虑的是用户真正需要它、且研发部门能够给出一个我满意的解决方案,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做。

长期坚持这样做之后,用户对云鲸的产品会更有信心。比如J5的拖布外扩功能,我们发布的速度比友商慢,但很多友商的拖布外扩是没力量、清洁力比较差;对比之下,云鲸的拖布外扩始终能保持8N的下压力,清洁力很强,所以J5受到了很多用户的喜爱。 云鲸可能不是第一个发布这个功能的品牌,但我们一定是把这个功能做到最好的品牌。

我相信,时间会消磨这些所谓小创新的波动,云鲸还是会持续坚持走自己的路。

硬氪:所以在你看来,一个产品怎么做才能成爆款?

张峻彬: 我自己的判断是这样。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很长,它不会依赖于所谓一到两次大的营销活动就成功。

所以,一个产品最终在市场上能“爆”,核心底层逻辑就是NPS(净推荐值)。

云鲸洗地机也是这样。我们才做一年多时间,但起量很快。2024上半年S2卖爆后,我们在下半年又推出S2 Island,双十一也卖得很好,小红书上有很多用户自发的好评。回归到产品本身,大家会觉得它好用,基本盘稳了,产品体验足够好,质量稳定性也好,用户口碑好,销量自然而然就起来了。

图片

洗地机S2 Island(图源/云鲸)


所以我觉得, 一家公司要走得远,核心还是要产品NPS足够好。基于这个底层逻辑,很多市面上流行产品功能,我们会选择不上,或者慢一点再上。

比如“基站集尘”,是因为我们要发力海外,要服务海外的目标用户人群。海外养宠家庭比例很高,家里毛发多,对集尘袋的需求非常大。云鲸在2024年解决了很多集尘问题,才推出基站集尘功能,比如噪音大、脏污易残留、细菌滋生等等。

硬氪:怎么看用户价值?

张峻彬: 公司其实是用户给你的,所以最终要回归到用户价值,你为社会创造了多少价值,就决定了一家公司有价值。只是中间会有波动,会有噪音,就看怎么过滤掉它。

硬氪:如何面对云鲸在用户端的争议?

张峻彬: 谁最接近用户,谁最有话语权。

硬氪:目前扫地机行业的产品大多几个月、半年一迭代,很多东西来不及沉淀,可能新品出来,NPS刚开始发挥作用,下一代产品就上市了。从长期主义来看,未来如果行业没那么卷,NPS会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张峻彬: 我觉得是。接下来扫地机行业的创新速度会逐渐放缓,产品趋于稳定,这时候大家PK的,就是品牌和NPS。我觉得这个阶段很快就来了。

当进入这个新阶段时,云鲸已经具备了极大竞争优势,其他厂商在这时反而要处理巨大的“售后包袱”。

今年CES上,我们展示了履带式热活水循环清洁方案,将会带来新的清洁体验,其根本上还想切实解决用户还在面临的使用痛点。

当我们领先其他人一步的时候,要追上可能就没那么容易。云鲸一直在走自己的路,有自己的战略节奏,而不是盲目跟随友商。

只要坚持的方向是正确的,相信到了某个时间节点,我们就会超越其他人,这就够了。

硬氪:怎么看待上市这件事?

张峻彬:我觉得上市是一种募资的方式,它的核心是让一家公司有好的资本架构,去对冲可能会面临的经营风险。当年苹果没上市的话,早就活不下来了。它是一种工具,千万不要因为这个工具去影响公司的运营和战略。

这个问题是普遍投资人都一定会问的问题,不可能不面对。但是需要把这个事情和未来战略合并在一起,去看这件事情,能够双方都兼顾是最好的。



05
跨过艰难时刻

硬氪:对云鲸来说,最难的是什么时候?

张峻彬: 我觉得最难的是,云鲸有没有能力去守住1000人规模的团队,并且实现企业的高速运转,这是云鲸2021年需要回答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如果那时候我们没有能把这个团队运转得好,可能也会死。以及,云鲸有没有想清楚自己的产品战略、架构、价值观的东西。但好在云鲸都熬过来了。

我觉得云鲸每个决策都异常重要,一旦选错了就可能是万劫不复的。

硬氪:绝大部分硬件公司都会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这件事小米做了怎么办?

张峻彬: 几乎所有的硬件公司都要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在2015-2020年这个阶段,基本只有小米生态链里的公司能活下来,其他的同类都会死掉。

云鲸是个纯例外。没有加入小米生态链的云鲸,确实遇到了非常多磨难, 但我很感恩这些苦难,这让云鲸变得更强大了。 所以,其实往往襁褓中长大不一定是好事,磨难中不一定能活下来,但能活下来的都很强大。

硬氪:你怎么定义未来的扫地机器人?

张峻彬: 扫地机未来的产品形态会从地面清洁走向空间清洁。

未来三到五年,我们会希望扫地机能够实现真正的空间清洁。

硬氪:扫地机有机会成为冰洗空一样的家电吗?

张峻彬: 我觉得会。这个问题回到本质上,我们要回答的是,未来地面清洁是不是人做的事情?地面清洁、擦洗厕所这些东西是给你带来不了愉悦感的,它必然会被机械化替代。所以它是有机会成为大众家电的。

理论上来说,只要超过15%-17%的市场占比,这个品类渗透率就会加速上升,中国现在能达到这一数字的是一线城市。

当前扫地机渗透率不够高,仍要回到“成本、质量、体验”三个维度,还不够好。我们也希望大家能更用心地做产品,一起把市场做大。

硬氪:这两年人形机器人很火,业界都在期待它进入千家万户时刻的到来。你认为它是一种扫地机器人的延续么?扫地机能提供的清洁服务属性相对单一,还有很多家庭场景需求需要被满足。

张峻彬: 如果你要真正做一个家庭服务的机器,它不需要长成人的样子。至少在第一阶段不需要。

从整个具身的输入性角度来讲,基本数据决定其自身的发展性能力。

我认为,扫地机公司已经具备成为伟大具身智能公司的雏形。

云鲸2024年推出逍遥系列,它“看得见”、“会思考”、“能交流”,会依靠自己的语义理解去行动,这已经是一个具身智能的雏形。我们从21年开始布局“双目”,就是奔着具身智能的方向去的。这跟特斯拉FSD的逻辑相似,即你要先卖车才有数据、有数据才会有无人驾驶。

图片

逍遥系列(图源/云鲸)


回归到这个问题,现在做人形机器人要回答一个问题,第一千台、一万台产品要卖给谁?没有具体的使用场景就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但扫地机能回答这个问题。

本质上来说,云鲸是一家机器人公司,公司无论是底层架构、技术储备还是未来战略规划,都是围绕机器人具身智能在布局。我们会长期沿着具身智能持续构建和完善技术壁垒,拓展产品品类,服务更多用户,覆盖更多场景,满足更多需求。



06
“以前我会很怕做错决策,但现在我已经不会了”

硬氪:平常怎么安排自己的时间,有没有特别焦虑的时刻?

张峻彬: 我是一个比较专注的人,会用大片时间专门做一件事情,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高速成长。比如在产品线都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前段时间可能专注在做降本增效,过两个月专注集团的事业化改造。我是这样的一个工作模式,觉得只有聚焦才有深度。

我现在其实没有太焦虑的事。焦虑的本质是对未来的未知以及无法掌控,随着云鲸这么多年发展,经历了太多磨难,遇到了太多坎,个人能力也在慢慢提升,现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没有那么慌。

硬氪:这份底气从哪里来?

张峻彬:人的一生有很多糟糕的时刻,如果你没有办法找自己内核的话,就意味着你的能量源泉就没有了,你会发现每天都在内耗。所以要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比如我现在会带些小项目做点东西,参与一些产品设计和平台的设计。

在创业过程中,可能有80%都是糟心的事,所以剩下的20%,一定要找到符合自己心流的东西,否则创业会非常辛苦。

以前我会很怕做错决策,因为你的决策没有依据, 你没有找到自己的内核。但现在我已经不会了,我已经找到我的内核了,这个内核是利他性创造。最终我们都是要回归到用户价值,走自己的路。



本文作者黄楠,首发于公众号“36氪华南”(ID:south_36kr),中国领先的新商业媒体,提供新锐深度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





更多合作模式



TopDigital市场精英群

欢迎市场/公关/品牌/运营等相关领域精英人士,扫码加入TopDigital市场精英群!与5500+品牌创始人、市场操盘手在社群内互动交流、资源互助、资讯分享、异业合作等。


立刻扫码加入!


TopDigital

推荐阅读

1

2024第五届TBI杰出品牌创新节

TBI杰出品牌创新节

回归本质丨2024第五届TBI杰出品牌创新节再度起航!
「评委阵容大公开」
点击查看本届评委阵容
「演讲嘉宾阵容」
点击查看本届演讲嘉宾阵容

2

TOP专访

「品牌专访」

通用磨坊丨 拜尔斯道夫 a2 柚香谷 西苔 优衣库 万家乐 欧莱雅 老凤祥 明略科技 摇滚动物园 中顺洁柔 乐尔乐 格力高 好特卖 好望水 添可 库润数据 海昌 罗马仕 王老吉 野人先生 O-LIVE&CO 莱美 追觅 椿风茶饮 特写咖啡 KUB可优比 本味鲜物 松鲜鲜 名创优品 ffit8 雅诺 爱玛科技 宝宝树&米茶公社 arena 轩妈食品 七分甜 卡士乳业 明日酿造 德国俊宝 桂桂茶&酸奶罐罐 Miok 介陌 水獭吨吨 足力健 Focusen浮颗森丨 百丽 拜尔斯道夫 欧莱雅 逐本 节气盒子 CoFANCY可糖丨 如新丨 红星美凯龙丨 骊住水科技 娇韵诗丨 Everclean 铂钻丨 五谷磨坊 (上) 五谷磨坊 (下)丨 宜家 Visa丨 名创优品 安德玛 优衣库 泡泡玛特丨 贝诗珠宝 哆猫猫丨 a1零食研究所丨 和気桃桃 汉堡王 炊烟小炒黄牛肉丨 和府捞面 乐乐茶 7分甜 Seesaw丨 元气森林 安慕希丨 完美日记 Blank ME Rever乐若 HAYDON黑洞 每日鲜语 时萃咖啡 轩妈食品 自嗨锅丨 FITURE Keep 决色丨 伊士曼 剑南春 旺旺 Flowerplus花加

「TopDigital圆桌会」

安克创新、柠檬向右、同道大叔、朱栈、艺述事共同讲述:“如何做一次成功的IP联名?”丨 不凡帝范梅勒、白象、满小饱、暴肌独角兽、兔头妈妈的【“赢战”双11】攻略 汇集8家品牌机构,共同回答“短剧营销,上不上车?” 我们采访了五家品牌,和他们聊了聊“爆款产品的颜值经济学”

「营销专访」

卓尔数科 丨蒙彤 丨小米 丨爱奇艺 新潮传媒 予之文化 KAWO科握 站酷 世优科技 饿了么 天与空丨 介陌创意 秒针 未来竞技场丨 鲸梦丨 欣翰国际传媒 全新娱乐 瑞狮网络 宝洁 校友会丨 分子互动 欧游传媒 容易网丨 即科金融 复歌科技 Marketin 闲画部落 个推 力领互动

「渠道增长风向标」

嗨特购 | 乐尔乐 | 好特卖 | 奥特乐
「市场人发展指南」
骊住水科技大中华区CMO丨 猫人集团品牌中心总经理丨 宜家中国区市场部负责人丨 Visa全球副总裁丨 名创优品集团副总裁丨 立白总裁助理兼DTMO主任丨 安德玛中国品牌总监丨 雅高酒店集团高级副总裁丨 爱奇艺高级副总裁丨 小米互联网业务部商业营销品牌总经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