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沙梨熊286
知识的良心 效法的源泉 文盲的导师 萝莉的救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沙梨熊286

全战三国

沙梨熊286  · 公众号  ·  · 2019-05-24 08:41

正文


序一:

当历史走入公元184年,以五行学说“火德”自诩的炎汉(东汉)开始走入其命运的坠落点。那一年,张角兄弟已经将几十万信徒按照地域组织成了 36 方,准备在三月五日那天同时起事,起事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黄天当立”是基于当时流行的“五行始终说”推导出来的“代汉者应属土德,崇尚黄色”的理论。起事的吉祥三宝中张角又自称“天公将军”,张宝自称“地公将军”,张梁自称“人公将军”,显然这三个拉风的称号是从“天、地、人”三统论的理论那里山寨来的灵感。对了,那年的三月五日是 60 年一遇的“双甲子”:甲子年甲子日。

三统、五行学说在东汉是何等的深入人心,不止体现在黄巾暴动,而是从开国皇帝刘秀起,纵贯到整个三国被晋代几百年间的“黄色革命”。可以说,从后人看来三国时期一些诡异的历史变化进程,都和这套现在看来荒诞的宣传理论有着直接的关系。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曾经大力宣扬一个谶纬——“代汉者,当涂高”。不幸的是,这个预言不仅帮他打败了政敌,而且让当涂县,就连整个九江郡,乃至整个淮河流域的男性百姓都相信自己或自己的后人可以顺应天命,取代东汉,建立新王朝。


早在黄巾暴动之前,马勉在九江郡起事,自称“皇帝”,横扫江淮,威镇华夏。与此同时,“四世三公”的袁家发现,按照根据三统、五行学说,“土代火,黄代赤”,他们的姓氏——袁,恰恰属于可以取代汉王朝的黄色土德(汝南袁氏出自春秋时代的陈国,是虞舜的后代,而虞舜属于土德)。

如果说,袁术因为字“公路”与“当涂高”互训,认为真命应到了自己,从而意欲篡汉你可以争辩说是他人不做死就不会死的个人行为;那么袁逢给儿子袁绍起的字“本初”则是取自汉帝的新年号“本初元年”——前一年,马勉的起事正巧被干掉了—— 背后的动机就更复杂了。袁家是否整个家族都有代汉自立的志向?

俗话说:就怕流氓有文化。到了曹魏,曹操下面的文人通过一番骚操作,论证出了曹姓出自于黄帝,无良文人陈群、桓阶等人叼飞盘: “汉行气尽,黄家当兴”。曹丕篡汉后,因为底子潮,不放心就搞了个双保险,首个年号用了高档洋气上档次的“黄初”。底子更潮的孙权更是放飞自我,称帝后用的前两个年号“黄武”和“黄龙”更有的一拼:不但有土德,还有祥瑞。我要压过你,压过你 ……

大耳贼皇叔坚持说炎汉的国运尚未断绝,依旧用火德,崇尚红色。不过一不小心,大耳贼露了一个马脚:他给年长的养子起名为 “封”,给年幼的嫡子起名为“禅”,合起来是“封禅”。那么问题来了,这位表演艺术家的帝王之志起始于什么时候?

中平五年,一只特殊的军队在洛阳的西园成立。这只部队的八个领导均是校尉之职并且驻地在西园,世俗便称为“西园八校尉”。当时,右校尉淳于琼的地位在中军校尉袁绍之下,典军校尉曹操之上。之后是什么机缘让西园体制解体,除了老大死太监蹇硕身死之外,其他七校尉都各奔前程?又是什么机缘,若干年后的官渡之战,其中的两人成了诸侯,而另一人则成为左右两人争霸胜负的关键人物?



袁家与黄巾军的关系不是用“复杂”一词能概括得了的。袁绍一直不热衷于镇压黄巾军,而袁术后来干脆成了南方黄巾军的社团老大,个中缘由耐人寻味。如果没有黄巾暴动,东汉末年的党锢运动就不会终结,党人的领袖袁绍也无从被赦免。那么,在张角死后,剩余的黄巾军是否暗中在支持袁绍的事业?

袁绍的官渡之败,与其河北系的谋士团体与河南颍川系的谋士团体之间的相互倾轧有多大程度的关系?

三顾茅庐,大耳贼究竟看中了诸葛亮背后怎样的关系网络?

关羽从北攻襄阳起到败走麦城,从事后角度看,他有没有攻占许昌的可能性?背后三家博弈的暗流涌动是如何影响到关羽从威镇华夏到身首异处的?

“张辽威振逍遥津”从曹阿瞒人事配置的角度看,为什么会配置降将系的老大张辽节制旧将系的李典、乐进?同时其他的战线用旧将系的曹洪节制降将系的张颌,旧将系的于禁节制降将系的庞德?

蜀汉为何不置史官?大耳贼有什么事儿不想让后人知道?


高平陵之变,司马懿、司马师干脆利落地对曹爽集团的斩首行动,是已经酝酿了十几年之久,还是对曹爽步步压迫的临时起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