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研职场说
聚焦医生职场,洞察职业风云。我们致力于为广大医生提供最全面、最实用的职场指南。关注科研职场说,让您在医学的职业道路上不再迷茫,一路畅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科研职场说

国务院重磅发文!医务人员薪酬与业务收入脱钩,严禁创收指标

科研职场说  · 公众号  ·  · 2025-02-05 17: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国务院2024年医改重点任务明确医务人员薪资与业务收入脱钩,借鉴三明经验,调整价格,探索新模式,推进医疗公益化。



国务院不久前发布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指出从2024年起,医务人员的薪资将不再与药品、耗材、检查和化验等业务收入挂钩。



这一新政在社会各界,尤其是医疗领域引发了广泛讨论。改革旨在重塑医疗服务的收入分配结构,目标是将医疗重点重新聚焦在患者的健康。


医患之间的“以药养医”模式亟待转变


长期以来,医生的收入与其日常执行的各种医疗服务密切相关,包括开具药品和进行各类检查与化验。


这种长期存在的“以药养医”模式,使得许多医疗行为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从而滋生了很多不必要的医疗操作,比如过度检查和过度用药。


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让医患关系愈加紧张。面对这一现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旨在扭转格局,通过改进患者体验和降低医疗费用来推动深化的改革。


借鉴成功经验:三明市的医改启示


在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肩负着重要职责。文件中建议各地认真学习三明市的医改成功经验。


三明市通过专注于整体健康管理和医院之间的协作,促成了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减少了不必要的医疗开支,并提升了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希望其他地区能够通过类似方式,优化本地的医疗服务结构,提高服务效率,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


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提升医生价值


根据这一政策,医务人员的薪酬将脱离与药品及其他业务收入挂钩的做法,而是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来实现。


文件指出,合理的、动态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应充分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与劳务价值。


这一措施不仅有助于改善医生薪酬的公平性,也旨在建立一种长期可持续的医生激励机制,从而让医务人员能够专注于提升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关怀。


目前,公立医院的收入结构主要依赖于财政拨款、医保基金支付和患者的自费支付。


对于多数医院而言,财政拨款仅占其总收入的一小部分,通常不到10%。


在削减药品销售等业务收入影响的背景下,医院必须调整其运营策略,更加依赖于手术和服务项目来获得收入。


寻找新的收入模式,应对政策挑战


传统上,公立医院往往通过高技术含量的检查和检验服务来获取部分收入,比如CT和核磁共振成像等设备。这些设备需要昂贵的购置成本以及持续的维护费用。


随着政策变化,这种依赖业务收入的旧模式将面临挑战,各大医院需探索新的、更加客观合理的服务定价策略,以确保运营不增加病人的额外经济负担。


确保医务人员薪酬和职业稳定性是本次改革的核心之一。文件中提到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成为关键实施路径。


政府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合适的政策,确保医务人员的薪酬合理且具激励性。


同时全额财政拨款作为补充方案之一,被倡导为可能解决方案,以减轻医生的经济压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结语:推进医疗公益化发展


这一政策的实施旨在推动公立医院的公益发展,使医务人员的精力更多地投入到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专注于患者健康上,而不再围绕经济利益进行活动。


尽管这一改革面临诸多现实挑战,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改革方向仍然值得期待。


在合理的政策落实下,医务人员的收入保障机制将得以有效建立,从而提升公众对医疗服务的信任和依赖。



点点 转发 ,转发给你想要分享的人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