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工作精神,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系统部署指导下,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清华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欣旺达、宁德时代等重点企业以及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等行业协组织等百余家单位在锂电池碳足迹背景数据库V1.0版基础上,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研究形成了
锂电池碳足迹背景数据库V2.0
,于2025年4月10日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开幕式上正式发布。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清华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领导以及“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的800余名参会代表共同见证碳足迹数据库发布。
2.0版本数据库建设方法学更加科学透明,
共收录锂电池产业相关数据830条,实现我国锂电池正极(锂、锰、镍、钴、铁、钒、铝、钛八大金属元素)、负极、电解液、隔膜等核心主材全生命周期追溯和碳足迹因子100%本土化,涵盖我国锂电池产业链26个主要产地,覆盖锂电池全产业链95%的物质种类和99%锂电池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数据库V2.0全部基于企业实景数据进行LCA建模,数据实现100%收集和计算,数据质量评价等级达到优级及以上的比例超90%,2020年后数据超过90%。开发上线锂电池碳足迹核算平台V2.0,内置涵盖动力型、储能型和消费型等国内主要电池型号的36个核算模型。
V2.0数据库可广泛应用于锂电池全产业链相关物料/产品的碳足迹核算、节能降碳方案设计等领域。通过该数据库,企业可以准确评估产品的碳排放水平,制定针对性的减排措施,提高产品的低碳性能和市场竞争力。未来,电子标准院将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下,共同协力推进锂电池碳足迹核算体系建设,持续滚动更新锂电池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夯实我国锂电池产业数据底座,为我国锂电池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