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指导专家:
吴运泉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副主任医师
杨康强 东莞市中医院内三科主治中医师
近年来,百姓对中风的认识已有所提高,但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中风患病率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最新资料显示,2013年中风造成我国111万名男性、81万余名女性死亡。另外,中风发生后,即使抢救成功,遗留三偏(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或失语等症状者高达75%。而且,患病后不少人有可能在半年左右复发。
中风
,最常见包括脑梗塞及脑出血,以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功能缺损为主要特点。而中风众所周知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虽然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中风的预后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并不是所有的中风损伤都能逆转,因此中风的预防、发现中风先兆后及时就诊显得尤为重要。
1.眩晕
很多人都会有过眩晕的症状,临床上的确多数眩晕都是与内耳疾病相关,但小脑或脑干的部位缺血或出血病变也可以引起眩晕,如果你平时就有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血脂异常、心房颤动等一项或多项危险因素,而且除了眩晕外还有视物重影、饮水呛咳、肢体乏力等症状,建议需及时就诊。
2.面部、肢体麻木、瘫痪
很多时候出现持续性面部、肢体麻木、乏力、精细动作欠灵便等症状,大多数老百姓还是会意识到可能出现中风情况,但是一过性的肢体麻木,轻偏瘫,更容易让人低估其严重性,毕竟在现代社会里,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最主要是手机的普及,使颈椎和腰椎疾病发病增加。很多人把一过性的肢体麻木,活动不利归结于颈椎或腰椎疾病,而不知道很多一过性的肢体麻木、乏力(特别是一侧肢体)很多时候是短暂性脑缺血(TIA)的症状,也就是所谓的小中风,延误治疗可能会导致真正中风的发生。
3.一过性黑矇或短暂性视力障碍
即眼睛发黑,这种视力障碍可因眼睛到视觉中枢中的任何部位受损而引起,但很多时候是中风起病的最早预警信号,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4.晕厥
主要由于大脑和脑干的血液供应减少所导致的意识丧失,常伴有下肢突然失去张力而跌倒,主要多见于心脏和脑血管问题。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需完善检查,明确原因,避免晕厥的再次发生。
5.语言不利
这也是中风先兆的常见症状,表现为说话不清、吐字困难、言不达意、听不懂别人说的话而答非所问等。但由于某些病人起病隐匿,以及家人及朋友的一时的忽略,导致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和加重,对于一个时间就是大脑的疾病来说,早期的干预意味着一个更好的预后。
6.意识障碍
常见的表现为突然精神萎靡不振、哈欠连连、甚至嗜睡,特别是老年人,如果突发出现以上症状,可能是脑组织缺血、缺氧情况,出现中风可能大,应当重视。
7.剧烈的头痛
很多时候对这种头痛的描述是“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剧烈头痛”,可能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卒中的首发症状,危险性极大,但还是有人自行服用止痛药而延误治疗。
8.其他的一些症状
如血压突发的剧烈波动、性格一反常态、嗅觉异常(总闻到异常气味)等症状,也应警惕脑中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