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6日,中国广州,地铁上的一对年轻夫妇正在用手机给孩子播放视频节目。父母几乎“垄断”了小孩接受知识和观念的全部渠道的学龄前阶段,可能轻易被小小的手机渗透。(南方周末记者 冯飞/图)
2017年2月7日,央广“中国之声”报道了郑州一位11岁孩子瞒着父母买手机(价值千元)一事。舆论大多关注商家的责任,却忽视了小小手机对父母和家庭教育的挑战。这个春节假期,手机等电子设备在两代人共处场景中的强势存在,再也无法令人无视。用压岁钱买手机,只是孩子们“有机”生活的一个缩影。
邻居家的一对小姐弟俩,春节期间经常跟着爸妈来串门。姐姐8岁,弟弟才4岁,却各自拥有一台苹果手机。大人聊天吹水时,姐姐总是试图加入。改革开放、人工智能、反腐……类似的“高大上”词汇接二连三从她嘴里跳出来,混在没有完整意义的语句中,像一锅还没煮熟的稀饭。“你知道2017年人类有一件很重大的事吗?”她突然向我发问。见我茫然地摇头,她不无得意地揭开谜底:“霍金要做换头手术了!那个医生的名字叫……”想了两秒无果,她顺手把手机凑到嘴边:“Siri,帮我搜索换头术!”我没有告诉她,换头术已是“旧闻”,能不能在2017年付诸实施还是未知数,而且要接受手术的也绝对不是物理学家霍金。她看到的那篇文章只是为了谋求点击率,提到了这位全身瘫痪的著名学者。
和姐姐相比,弟弟显得内向,话也不多。但这只是表面印象。姐姐嘴快,戳穿了弟弟的小秘密:“他在微信上有好多女朋友!”原来,别看只有4岁,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微信账号,好友除了家人、亲戚和幼儿园的小朋友外,按照他父亲不无夸耀的说法,还有一些通过“摇一摇”功能添加的陌生人。混得熟悉一点后,弟弟也会主动打开话匣子:“某某某是一个很漂亮的女神……”在有一搭没一搭的对话中,类似“女神”这样的网络流行语,弟弟嘴里不时就会冒出一个。
姐弟俩绝对不是极端个案。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5年在全国十个省市进行的抽样调查,我国少年儿童使用互联网的比例接近九成,手机拥有率超过六成。每年各级“两会”上,都不乏代表和委员提议对少年儿童使用手机和网络进行干预。例如,在2017年初的湖南省两会上,该省就有人大代表建议“立法禁止7岁以下儿童使用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理由是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再如,关于青少年“网瘾”的争议至今仍热度不减。透过这些议题设置,不难发现,手机在青少年群体中的高普及率常常被看成是“不正常”的,由此也引出各种以控制为主的应对思路。但这种思路很可能跑偏。
在互联网时代出生和长大的一代人,比父辈祖辈更熟练地使用手机,这本不值得大惊小怪。更何况,据我的观察,小孩子未必像很多大人担忧的那样一刻不停地粘在屏幕上。手机和网络对他们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工具,用来叫外卖、发红包和交朋友。正因为“与生俱来”,这种便利反而不太会让他们沉迷或上瘾。
与身体上的影响相比,更值得思考的是,手机改变了孩童介入社会的方式。一方面,越来越多孩子通过手机获取信息。Siri(苹果手机内置的智能语音助手)能教会他们的事,不论好坏和真假,很可能远比爸妈能教的多。另一方面,手机让孩童们拥有更加丰富、但也更不确定的社交生活。微信“摇”到的可能是“女神”,也可能是“坏婆婆”。总之,手机正在空前地拉近孩子和社会的距离。虽然这是大势所趋,但有时距离难免太近。像姐弟俩这样,父母常年在外奔波,没有时间指导他们使用手机和网络,后果很难设想。
《三字经》里有一句“子不教,父之过”。在前互联网时代的童年,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子女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对于学龄前的孩子,父母几乎“垄断”了他们接受知识和观念的全部渠道。但这种接近真空的家庭教育环境,已经轻易被一只小小的手机渗透。虽然很难衡量其影响有多大,但不可否认的是,父母在小孩智识成长中的地位已经受到手机的挑战。年轻的父母们应该正视这个问题。没准会有一天,孩子将唯手机是从,不再只是“听妈妈的话”。
(作者为社交媒体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