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伊洛
聊聊医药,看看世界,扯扯资本市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IRS医械合规动态  ·  两部门部署开展第二批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 ... ·  昨天  
丁香园肿瘤时间  ·  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的关系!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伊洛

破防,首次感染新冠

伊洛  · 公众号  · 医学  · 2025-01-19 07:42

正文

2020年初疫情暴发之初,因工作原因赴美1月17日从旧金山返程,那时疫情还并未引起充分的讨论,官方通报里甚至此前多天维持固定的病例数,远远未想到百年一遇的大流行即将快速笼罩世界,深刻改变无数人、企业、乃至国家的命运。

也不曾想,时隔5年再次从旧金山回国,返程飞机上身体开始出现异样,喉咙干燥得仿佛要冒烟,头痛如影随形,十多小时的航程难受异常。返家后立刻叫了居家检测,当看到显示新冠阳性的结果时,心中五味杂陈。

一直关注疫情进展、积极接种疫苗、注意口罩防护,最终还是破防感染了。

好在可能是6针疫苗护体,整体症状不是特别严重,比较独特的是可能此次影响到了右耳的前庭?对于平衡性出现了钝感,电梯的轻微晃动都比较难感受到。

也借此机会,梳理下过去5年对于疫情持续关注的记录吧。

起初,主要关注点还是在疫情流行病学以及病毒本身的研究。那是一个充满未知的开端,每天攀升的感染数字、不断扩散的传播地图,犹如阴霾笼罩着世界。每一个新增病例背后,都是一个可能破碎的家庭,每一次传播链的延伸,都让疫情防控的形势愈发严峻。文献与新闻研究报告逐渐增多,尽量梳理出多信息,呈现疫情最真实的面貌。

2020年3月之后,国内基本控制得当,但全球疫情蔓延严重。此间也重点关注了一段时间美国疫情进展,一度让人对美国CDC的滤镜碎了一地。详见 美国疫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疫苗研发成为了黑暗中的曙光。不仅密切跟踪着疫苗的进展,自己也积极投身到疫苗接种的行列中。 在文章中详细记录着各类疫苗的研发原理、临床试验数据,积极辟谣一些阴谋论,希望能为那些对疫苗心存疑虑的人提供一些参考。 详见: 新冠疫苗研发进展跟踪系列文章

记录下个人疫苗接种记录:开始是安全性最高的两针国药灭活疫苗;2022年中出国拜访合作伙伴,特意接种了一针BioNTech mRNA疫苗;而后在23年初,又打了丽珠重组疫苗;后续又接连注射了两针技术更为前沿、针对毒株更新的S三聚体疫苗。合计接种6针,可惜再之后按照政策无法接种了。

2022年年中,上海静默,成为了大家记忆中难以磨灭的篇章。亲身经历了这座城市在疫情风暴中的挣扎与坚守。街道上空荡荡的,曾经繁华的都市陷入了一种寂静的沉睡。但在这寂静之下,是无数人默默付出的努力。从3月初到6月,用文字、图表记录下疫情数字及地图情况,不少朋友也用留言更加丰富了细节,相信是梳理疫情脉络最真实、最完整的记录之一。详见: 上海疫情情况跟踪

例如:上海3月26日疫情概况及地图-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022年末,境内首次大规模传播,相关传播情况数据奇缺,通过检索指数以及网友们投票,又实时跟踪了北京、上海两个主要城市的疫情传播变化。相关信息还被学者总结发在了Nature Medicine. Nature: 北京疫情传播系数估算-部分参考本公号投票情况

2023年之后,常态化防疫,各种疾病的流行病学情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通过疾控数据,继续跟踪着国内疫情的走势。详见: 疫情跟踪

热门文章:

无可奈何花落去——复盘三年防疫成败得失(总阅读人数20多万,很快删除,参考微博发布留痕)

沪上疫情回溯分析-累计重症数、疫苗接种率及保护效力

4月6日疫情小结-小区楼内自我防护建议

北京疫情周报数跳升,已超第二轮新冠峰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