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文章,是我7天前准备写的,我承认我当时有点生气,所以想要把这件事情写出来。
但如今提起键盘(顺应时代的说法哈哈),竟然没有了气愤,只想说一些事实,我认为的事实。
事情是这样的。
1月13号,我写了一篇文章,推荐了三个重疾险。(
来不及了,就推荐这仨了
)
文章不长,也没有洋洋洒洒的去分析产品究竟为啥好,
但简单粗暴的推荐这三个产品,我是认真且负责任的。
其中的
守卫者3号
,是我自己研究对比好几个月选出来的,我自己也买了它。
其它两个,是对比的时候就觉得很棒,也跟保险公司里做精算师的朋友一起聊过,分析过,才会推荐的。
我的初衷是:
1
不愿让你们错过10天后的重疾险批量下架,因为这批重疾险性价比真的高,错过就再也买不到了。
2
不愿让你们为了赶这个deadline,买到不好的东西。
以上,是背景。
我把这篇文章转发到朋友圈,自认为这是一篇我用过心,且颇具有含金量的文章。
但有位朋友给我留言,大意是:
保险很重要,但保险产品很多坑,都是大坑。
为啥这么说?他给出的理由是:
首先讲,我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怼他。
而是借此机会,说说我自己的心里话。
1
关于如何理解人生风险
人生风险管理的最关键的一步是
:开始有风险意识。
人在没有储蓄的时候,满脑子都是赚钱,根本就不会有风险意识。
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是在积累了一定的储蓄或者资产之后,才会开始形成风险意识。
因为担心一场大病或意外,辛苦赚的钱、攒的钱、买的房子就都没了,捉襟见肘。
风险管理的第二步:
才是具体的方法论,怎么去对抗风险。
我的朋友说的没错,对抗风险需要智慧和能力。
但是能研究清楚合同,并不等于智慧和能力,你给到大一的学生,他都能办到。
智慧,是你能不能找到一个成本最低的方案去解决这个问题;
能力,是你在找到方法之后,把它具体化,让它真正的发挥作用。
而保险,就是一种国内外几十年、几百年积累下来的一种智慧,大智慧。
2
关于保险的成本和回报
关于对抗风险,有另一种思路就是,额外买一套房子,万一生病就卖掉看病,不生病就作为资产,没准还能升值。
这里的前提条件是额外,也就是二套,不然真需要卖房治病,就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
这个思路的问题有两个。
一,时间成本。
假设房价100万,攒100万买房需要好多年,攒钱的这些年你大概率是没有保障的,这就是你的时间成本。
人们考虑风险,很容易定点思维,假设风险发生在我40岁、50岁的时候,而真正的风险管理,是要敬畏风险,换句话:
风险随时可能发生,你的每一年都需要风险管理。
二,没有杠杆
风险对冲的关键是要有杠杆。
为啥?
因为风险,比如生一场大病,是个小概率事件,所以用攒钱或者买房的方式,去应对这种小概率事件,是略显笨拙的。
除非说,你的资产积累足够多,比如达到一个亿,或者五千万也行,那么你可以不买保险,直接用资产对抗风险,虽然没有杠杆,但一两百万的医疗费用,轻松拿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