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式心理咨询/治疗,简称系统治疗。
它是把系统理论应用于心理咨询,尤其是家庭治疗领域的产物。以其深邃、烧脑、先锋性以及不正经(划掉)而在众多心理学流派中独树一帜。更多介绍可见:《
系统治疗是什么和不是什么
》。
后台一直有留言请我推荐书
。读书是一种很古典的学习方式,在今天这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通过完完整整读一本书来学习是一件奢侈的事。但它确实具有碎片化阅读所无法取代的优势。
我把给学生开的
书单分享出来,供大家按需使用。
点击链接,可直接在京东下单购买。
因为微信的限制,一次只能推荐10种商品。我把书单拆成了上下两份,下一篇以后再推。
目前推荐的都是翻译成中文的正规出版物。这个领域比较新,相关书籍引入到国内的也很有限。很多经典书目只有英文或德文版,或者是台版,我暂时都没有收录到书单上。现在,同济大学赵旭东教授的团队正在积极推进经典书目的翻译和出版。等到以后有更多推荐,我会继续更新这个书单。
我把这个书单分成5类。
第一类是给没有相关知识基础的人,作为兴趣了解,或者叫做课前阅读。特点是通俗易懂。
其中一本,我已经推荐过无数次了:
《被讨厌的勇气》
,读过的都说好。
日本人介绍阿德勒的哲学,特别轻松好读,一点不晦涩。用的是青年和大师的对话,青年像我们一样充满了困惑,所有的困惑在大师这里都有回答,两个人一来一往,一问一答,还有争辩,一本书聊下来,就把一整套哲学思想阐述得清晰明了,还有趣。
阿德勒是一百年前的一位极具反叛性的精神分析学者。他的反叛,在今天看来就是系统思想。看这本书,尤其是吸收其中关于「目的论」的思想论述,可以为后续的学习打下重要基础。
第二本书,叫做《
热锅上的家庭
》。
这本书写于40年前,卡尔·惠特克是家庭治疗领域大名鼎鼎的先驱。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探索家庭治疗。这本书以他和学生合作的一个家庭案例为主线,像小说一样介绍了完整的治疗过程,情节跌宕起伏,穿插着系统式理论的介绍和思考。既严肃又通俗,可以作为家庭治疗的入门书。
第三本推荐给爱好者的书,叫做
《
不寻常的治疗
》,作者是杰·海利(Jay Haley),介绍催眠治疗大师Milton Erickson(米尔顿·艾瑞克森)的工作,两个人都是开宗立派的传奇,这本书也是兼具理论性和故事性。看似是讲催眠,其实在讲
家庭发展脉络。两位催眠大师都是家庭治疗大师。
可惜的是,实体书已经绝版了。在京东和当当都买不到,有兴趣的人可以找找二手书。
(
这是一本被书名耽误的严肃著作。
副标题叫「读心术」,但其实跟神秘主义没什么关系
)
第二类书是我上课的时候用来做教材的。趣味性没有前几本那么强,但是讲得更有体系。
一本教科书的名字,就叫「教科书」……
看书名就可以想象这本书的份量了。
想深入学习这个领域的人是绕不开这本书的
,买就是了。
还有一本,我推荐过无数次了。是我个人心目中的No. 1,
《循环提问》。
这是一本系统治疗的案例教程
。案例做得好,书写得好,翻译也好。除了营销没有好好做之外,这本书简直是全面的好。作者是我的偶像弗里茨·西蒙(Fritz Simon),一个长着大胡子的,智力过剩的德国老头,以及他的妻子(一位精神分析师,会从动力学视角审读案例)。翻译是同济大学的于雪梅教授,今年秋天见了一面,跟Simon一样是严肃当中透着冷幽默,只有她才能把西蒙的书翻出这种趣味。
我自己读这本书不下20遍,有些段落几乎能背诵。
最早买的一本已经被翻烂了。跟
我学系统治疗的学生,也会
人手买
一本。
商务印书馆的学术书一般都很冷门,但这本书去年居然卖到了绝版,黑市价高达几百元,可能有我的一份功劳...
我通过赵旭东老师联系到商务印书馆的编辑,这本书去年加印。现在可以正常价格买到了。
书单第三类,叫做教学参考书。
趣味不及第一类,全面性不及第二类,但往往在某个论题上更深入透彻。这类书会
在教学中提及,不作为教材使用,只供感兴趣的学生选读。
比如
家庭治疗另一位大师Minuchin的遗著
:
Minuchin老师是结构派家庭治疗的创始人,我的另一位精神偶像。两本书都收集了大量的案例实录,透过这些对话遥想大师当年的风采,一字一顿都有万钧之力(关于Minuchin老师的更多介绍,参见《
Minuchin老师对我的影响
》)。
以及《
改变:
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
》。
关于这本书的介绍,一句话就够了:
这是一本曾经在美国心理学领域引起过地震的著作
。没有它,也许就没有系统治疗今天在学界的地位。
上世纪70年代,系统论在心理治疗领域有两个最活跃的阵地,一个在美国硅谷的Palo Alto,也就是诞生了《改变》一书的心智研究所(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另一个阵地在欧洲,意大利的米兰。传说中的米兰学派。如果说《改变》是传统心理治疗的颠覆者,那么米兰学派就是建设者,
它率先建立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新的工作模式
。想了解米兰学派的尝试,读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