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尖叫设计
我们定义的尖叫设计:不仅是一种视觉的态度,亦是一种心灵的触动,我们是家居 www.wowdsgn.com 设计网站的延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清单  ·  这 23 种火锅太香了,不信你都吃过! ·  2 天前  
羊城晚报金羊网  ·  废弃年花年桔别乱扔!广州市713个临时收集点 ... ·  2 天前  
手艺门  ·  你的收纳小能手,让家不再凌乱~ ·  2 天前  
手艺门  ·  你的收纳小能手,让家不再凌乱~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尖叫设计

她用“无毒装修”实现了真正的拎包入住

尖叫设计  · 公众号  · 家居  · 2017-04-12 20:00

正文

本文由住艺授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转自:住艺(ID:zhuyi_cn)
住艺是康泰纳仕集团旗下精选设计师平台,《安邸AD》关联互联网新品牌。每周一期精选大咖设计师改造家视频,讲解改造趣事,分享设计灵感。在住艺找到喜欢的设计师,为你提供专业的设计方案,打造精美居住空间;成为住艺设计师,结交志趣相投的伙伴,打造更多的空间艺术。



这是住艺的 第045条 改造视频



关于设计师


陈怡姝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一书空间工作室创始人。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硕士、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曾任万科集团广深区域设计总监、深圳水木清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与首席总建筑师。

北京

住房类型 公寓

建筑面积 139

所在楼层 29 /31

装修费用 硬装30万+软装30万


数十年前,陈怡姝结束了美国东海岸的留学生活,回国毅然注销了一家三口的北京户口(没错是注销),同合作伙伴到南海“打江山”,在深圳安了家。正如她对自己的形容“生活中是女性,工作中是中性”,做设计、下工地、和偷工减料的施工队斗智斗勇……她什么都能干。从深圳的别墅搬出来以后,她移民澳洲,在南半球的山谷里安了家。



就在两年前,四处为家的她 将工作重心从建筑设计转到了室内设计上 。既然她热爱的是空间设计,那么建筑设计、室内设计、陈设设计真的有那么明显的界限吗?它们不都是对环境的营造吗?怀着这样的想法,她踏入了室内设计这个对她来说陌生而又熟悉的领域。“人生的下半场,该有一些不一样的风景。” 在建外SOHO的家,就是她室内设计的处女作。




在建外SOHO才开始建造时,陈怡姝就有密切关注, 山本理显(建外SOHO设计者)设计中的理性秩序十分符合她作为建筑师的期待 。楼房的底层空间是开放给工薪阶层经营小商铺的,为CBD的楼盘注入了不可多得的烟火气。此外,大方的景观设计也很合陈怡姝的心意,她几乎没有犹豫就把家安在了这里。



尽管公寓拥有工整的空间规划,但也有很多问题。装修之前,陈怡姝对它进行了理性的分析:“这个空间的弱处在于它超长进深的入户空间,不论是90多平还是200多平,各种户型都有这个问题,没有很好的直接采光条件;还有就是建筑实践上,可能因为和建造年代有关,品质偏低。 设计上来说,隔墙太多了,空间不够流动,使用不够有弹性。 当时一见到这个房子,喜欢是喜欢,但也是想改造的。”



对于有缺陷的采光条件,陈怡姝认为,“这是空间本身的特征,如果使它顺应自己的生活方式,它就不再是弱处”。巧的是,与大多数人“工作生活互不干扰”的生活方式相反,她偏偏喜欢把工作和生活“混为一谈”。这个大进深空间正好为她提供了条件:进门是用吊挂式书架隔开的两张工作案,再往里是休闲的坐区(此处没有隔墙), 形成了一个递进式的、私密性逐渐加强的、将工作生活相互融合的流动空间


健康环保 是陈怡姝非常看重的方面。整个装修过程皆为无毒处理,入住前节省了新房散味儿的时间。公寓的装修从2015年5月下旬开始,到7月份基本完成,8月份橱柜都还没装上怡姝就毫无顾虑地拎包入住了。



无毒装修最重要的就是减少胶、漆以及密度板、天然石材的使用。无论是地板,还是洗手盆等材料,她都采用了无胶固定(技术难点片尾有介绍)。家中的家具也多是金属制家具,她还把各种物件回收利用:把行李箱做成床头柜,把门板做成床头板还有桌板,用11块钱的铁丝网做成灵感墙……


关于硬装, 陈怡姝的想法是希望硬装占用的预算比重较少,能简则简, 做一个基本的背景设置就可以了。但是床垫、洗手盆等这些和人密切接触的物品,一定要用最好的。在她看来“一个淡化的背景更有利于突出生活的内容,展现生活方式的魅力。”



// 关于这个家

设计师陈怡姝想用图片 和你分享的 9个细节 //


改造前

改造后


根据自己的生活需求,怡姝把封闭的两室一厅两卫改成了流畅开放的一室一厅一卫,形成了一个递进式的、私密性逐渐加强的流动空间。


1. 弱点变优点,成全工作和生活的混为一谈


这个大进深空间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工作区域,正好跟我的生活方式契合, 解决了照明问题后,它在使用中能带来一种递进式的,私密性逐渐加强的工作状态, 弱处就变成优点了。


一进门这个空间我放置了一张工作案,中间是我做的一个吊挂的书架,我管它叫隔而不断的这么一个空间分隔。然后进来的第二个工作案是我花时间最多的地方,相当于我个人的工作室,取书方便,相对也安静。


2. 花心思的照明设计


照明设计我分了两个区域。第一个区域,就是进门的工作案和玄关空间,上面放了四盏灯,两盏灯直接照射在案子上,两盏灯是有角度的,照在玄关柜上。玄关柜是悬空的,所以又在墙上做了灯槽照明,灯光能一直漫到地面。



进来的工作案和客厅坐区,采用的是办公空间经常用的手法:灯轨+射灯,它的好处就是 每个射灯都是可以万向调节的,这在使用过程中有很大的弹性 。对于我来讲,它需要照射我挂图的墙面,也需要有集中光源照射到书架,还需要有光源照射到我的工作案。




在客厅坐区,我采用了窄光束,会集中地照到茶几上,这样人坐在沙发上会感觉比较舒适。射灯上还加了柔光镜和滤光两种附属装置,这是对于光的纯净度还有照度细节上的要求。


3. 铁丝网 只要11块钱,桌子是旧门板


墙上基于能简则简的原则,是没有挂装饰画的。只有这面墙因为工作需要,用铁丝网做了一个灵活的面板,可摘可放,能挂工作图,和一些在旅行中收集到的灵感。市场上找的铁丝方格网,大小都有,非常便宜,DIY后反倒成了稀缺物。



两个工作案的桌面都是拆下的门板重修的,门把手卸下来,正好成了电脑啊等一些电器的接线孔 。建外SOHO的门板是质量非常好的钢制的,重复利用也是对前人工作的致敬。


4. 和朋友们的进阶交流


客厅、餐厅和茶室也形成一个递进的交流空间,又提供开放的聚会场地。落地窗带来很好的采光,窗下还增加了漫射光环境,这个基本晚间的时候都开着,透过大窗,漫射光在窗底,和窗外的都市的夜景有一个呼应关系。这是个氛围舒适而且有魔力的空间, 经常有朋友在我这里互相认识之后合作了生意、甚至恋爱结婚,我也成了朋友圈子中有名的“媒人”。


5. 厨房的尺寸严丝合缝


橱柜部分,原始设计非常差,四个洞,宽高都不一样,我就重新做了视觉整理,改变了空调管总管的位置。同时不希望橱柜有任何尺寸上的不精准,所以费了些功夫, 在两侧用钢板离缝设计 ,将预留的安装空间填满,又看起来与周围的墙面融为一体。



旁边的收纳柜上面三层开放的位置,高度都是专门测量过的,一层放酒,二层是红酒杯,三层最高处能允许电饭锅盖打开,都是我坐在餐厅自己画图设计的。


6. 多功能茶室里藏着好多机关


茶室实际上有多功能,是琴室、咖啡室,是客厅的延续空间。茶室的拉门可以内外轨移动,当厅空间有朋友活动的时候,茶室既可以是一个雅间,也可以卸下拉门成为随意的散坐。



茶室上面是榻榻米,底下是储物空间,这样就增加了收纳功能。 窗台上两层窗帘之间还增加了挂杆,又复合了晾晒的功能 ,这个房间小,所以寸土寸金,动足了脑筋。


7. 无毒装修之卧室篇


衣柜是自己画图设计的,没有用密度板,用钢,减少辐射,提高耐久度。但钢家具比较冷硬,还是放在卧室里, 我就用从潭柘寺带回来的桃木来做挂衣杆 ,木质有它本身的挠度,慢慢形成一个自然的弧度,每次我打开超大衣柜的时候看到这根桃木枝,都会有一种温暖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