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哲学园 好文不错过
往期在文末
無睡意哲學課
BEDTIME PHILOSOPHY
香港01哲学授权发布
原文链接:
http://philosophy.hk01.com/
無睡意哲學
/48309/
黑格爾:精神現象
---EP45
绝对精神:德国观念论(下)
- EP45
01哲学团队
精神现象与经验
意识总是意向某对象的意识,而意识总是和某对象产生关系(subject-object relation),一个特定的意识的形态(mode of consciousness)就是由这个关系所规定。人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对象产生关系,就有了不同的意识的形态。而从对象的角度看,康德哲学提醒我们,对象的存在并非独立于主体而存在,对象存在的方式也受主体的存在所规定。
由此我们有了一个「主体—对象」相互影响、互相规定的结构,这个互为影响的主客关系就是一特定的意识的形态。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就是去研究这些不同的形态之间的转变。
意识和不同的对象打交道,或是说,处身在不同的形态当中时,有着不同的经验。这个「经验」的意义比康德在第一批判中所规定的要大得多。康德式的经验仅指狭义知识上的经验,例如「这个杯是红色的」。但黑格尔描述的经验几乎包揽了人类一切心智活动,不论是知性上、道德上、美感上还是宗教经验都被计算在内。这些不同的经验都有其所对应的对象,也有着不同的形态。
但黑格尔的重点(也可能是最有争议性的一点)是这些不同的形态之间有着转变的关系。不同的形态并非是独立、互不相干的,他们都不是恒定自在,而是有一种变化发展的规律。可以说,对黑格尔而言真正的经验就是对这个转变本身的经验。这个经验的整体黑格尔就称之为精神。因此,《精神现象学》就是一部描述精神如何经历不同的意识的形态,也可以说是精神的历史,以及精神如何在这个进程中达到确知自己作为精神的自我意识。
绝对知识
黑格尔的绝对知识不是指个人达到无所不知,因为这是不可能的。绝对知识与其说是一种「知识」,不如说是一种方法,或一种高度教化(cultivation)的自我意识。
如果主体的认知只是相对于某外物而言才是有效的,例如,如果知识只是相对于表象才有效,而在表象之外还有物自身,则这就只是相对的知识。
因此,「绝对知识」的最简单表述就是「现实的完全可知性原则」(principle of complete intelligibility of reality),换言之,不须也不可能假定有完全外在于人类知识和经验范畴之外的真实存在,真实就是全部人类可知和可经验的。
绝对知识作为方法,其实就是绝对观念论。从纯粹概念的层面上观照,我们不须也不能假定有所谓的「外在」、「物自身」,因为「物自身」本身就是个概念。绝对观念论的思维,同时也就是自我意识高度发展的表现。
知识论 - EP01
形而上学 - EP02
伦理学 - EP03
美学 - EP04
宗教哲学 - EP05
X的哲学 - EP06
哲学教育 - EP07
自然期待 - EP08
无知之知 - EP09
理型与洞穴 - EP10
小结: 哲学入门 - EP10'
政治与人生 - EP11
逻辑作为方法 - EP12
整体先于部分 - EP13
小结:古希腊三哲 - EP13'
太一与灵魂 - EP14
教父哲学 - EP15
形而上学传承 - EP16
五路论证 - EP17
意志与剃刀 - EP18
人文主义的兴起 - EP19
小结:经院哲学 - EP19'
我思我在 - EP20
心物二元 - EP21
泛神论 - EP22
自由与必然 - EP23
单子 - EP24
神义论 - EP25
理性主义 - EP25’
利维坦 - EP26
心灵是块白板 - EP27
政府论 - EP28
柏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 EP29
休谟:怀疑论 - EP30
休谟:心灵只是舞台 - EP31
小结:经验主义 - EP31’
先验于感性 - EP32
无睡意哲学 | 康德:命题与数学 - EP33
无睡意哲学 | 康德:物自身 - EP34
无睡意哲学 |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 - EP35
无睡意哲学 | 康德:美的契机 - EP36
无睡意哲学 | 康德:崇高与目的论 - EP37
无睡意哲学 | 康德:何为启蒙 - EP38
无睡意哲学 | 小结:德国观念论(上) - EP38'
无睡意哲学 | 第四批判 - EP39
无睡意哲学 | 限制概念 - EP40
无睡意哲学 | 同一哲学 - EP41
无睡意哲学 | 肯定哲学 - EP42
无睡意哲学 | 绝对观念论 - EP43
无睡意哲学 | 自我觉知 - EP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