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一下自己的心就会明白,心中存在着变化之心和不变之心。变化之心是靠近本能的心,不变之心则是靠近灵魂的心。
比如,在本能层面,饱餐一顿美味佳肴,会觉得很幸福。但是,明天、后天,天天都吃同样的菜肴,就会渐渐腻烦。
再如,以前只要能吃上红薯就觉得很开心了,但逐渐富庶后,一般的美食已经不能满足了。这就是本能。
如果全人类都以满足自己无限膨胀的欲望来感受幸福的话,地球上的资源、能源,即使消耗干净也不够用。
在本能层面感受到的愉悦是不稳定的,只是某时刻一刹那的东西。
通过本能感受到的幸福,其内容会不断变化,人的欲望会不断膨胀。感觉层面感受到的幸福也一样。
比如听交响乐,初次去听,感动得身体颤抖,但听了几次后,便会觉得
“这次演奏不怎么样”。
欣赏绘画也是,一幅好画看多了之后,之前感觉很好,后来会觉得“这画颇为拙劣”。
这是因为感觉的水准提升后,评价基准发生了变化,最初觉得很好的东西,渐渐就没感觉了。感情层面同样如此。
那么,在理性层面做判断时,又会怎样呢?也是变化的。
比如,在物理学理论中,从前认为牛顿定律是正确的,但现在它已经不能充分说明问题。
理论也是日新月异、不断变化的,永恒不变、唯此正确的理论并不存在。
连理性的部分也不稳定的话,那么不变的东西是什么呢?我认为,从结论上讲,只能是灵魂层面的东西了。
那么,在灵魂层面感受到的东西,又是什么呢?平时不太明确,但有时它会以我们知道的形式表现出来。
例如,就人具有的真正魅力来分析一下。如果用理性和本能层面的心看一个人时,有时尽管感觉“外貌难看”或者“能力不行”,但内心仍被此人吸引,这是因为此人具有真正的人格魅力。
相反,无论能力多高,外表多好看,但他待人冷淡,自私自利,在这样的人身上,你感觉不到任何魅力。
真正的魅力,不是相貌或能力,而是此人自然流露出来的温柔与关爱。
在与充满关爱之心的人相遇时,我们的心情会愉悦起来,心境会自然平静下来。
为什么呢?
正如刚才所述,因为灵魂是充满关爱的。因此,我们的灵魂会被同样充满关爱的人所吸引。
并且,即使和这样的人多次相见,照样感觉爽快和喜悦。这是灵魂使然,这个心是不变的。
在心中,有变化之心和不变之心。
我们不应被持续变化的、接近本能的心所束缚,而应珍惜更靠近灵魂的不变之心。
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用灵魂看透事物的本质。
*
摘自《斗魂》曹岫云 译 曹寓刚 校 人民邮电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