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盛和塾
【稻盛和夫经营研究中心】 盛和塾是企业家学习、亲身实践“稻盛经营学”的学习平台,帮助企业家提高心性、拓展经营,解决经营难题和困惑。2019年稻盛和夫解散全球盛和塾,仅保留中国盛和塾,欢迎加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吉林果粉天天报  ·  吉林市两所学校揭牌成立 ·  2 天前  
吉林果粉天天报  ·  吉林市两所学校揭牌成立 ·  2 天前  
山西省邮政管理局  ·  雪花纷飞,寒意未减!未来三天这些地方雨雪持续…… ·  3 天前  
吉林生态环境  ·  来啦 !吉林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应用平台正式上线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盛和塾

稻盛和夫:真正的魅力,不是相貌或能力,而是自然流露出来的温柔与关爱

盛和塾  · 公众号  ·  · 2025-01-27 05:00

正文


每日听稻

无论能力多高,外表多好看,但他待人冷淡,自私自利,在这样的人身上,你感觉不到任何魅力。真正的魅力,不是相貌或能力,而是此人自然流露出来的温柔与关爱。——稻盛和夫

本文字数:2704字 | 预计阅读:9分钟
音频播放结束后将自动循环播放,可重复收听

真正的魅力,是自然流露出来的温柔与关爱

观察一下自己的心就会明白,心中存在着变化之心和不变之心。变化之心是靠近本能的心,不变之心则是靠近灵魂的心。

接下来,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比如,在本能层面,饱餐一顿美味佳肴,会觉得很幸福。但是,明天、后天,天天都吃同样的菜肴,就会渐渐腻烦。

再如,以前只要能吃上红薯就觉得很开心了,但逐渐富庶后,一般的美食已经不能满足了。这就是本能。

仅凭本能考虑,欲望就会无限膨胀。

如果全人类都以满足自己无限膨胀的欲望来感受幸福的话,地球上的资源、能源,即使消耗干净也不够用。

在本能层面感受到的愉悦是不稳定的,只是某时刻一刹那的东西。

通过本能感受到的幸福,其内容会不断变化,人的欲望会不断膨胀。感觉层面感受到的幸福也一样。

比如听交响乐,初次去听,感动得身体颤抖,但听了几次后,便会觉得 “这次演奏不怎么样”。

欣赏绘画也是,一幅好画看多了之后,之前感觉很好,后来会觉得“这画颇为拙劣”。

这是因为感觉的水准提升后,评价基准发生了变化,最初觉得很好的东西,渐渐就没感觉了。感情层面同样如此。


那么,在理性层面做判断时,又会怎样呢?也是变化的。


比如,在物理学理论中,从前认为牛顿定律是正确的,但现在它已经不能充分说明问题。


理论也是日新月异、不断变化的,永恒不变、唯此正确的理论并不存在。



连理性的部分也不稳定的话,那么不变的东西是什么呢?我认为,从结论上讲,只能是灵魂层面的东西了。


那么,在灵魂层面感受到的东西,又是什么呢?平时不太明确,但有时它会以我们知道的形式表现出来。


例如,就人具有的真正魅力来分析一下。如果用理性和本能层面的心看一个人时,有时尽管感觉“外貌难看”或者“能力不行”,但内心仍被此人吸引,这是因为此人具有真正的人格魅力。


相反,无论能力多高,外表多好看,但他待人冷淡,自私自利,在这样的人身上,你感觉不到任何魅力。


真正的魅力,不是相貌或能力,而是此人自然流露出来的温柔与关爱。


在与充满关爱之心的人相遇时,我们的心情会愉悦起来,心境会自然平静下来。 为什么呢?


正如刚才所述,因为灵魂是充满关爱的。因此,我们的灵魂会被同样充满关爱的人所吸引。


并且,即使和这样的人多次相见,照样感觉爽快和喜悦。这是灵魂使然,这个心是不变的。


在心中,有变化之心和不变之心。


我们不应被持续变化的、接近本能的心所束缚,而应珍惜更靠近灵魂的不变之心。


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用灵魂看透事物的本质。


* 摘自《斗魂》曹岫云 译 曹寓刚 校 人民邮电出版社

什么是关爱?

那么,什么是关爱呢? 就是要思“善”。 就是要能够把别人的快乐视作自己的快乐,把别人的悲伤视作自己的悲伤,要有这样的一颗心。

也就是说,要具有充满善意、关爱他人的心灵。

佛教中用“布施”或“慈悲”这样的词来表达这个意思。

另一方面,中国古代典籍中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说法,说的是只要积善,就会有余庆。 也就是说,“会有好事发生哦”。


另外,在中国,还有“积阴德”一说。中国人所说的“德”,实际上就是“善”。做好事,默默地积德,这就是关爱。

在基督教文化圈里,用“爱”这个词来表达这个意思,这也是关爱。 “爱”这个词就是己所欲、施予人的意思。


爱也好,布施也好,慈悲也好,这些都是人类的“灵魂”中本来就有的东西。


而这个“灵魂”,可以用“充满爱、真诚与和谐的存在”来表达。换句话说,灵魂就是“真、善、美”这些词所表达的实体。


这个“真、善、美”所表达的实体(灵魂)实际上是真实、善良和美好的。 所以,“真、善、美”就是人类自然而然前进的方向。


为了求真,出现了科学;为了求美,出现了艺术和表演;为了求善,出现了宗教等各种活动。


也就是说,人类在终极层面上,在不断追求与自己灵魂同质的东西。


* 摘自《心与活法》曹寓刚 译 曹岫云 审译  东方出版社出版

只要抱有一颗真正为他人好的
和谐美好之心就可以了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人生的目的都是确定的。 这个目的就是为社会、为他人尽力,人是为了这个目的而出生的。

除此以外,没有其他任何目的。没有一个人是为了给社会、给他人添麻烦而出生的。

那么,为什么说人是为了 “为社会、为世人尽力”才来到这个世界的呢?这是因为,只有积善行,才能消除前世积累的罪孽、不净和恶业。

这个善行就是为社会、为世人尽力的“利他行”,不需要花费什么金钱,而是首先要拥有关爱和体谅之心,从这里开始就行。

没有必要做故意花钱施善于他人之类的事情。 只要抱有一颗真正为他人好的和谐美好之心就可以了。

“利他”这个词,换个说法就是爱,就是关怀和体谅,为他人好。

这样的心态次数越多越好,次数越多就越能消除“前世积累的恶业”。因为有了“前世积累的恶业”,这种因缘导致的结果会使我们的人生遭遇挫折。


对此,我们要在现世努力为社会、为世人尽力,努力践行利他,努力思考利他。

只要努力这么去做,坏的因缘就会不断被消除,我们的命运就会因此而不断好转。

人的真我,存在于心灵的最深处,必须将其解放出来。只要能解放内心的真我,我们的人生就会发生巨大转变,就会进入幸福美好的状态。

因此,我们必须践行利他。

* 摘自《心与活法》曹寓刚 译 曹岫云 审译  东方出版社出版

end


排版&音频 | 庆波
策划&责编 | 阿珂

【转载须知】

1. 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
(盛和塾ID:shengheshu2018)
2. 开白请留言或私信获得授权

今天的学习内容为: 人生哲学-实证-持续净化心灵。

往期精选

稻盛和夫:织布需要经线和纬线,事业成功需要两种性格兼而有之

稻盛和夫:每天自我诫勉,提高“真我”的比例,这就是“提高心性”

稻盛和夫:哪怕没有一个人追随也要干,领导者需要具备这样的勇气和责任感

了解更多


精彩视频

更多精彩请关注视频号@ 盛和塾
别忘了给喜欢的内容点赞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