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外交部
人不分内外,事无惧大小,有心则灵,有情则通。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唯一官方公众号,我们愿作您和外交之间的桥梁纽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外交部

外交部新闻(2025年3月27日)

外交部  · 公众号  ·  · 2025-03-27 10:1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外交部副部长陈晓东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联合国未来峰会之后的全球治理”高端对话

2025年3月26日,外交部副部长陈晓东应邀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联合国未来峰会之后的全球治理”高端对话,并发表题为《携手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共同守护世界和平安全》的主旨演讲。

陈晓东表示,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去年联合国成功举行未来峰会,通过《未来契约》。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和平与安全是全球治理头等大事。习近平主席秉持世界情怀、着眼人类福祉,提出全球安全倡议,旨在凝聚国际社会最广泛共识与合力,共同完善全球安全治理、破解人类安全困境。全球安全倡议提出近3年来已得到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支持。中方主张以共同安全为目标,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的安全;以团结协作为原则,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以可持续发展为保障,推动实现持久安全;以综合施策为路径,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将全球安全倡议从共识变为行动,将《未来契约》从愿景变为现实,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美好未来。

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潘基文,联合国主管政策事务副秘书长莱德等政要及国际地区组织负责人出席活动并致辞。


携手落实全球安全倡议 共同守护世界和平安全

——外交部副部长陈晓东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联合国未来峰会之后的全球治理”高端对话上的主旨演讲

各位嘉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和大家相聚在美丽的海南岛,围绕“联合国未来峰会之后的全球治理”主题进行交流。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是承前启后的重要年头。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不稳定和不确定性日益突出,世界面临重回“丛林法则”的风险,各国亟需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全球治理。去年联合国成功举行未来峰会,通过《未来契约》,发出了加强团结合作、完善全球治理的清晰政治信号,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明确了努力方向。

面对严峻挑战,习近平主席秉持世界情怀,着眼人类福祉,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以及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解决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领航指向。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先生、副秘书长莱德先生都认为,中方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议同联合国理念目标相互契合,双方应就此深化合作。上个月,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主持召开“践行多边主义,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王毅外长在会上就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阐述中方主张,在联合国机构和成员国中引起热烈反响。

和平与安全是全球治理的头等大事,也是《未来契约》的核心内容。中方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强调主张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就是为了凝聚国际社会最广泛共识,为完善全球安全治理、破解人类安全困境提供新思路。全球安全倡议目前已得到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支持。我们完全有必要推动倡议与《未来契约》围绕完善全球安全治理加强对接,协同落实,相互成就。为此,中方主张:

一是要以共同安全为目标,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的安全。 大小国家相互尊重、一律平等是联合国宪章的重要原则。任何国家都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任何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都是对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粗暴侵犯。要在相互尊重前提下共商安全治理,在公平正义基础上共建持久和平。

在倡议引领下,中方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在国际上讲公道话、办公道事。中国作为全球南方的天然成员,始终坚定支持亚洲、非洲、拉美等地区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就中非携手落实全球安全倡议达成重要共识,这是中方以实际行动支持发展中国家加强和平与安全能力建设的生动例证。中国与部分亚洲、非洲国家签订了全球安全倡议合作谅解备忘录,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中国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培训各类安全治理人才,今年计划提供约1700个培训名额。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将心系发展中国家,扎根全球南方,坚持各国内政不容干涉,主权和尊严必须得到维护,推动各国权利平等、规则平等、机会平等。

二是要以团结协作为原则,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全球性威胁需要全球性应对,《未来契约》提出重振多边主义恰逢其时。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要恪守真正的多边主义理念,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要突出联合国在国际体系中的核心作用,维护联合国的权威;要以包容协作取代集团对抗,以“大团结”破除“小圈子”。大国要带头讲诚信、讲法治,同时要支持和鼓励其他国家广泛平等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搞本国优先只会损人不利己。

在倡议引领下,中方支持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在止战维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是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第一大出兵出警国。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5年来累计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中国“蓝盔”已经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关键力量。中国支持联合国依据授权就国际地区热点问题开展斡旋,同巴西等全球南方国家于2024年在联合国发起乌克兰危机“和平之友”小组。中国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将继续支持提升全球南方在全球安全治理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促进全球安全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更加合理、更加有效的方向发展。

三是要以可持续发展为保障,推动实现持久安全。 发展不充分是很多冲突延宕不决的重要原因,可持续发展是破解全球安全问题的“金钥匙”。《未来契约》提出通过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消除冲突根源。只有各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安全才可能牢固和持久。要助力欠发达国家改善民生,振兴经济,通过发展化解矛盾,消除不安全的土壤。

在倡议引领下,中国致力于以可持续发展促进可持续安全,积极支持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我们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走深走实,成果惠及150多个国家,实现2024年同共建国家贸易逆势增长6.4%。中国将积极推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投入。中方将继续推动气候变化、供应链产业链等领域国际合作,支持国际社会提升应对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挑战的能力。

四是要以综合施策为路径,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 当今世界,全球安全治理的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时空和领域更加宽广,既要着力解决当前突出的安全问题,又要前瞻谋划应对各类潜在的安全威胁,不断提高全球安全治理的整体性和协同性,提升安全治理效能。《未来契约》也提出要应对滥用新兴技术带来的潜在风险。国际社会要加强科技开放合作,塑造科技向善理念,完善全球科技治理,更好增进人类福祉。

在倡议引领下,中方致力于推进常规武器军控进程,积极推动国际社会全面落实《联合国全球反恐战略》,提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推动完善深海、极地、外空、网络等新疆域治理规则。我们还通过东盟、澜湄等平台,在网赌电诈、人口贩卖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开展合作。中方将继续同各方直面挑战,加强合作,共同化解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风险,促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治理体系,为应对全球性安全挑战提出更多中国方案。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有句古话“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都是全球治理的参与者、建设者。中方愿同各国一道,将全球安全倡议从共识变为行动,将《未来契约》从愿景变为现实,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美好未来!


2025年3月26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
主持例行记者会

深圳卫视记者: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已经开幕。我们关注到论坛发布了《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5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亚洲经济增速预计将增至4.5%,按购买力平价测算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将增至48.6%。论坛秘书长表示,世界有理由对亚洲的未来充满希望。发言人如何评价亚洲发展前景和中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郭嘉昆: 我们注意到这份报告。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亚洲经济体持续展现出强大韧性,在经济增长、货物与服务贸易、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已经成为全球增长的重要“动力源”和“稳定器”。

当前世界经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国际社会关注“亚洲选择”、呼唤“亚洲方案”。我们期待各方在本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深入交流研讨,把握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势,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尽早完成并实施,发掘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可持续发展新动能。

作为亚洲大家庭重要成员和博鳌亚洲论坛东道国,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与亚洲各国携手,以团结纾发展之困、以合作求共赢之道,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作出新的“亚洲贡献”。

路透社记者: 美国商务部已将数十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清单。外交部对此有何回应?中方会采取反制措施吗?

郭嘉昆: 美方滥用“实体清单”等出口管制工具,以危害美国国家安全、违反美国外交政策为借口,滥施非法单边制裁,是典型的霸权主义行径,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破坏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予以强烈谴责。

我们敦促美方停止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停止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停止滥用各类制裁清单无理打压中国企业。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澎湃新闻记者: 据报道,韩国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表示,截至26日13时,韩国庆尚道地区森林火灾已造成20人遇难,19人受伤。森林、房屋、寺庙等受损。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郭嘉昆: 近期韩国部分地区发生山火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方对遇难者表示哀悼,向遇难者家属和受伤人员表示慰问。

总台央视记者: 今天是《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生效50周年纪念日。中方如何看待公约的作用和前景?对加强公约有什么主张?

郭嘉昆: 《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确立了消除生物武器威胁、降低生物安全风险、促进生物科技和平利用等国际法义务,对全人类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发展繁荣的共同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各国携手应对生物安全等全球性问题。近年来,中方提出一系列主张和方案,推动建立公约核查机制,防范、杜绝违约行为,同时积极推广负责任的生物科研,促进多双边交流合作,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充分参与全球生物安全治理、享受生物科技发展红利。中方呼吁全体缔约国采取实际行动,认真履行义务,共同维护《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权威,不断完善生物安全治理体系。

法新社记者: 大陆网红刘振亚因宣传“武统台湾”被废止居留许可,于昨日离台。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

郭嘉昆: 我没有关注到相关报道。我想强调的是,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共同社记者: 关于日本水产品输华问题,据报道,近期会发布第二次福岛核电站“处理水”取样结果。如果这次结果没有问题,中方会否解除日本水产品进口限制?

郭嘉昆: 在王毅外长和日本外相岩屋毅共同主持召开的第六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上,日方重申接受对排海长期国际监测和中方独立取样监测的承诺,双方确认持续开展上述监测活动,在结果没有异常前提下,就日本水产品输华问题开展相关磋商。

我想强调的是,中方反对日方单方面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的立场没有变化。去年以来,中国专家已两次赴日独立取样并及时公布了相关检测结果。在日方履行承诺、检测结果迄未出现异常的基础上,中国海关总署于3月12日应约同日方在北京就日本水产品安全问题进行了技术交流。中方将继续会同国际社会敦促日方切实履行承诺,确保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始终处于严格国际监督之下。

路透社记者: 美国情报界昨天发布报告称,中国仍是美最大军事和网络威胁。中国在“夺取台湾”的能力方面取得“稳步但不均衡”的进展。外交部有何评论?

郭嘉昆: 美方年复一年发表这类不负责任、充满偏见的报告,散布“中国威胁”论、鼓噪大国竞争,不过是为了遏制打压中国、维护自身霸权找借口。

中国的发展有着清晰的历史逻辑和强大的内生动力,我们的目标光明磊落,就是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我们无意超越谁、取代谁。

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中方反对“台独”、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定不移,任何人都不要低估和误判。

正所谓“拿着锤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钉子”。我们奉劝美方不要用自身的霸权逻辑镜像中国,不要用过时的冷战思维看待中美关系,不要以战略竞争为名行对华遏制打压之实,停止以任何方式纵容、支持“台独”分裂活动,停止渲染“中国威胁”,以实际行动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新社记者: 昨天,王毅外长同葡萄牙国务部长兼外长兰热尔举行中葡第二次外长级战略对话,回顾了以和平方式妥善解决澳门问题的历史,表示双方要继续发挥好澳门的桥梁作用,推动两国关系取得更大发展。发言人如何评价澳门在中葡关系中发挥的作用?

郭嘉昆: 中国和葡萄牙妥善解决澳门问题,树立了国与国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典范。回归后,澳门特区作为世界上唯一以中文和葡语为官方语言的地区,在促进中国同葡语国家经贸合作中发挥着重要平台作用,同包括葡萄牙在内的葡语国家交往日益频繁深入。我们相信,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大力支持下,澳门特区将充分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强化内外联通,切实发挥作为中国与葡语国家“精准联系人”的作用,推动中国同葡语国家在经贸、金融、旅游、高科技等领域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