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美国得克萨斯州塞瑟兰泉镇的一所教堂发生枪击案,造成至少27人死亡,25人受伤,开枪的男子在案件中被警方击毙。
这次枪击案发生后,我发现一些公众号的评论区是这样评论这次案件的:
1、美国是个烂国家吗?
案件发生后,我发现不少公众号的评论区都放出这种留言,很多网友也喜欢发表这类言论,目的很简单,无非就是想告诉其他人:自己更了解美国的真相,美国是一个很乱的国家,少去美国
,美国很烂
...等等。
然而,美国是一个烂国家,这真的是真相吗?
其实,我在我以前的文章里也说过,看一个问题,应该首先要学会区分什么是“事实性论题”,什么是“观点性论题”。
在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
如果
你无法区分什么是“事实性论题”,什么是“观点性论题”,那么你接下来的任何争论,其实都是在浪费时间。
那么,什么是“事实性论题”,什么是“观点性论题”?
举个例子:
“美国是一个国家吗?”,“美国GDP世界第一吗?”这是
事实性论题;
“美国是一个好国家吗?”,“美国是一个邪恶国家吗?”这是观点性论题。
事实
性论题,
这种论题往往是有结论的,我们可以把关注点放在结论上。
面对
事实
性论题,我们要做的是自己做分析或者听取专业人士的分析,然后得出结论。
但是面对
观念
性论题,却往往是没有结论的。面对这种论题,我们应该把关注点放在重论证过程上,而不是结论上。这种论题,如果我们非要一个标准结论,那么论证过程往往会演变到对
观点、立场、态度、人之间的相互反驳、相互攻击上。
因为这种论题是没有标准结论的。
所以说,在面对一个问题时,你若不知道
区分这个论题到底是“
事实性论题
”
还是“
观点性论题
”,那么你接下来再多的讨论和论证,都是给自己徒增烦恼。
那么,美国是一个烂国家吗?在这里我可以回答大家,这个问题是一个
“观点性论题”,没有标准答案。如果谁非要我们认同他的答案,那他肯定是在想对我们洗脑。
在一些成熟的教育环境里,幼儿园老师在孩子的幼儿阶段就会教孩子如何区分事实和观点。但是在一些相对不成熟的教育环境里,一些老师会把观点说成事实,比如告诉孩子“XX是个邪恶国家”、“XXX是个好人”等等,导致了许多人从小就分不清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这就是为什么如今一些人喜欢在某些问题上爱争执、喜欢相互攻击的原因。
记住,很多时候,这个世界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而且很多时候,观点都是很廉价的,事实和论证的过程才最有价值。
2、美国到底该不该禁枪?
在这次枪击案中,我还看到一些观点,那就是美国应该禁枪:
那么,美国到底该不该禁枪呢?我们就用上面新学的知识点,来解答这个问题。
首先,区分这个概念是
“事实性论题”,还是“观点性论题”。
面对“美国禁枪”这个论题,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美国禁枪的
好处:枪的出现,大大降低了美国不同性别、不同体格和不同训练程度的人的战斗能力差距,私人持有了枪支,便可增加了女性和身体素质较差的人的自卫能力。而且禁枪还能
在一定程度上(不是决定性),保证美国统治者或统治集团做出强制违背人民意志时,人民有反抗和革命的权利和能力...
禁枪的坏处:首先,部分弱者就不同意,因为他们需要枪保护自己。
其次,美国枪支利益集团、军火商也不会允许禁枪,让他们放弃利益,他们会闹翻天。
再次,一旦禁枪,美国政府就要支付给枪主一大笔赔偿金,这将是一笔巨款。根据以往的经验,肯定有很多美国人赶制成本低廉的土枪来骗取赔偿金,即便不支付赔偿金,登记、运输、销毁这些收缴来的私枪,也要花费一笔巨款。一旦如此,美国财政将会因此遭受到严重的冲击,这些冲击,都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所以说,美国是否要禁枪,这个问题其实就是一个“观点性论题”,因为支持禁枪或反对禁枪的双方都有充分的理由和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因此,这个问题若一直争论下去,是不会有一个统一结果的。
但是要知道,美国开放枪支在目前已成定局,若此时一旦禁枪,美国目前的稳定局面势必会被打乱,局势被打乱后,由此产生的社会的动荡程度,也远远要高于几次枪击案带来的危害。因此为了平衡和稳定,美国短期内肯定不会禁枪。
所以若我们此时还要讨论、纠结这个问题,其实是没有意义的,是在浪费时间。
3、热爱祖国,不需要通过贬低他国来体现。
在这次枪击案里,我还看到一些借机贬低美国言论也很受欢迎:
其实,看得出一些贬低美国的人都是一些热爱祖国的人。但是要知道,热爱自己的祖国不一定要通过贬低他国来体现。
我们要知道一个逻辑,那就是“
美国很烂 ≠ 祖国很好
”。这两个结论之间是没有因果逻辑关系的。
我之前曾经在我的文章里说过,“
优秀的人时刻都会思考如何提高自己,而能力低下的人才会时刻思考如何贬低别人。整天想贬低别人的人,大都是没有时间提高自己的,因此这种人不宜共事
”。
或许一些人会说,我们只是在说真话,我们只是说出了一些真相而已。但是,面对这种“
观点性论题
”,真的存在所谓的“真相”吗?
在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对事情“真相”如何根本就不在意,因为我们所在意的,从来就不是真相,而是观点、态度和立场。
因为,我们似乎更关心这样的“真相”:
打击自己讨厌的人的“真相”:美国发生那么多枪击案,那
些明星、商人、官员还去美国留学、定居、生孩子,这些人真是智障
。
符合自己价值观的“真相”:
美国发生枪击案了,由此可见美国根本不是什么自由美好的国家;美国发生枪击案了,资本主义国家都不会有好结果。
非黑即白的“真相”:美国发生枪击案了,美国的空气就是如此血腥;美国发生枪击案了,但是警方能果断处理,美国的空气还是很香甜的。
能安慰自己的“真相”:美国发生枪击案了,还好我没去美国定居,那些能去美国定居的,现在一定后悔了吧;美国发生枪击案了,还好我当初没去美国留学,现在美国那么乱,当初去美国的那几个同学一定很慌吧。
......
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我们已经掌握了“
真相
”,但是很多时候仔细看看我们发表的言论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只是想让别人跟自己站队罢了。
要知道,我们身
处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多元和复杂的世界,这个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而且还将越来越复杂。
在这个多元而复杂的世界中,我们少点争论,少点非黑即白,少把时间浪费在没有结论的事情上,取而代之的是多花点时间读几本书,多跑几次步,多给家人打几次电话,那不是更好么?
精彩推荐:
你是在独立思考,还是在被洗脑?
史上最严重枪击案发生了,美国该不该禁枪?
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恶俗女
· END ·
分析现象 I 科普知识
深度逻辑 I 深度思考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我
欢迎分享本文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