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潮人
忠于街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优秀网页设计  ·  AI工具丨设计师刚需,可商用的AI生成背景图片库! ·  2 天前  
ZaomeDesign  ·  每日灵感丨二月七日 ·  2 天前  
优秀网页设计  ·  AI工具丨AI头像生成神器,定制专属情人节微 ... ·  3 天前  
字体设计  ·  学生们的立春节气字体设计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潮人

深度|势不可挡的网球经济

潮人  · 公众号  ·  · 2024-08-09 16:10

主要观点总结

郑钦文在罗兰·加洛斯的红土场上创造历史,获得中国网球历史上的首枚奥运女单金牌。本文分析其背后的故事,包括她的成名过程、商业价值和网球运动的吸引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郑钦文的成就

郑钦文通过努力训练和自我提升,在奥运会上获得中国网球历史上的首枚女单金牌,创造了历史。

关键观点2: 郑钦文的商业价值

郑钦文作为顶级网球运动员,拥有众多品牌赞助,商业价值极高。她的成功为其他运动员树立了榜样,也提升了网球运动的商业价值。

关键观点3: 网球运动的吸引力

网球运动具有优雅基因和现代演变的特点,吸引了众多球迷和赞助商。四大满贯赛事的收视率高企,证明了网球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热度。

关键观点4: 网球运动员的商业价值

网球运动员成为高度成熟的个体标志,商业代言是网球运动员的另一张底牌。退役的罗杰·费德勒和现役的郑钦文等运动员的商业价值备受认可。

关键观点5: 性别平等的商业价值

网球运动在追求男女平等方面表现突出,男女选手在积分赛和满贯联赛中享有同等酬劳。这在全球追求男女平权的语境中尤为重要,也为女性网球运动员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正文



一记正手击球后,2002年出生的郑钦文躺倒在罗兰·加洛斯的红土场上,被她收入囊中的是中国网球历史上的首枚奥运女单金牌,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于此,“创造了历史”、“开启新时代”并不是过誉,而是实至名归。


Via Instagram@zhengqinwen_tennis


一夜间,郑钦文被置于镁光灯及显微镜下,大众津津乐道着她的成名故事,据称其父花费2000余万投资训练费用,教练包括大有来头的余丽桥、卡洛斯·罗德里格斯与佩雷·里巴;郑钦文自己一年中360天坚持吃鸡胸肉与西蓝花,凌晨四点半起床训练;而夺冠之路也异常艰辛,从7月30日开始,郑钦文连续鏖战世界排名第15位的纳瓦罗、前世界第一的科贝尔、现世界第一的斯瓦泰克,一路胆战过关、心惊斩将,最终在决赛捧起奖杯,问鼎金牌。



Via Instagram@zhengqinwen_tennis


赛场之外,谈吐得体、性情直率的郑钦文早早圈粉无数,在近年来,大众愈发意识到对运动员的讨论并不只局限于赛场表现,而是成绩基础之上,在多个领域都加持强大号召力的经济个体,郑钦文也是如此,甚至可以说,郑钦文是目前最典型的代表之一:她至少手握包括耐克、劳力士、Wilson、麦当劳、伊利、佳得乐、霸王茶姬在内的10个品牌赞助,在夺冠之前,她的商业价值已是国内体育第一梯队。


Via WEIBO@霸王茶姬

Via Instagram@zhengqinwen_tennis


Via Instagram@nikewomen

Via Instagram@zhengqinwen_tennis


而在时尚界对郑钦文的青睐中,足以见得她的身价并非一日铸成,6月底,郑钦文受邀出席了Balenciaga第53季高定秀,座位被安排在Anna Wintour与Isabelle Huppert之间,《Vogue+》全程记录看秀花絮,之后品牌也助其登上《时尚芭莎》封面。


Via Instagram@zhengqinwen_tennis、@wta


2023年福布斯公布的体坛收入最高的20位女性运动员中,还未取得奥运金牌的郑钦文就以总收入720万美元位居第15位,真正决定她未来商业价值不可估量的,在于郑钦文“网球运动员”的身份,一方面,女性运动员收入中网球几乎成垄断态势,即使足篮球统治的男性赛道,网球运动员依旧可以占据一席之地,另一方面,网球运动本身具备的赋能、增值潜力一骑绝尘,现今的发展态势也迅猛异常。


Via Statista


郑钦文是一个成功的代表,她的出现将网球的辉煌与绚烂再度拉回公众视野,其中价值很难想象。


Via Instagram@zhengqinwen_tennis




网球是一项贵族运动,这句话众所皆知,一半来自于它的宫廷起源,强调球具、衣着、体型、仪态甚至击球姿势,拥有着最高的“运动竞技”以外的一切要求;另一半则来自于它的现代化演变,重新诠释了新时代语境中的“贵族”象征。


Via Golden Ocala


现代网球为观众呈现的是力量、速度与战术策略的完美结合,在快速的回合制对攻中,竞技运动的对抗性不再是肉体上的蛮力碰撞,而是双方平等的自我呈现,此前的网球比赛中,教练指导都是不允许的,球员只能独自一人完成数个小时的生理与心理博弈,个人英雄主义被推向极致,也让这项运动更具吸引力。


Via Forbes


以此催生出的顶级赛事包括四大满贯,即澳大利亚、温布尔登、法国和美国网球公开赛,ATP与WTA各自代表的男子与女子职业网球积分赛,选手各自征战,如同赏金猎人拿下通缉令上的一个又一个目标,充满中世纪骑士的对决意味。


Via Tennishead


四大满贯赛事在全球大约有10亿人次的固定收视,例如温网的单次转播费更是高达2亿英镑,网球场即是名利场,这不是一句空话,除了奖金高昂,四大满贯赛事也吸引了一众老牌金主与新秀品牌入驻,2023年美网的赞助收入将近1.5亿美金,强大的经济支持背后,意味着更完善全面的商业逻辑。


Via New York Daily News


而鉴于网球运动本身的优雅基因以及现代化演变后的特殊属性,使得网球运动员成为了一个高度成熟的个体标志。


Via Instagram@rafaelnadal


在其余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运动中,造星是一种之于运动本身逆向而行的商业操盘,在强调团队合作的项目中勾画一个对比赛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个体,本身就具备一定的阻力与语境悖论,然而,在网球运动中,这种情况并不存在,球手固然接受了训练与指导,也历经了金钱堆砌出的赛制体系,但当球手站在球场上每一次发球、挥拍、怒吼时,他/她自身就是完成度极高的明星。


Via Instagram@djokernole




网球运动具有这样的底色与基调,也就使得站在这个运动领域头部的球手们风头无两,一方面,四大满贯及积分赛事高昂的奖金已然十分可观,另一方面,运动营造出的文化氛围也让网球运动员具备了更多商业价值与可能性。


Via Vogue


现代网球依旧对选手有着“自负贵族运动”的着装要求限制,以温网为例,选手几乎被要求着装All White穿搭,其他颜色的发带与腕带都有较为严格的面积限制。


Via Vogue


同时,看台上的观众们也继承了网球起源,各路当红明星、时尚新贵或财阀老钱们纷涌而至,在着装规定的条条框框中融入奇思妙想,各自彰显身份与品味。


David Beckham与Katy Perry


双重催化下,网球不再只是网球,而是以运动为中心辐射出的一场生意,品牌青睐运动员本身的气质形象与Icon文化的影响力,也乐意与上流元素靠边挂钩,这也就促成了商业代言成为了网球运动员的又一张底牌。


夺冠前的郑钦文已有10个代言在手,网球领域其他的Goat们只多不少。


Via Instagram@wta


以“人不在江湖、江湖却处处有传说”的罗杰·费德勒为例,退役近两年的他依旧是网坛商业价值的翘楚,2023年的福布斯体坛财富榜上,费德勒以9510万美元的收入排名第9,是前十名中唯一的退役运动员,他的比赛奖金收入明显逊于拉菲尔·纳达尔与诺瓦克·德约科维奇,但其夸张的商业活动收入甚至高于两者总和。


Via UNIQLO


在其2022年退役之际,费德勒仍旧手握14个代言品牌,包括劳力士、奔驰、威尔胜、香槟品牌Moët & Chandon、箱包品牌RIMOWA、巧克力品牌瑞士莲LINDOR、私人航空NetJets等。


Via GQ


Via autoevolution


Via Tumblr


Via The Drinks Business


其中值得注意的两个代言,日本服饰品牌优衣库在其职业生涯尾声时奉上了10年3亿美元的代言合同,无疑是对其运动表现场外影响力的极大认可,顶级运动员甚至无需比赛,依旧能拥有可观的曝光度。


Via UNIQLO


这也是对网球运动员本身时尚属性的肯定,费德勒不仅仅局限于优衣库的网球支线,同时也鼎力支持生活方式领域,与近年来网球时尚、Tennis-core、Quiet Luxury等一众热门风格词条不谋而合。


Via UNIQLO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代言来自瑞士品牌ON昂跑,费德勒不仅成为品牌的形象代言人,后期更是进一步成为股东及特约设计师,在这种影响力加持下,ON昂跑在2021年于纽交所上市,更是成为近年来生活方式的代名词,一跃站上风口。


Via ON


在代言以外,费德勒也与Anna Wintour私交甚笃,使得自身的时尚属性连年拔高,成为奢侈品牌高定秀的常客。


Roger Federer与Anna Wintour




网球运动的另一商业潜力来源于对性别的一视同仁,不同于多数运动的竞技姿态不得不偏向男性的局限性,网球或许是一项真正在追求男女平等的运动,在任何积分赛与满贯联赛中,男女选手是同等酬劳,相等名次换取相同的奖金数,这在其他全球热门的运动中是不可能发生的。


Maria Sharapova


这也就使得在近年来愈发追求男女平权的全球语境中,网球可以得到趋势正确的热捧,也从另一个方面注定女性网球运动员同样能借由运动表现与场外影响力,获得与男性网球运动员同等的伟大地位,回顾现代网球历史,这种热度不减反增。


史上最伟大的网球女选手、公开赛时代豪取23个大满贯的塞琳娜·威廉姆斯,在千禧时代之初用自身影响力多处奔走,真正促成了网球运动的男女同酬,她也依靠统治性的赛场表现进一步出圈,为后来者们提供了女性网球运动员能涉足及发展的新方向。


Serena Williams


在生涯早期,小威的代言多数来源于运动元素相关的品牌,包括NIKE、Puma、Wilson及功能饮料佳得乐在内。


Serena Williams


在荣誉积攒够多之后,其代言的主力品牌则逐渐向高奢腕表品牌如爱彼、时尚品牌如Stuart Weitzman、生活方式品牌如Beats By Dre等转移,退役以后,除了依旧手握代言,小威贯彻了“名人运动员”的多元组合模式,投资风投公司、时装品牌与球队,并在一众电商、数字调查及NFT公司担任董事。


Via dscene/Lux Expose


Via Stuart Weitzman


Via Beats by Dr.Dre


更为中国观众熟知的案例是李娜,2011年,李娜问鼎法网冠军、巴黎封后,狂揽165万美金的奖金与WTA年终22万美元的分红,并在纷沓而至的劳力士、奔驰、哈根达斯、VISA的代言费用中收入1800万美元。


Via Ellemen


尽管接下来两年中赛场表现平平,直到2014年加冕澳网,但收入方面依旧高歌猛进,铸就一段传奇,赞助商也乐意青睐这个背靠庞大中国市场、且没有球星大腕作派的球员,2015年,李娜以1400万美元的收入高居退役女运动员之首。


Via WEIBO@李娜


那不仅仅是一个成功的商业化进程的开端,更是一次梦想的播种,电视机前的某个少女为此振臂欢呼、热泪盈眶,若干年后她躺倒在红土场上,即将开启又一个新时代。


郑钦文与李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