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产业互联网大视野
B2B综合服务机构,致力于做B2B人的决策参谋,提供资讯、咨询、猎头、培训、股权融资等服务。寻求报道、商务合作请致电13522657967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医生  ·  湿疹能自愈吗? ·  19 小时前  
丁香生活研究所  ·  一个比跳绳还全能的减脂小工具,建议人手一个 ·  昨天  
丁香医生  ·  国际公认的一种致癌物,很多人天天买来吃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产业互联网大视野

12万亿产业迎重磅利好,数字经济八项制度文件将出

产业互联网大视野  · 公众号  ·  · 2024-07-08 22:42

正文


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估计超过1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0%左右。为深入激活数据要素价值,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今年,国家数据局将陆续推出数据产权、数据流通、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公共数据开发利用、企业数据开发利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等8项制度文件,加大政策供给。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生产、交换和消费的经济形态,具有高度信息化、高度智能化、高效便捷等特征,推动传统经济向新经济转型。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其核心特征与新质生产力高度契合,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

7月2日至5日,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工业报记者从会上获悉,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0%左右,今年有望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未来数字经济的发展增速还有望进一步提升。

数字经济动力强劲

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正以独到的资源禀赋着力打造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当前,北京5G网络基站、智能算力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快速完善,数据要素生态体系初步形成,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数字产业蓬勃发展。

据了解,自2023年《全球数字经济伙伴城市合作倡议》发出一年来,全球城市间数字领域已取得务实合作成果。今年,大会通过新增“伙伴城市”和构建商协会合作网络,助力全球数字经济“朋友圈”再扩大,持续推动数字领域务实合作。

“当今世界,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全球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深度演进,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增进各国人民福祉注入了新动力。”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在开幕式上表示

尹力指出,北京发展数字经济条件优越,数字基础设施完备,数据要素资源聚集,创新生态活跃,应用场景丰富,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等数字产业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面向未来,北京将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北京市产业经济发展蓝皮书(2023年)》称,2023年,北京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1.88万亿元,同比增长8.5%,占全市GDP比重达到42.9%。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庄荣文指出,当前,全球信息化发展迈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全面跃升的新阶段,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有力推动世界经济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将继续支持北京,打造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北京样板’、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北京标杆’。”庄荣文表示。

驱动生产方式变革

国家数据局在6月30日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 年)》显示,我国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估计超过12万亿元,占GDP比重10%左右,有望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其中,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兴业务收入逐年攀升。2023年云计算、大数据业务收入较2022年增长37.5%,物联网业务收入较上年增长20.3%,远高于同期电信业务收入增速。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快速发展,正在深刻改变经济社会运行模式,创造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有望培育出超万亿美元的支柱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关键动力源。”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烈宏表示。

刘烈宏指出,中国要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优化智算中心建设布局,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进人工智能数据集建设,不断夯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基础,加强人工智能在工业和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应用。同时,要深入推进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提升数字中国建设质效,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就是要发挥我国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字化驱动生产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对于下一步工作,刘烈宏指出,将加快推进数据基础设施和基础制度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水平,全面统筹数字化发展和安全,完善数字中国建设推进机制,强化常态化监测评估,全面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

刘烈宏强调,要深入激活数据要素价值,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他透露,国家数据局将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今年陆续推出数据产权、数据流通、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公共数据开发利用、企业数据开发利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等8项制度文件,加大政策供给。

发展基石日益稳固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达383.7万座,占全球5G基站总数超6成,互联网应用范围不断扩大,IPv6的资源供给丰富,算力基础设施达到世界前列,数字经济发展基石日益稳固。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工信部将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数字经济基石,加强战略统筹,促进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化发展和规模化部署,深化设施、设备和数据共享,加速前沿技术转化应用,加快构建高速泛在的集成互联、智能绿色、安全高效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

辛国斌介绍,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面,截至2024年一季度,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2.9%。全国具有一定区域和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340个,标识解析体系全面建成,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

“工信部将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壮大数字经济动能,加快推进5G、千兆光网等网络的覆盖范围与融合应用,发挥应用场景优势,分行业制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加快‘5G+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聚焦重点领域,形成创新应用示范标杆,积极建设智能工厂,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辛国斌表示。

辛国斌表示,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方面,规模日益壮大,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年前5个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超过4.93万亿元,同比增长11.6%;信息技术服务收入3.33万元,同比增长12.7%。支持培育了一批质量评价、资产评估、交易撮合的数据服务商,数字经济产业生态不断丰富。

“工信部将加快数字产业创新发展,强化数字经济保障,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加大区块链、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研发,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数据管理国家标准贯标,研究制定数据要素产业发展政策,保障数据要素高水平应用,培育壮大数字产业规模。”辛国斌表示。

重点领域全球竞争加剧

《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4年)》显示,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与产业发展提速,截至2024年一季度,全球AI企业近3万家,美国占全球的34%,中国占全球的15%。

白皮书显示,2023年,美国、中国、德国、日本、韩国等5个国家数字经济总量超3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超8%;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为60%,较2019年提升约8个百分点。2019-2023年,德国、日本、韩国数字经济稳定发展,美国、中国数字经济实现快速增长。

“内部结构看,产业数字化对数字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持续发挥,2023年占数字经济比重达86.8%,较2019年提升1.3个百分点。预计2024-2025年,全球数字产业收入增速回升,稳步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中国信通院院长余晓晖表示。

余晓晖指出,具体来看,全球各国加快推动数字经济重点领域发展,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要素等领域积极抢抓发展机遇。

在数字产业化方面,全球5G网络部署加快推进,商用基本遍布全球。截至2024年3月,全球已有112个国家/地区的301家网络运营商提供5G商用服务。我国5G“适度超前”部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

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与产业发展提速。截至2024年一季度,全球AI企业近3万家,美国占全球的34%,中国占全球的15%。2023年至2024年一季度, 全球AI独角兽234家,增加37家,占新增独角兽总量的40%,其中美国AI独角兽120家、中国71家。

余晓晖说:“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应用爆发式发展,智能算力需求激增,算力成为战略资源和科技竞争焦点,主要国家高度关注算力互联,并开展多方探索。”

余晓晖指出,在产业数字化领域,全球产业数字化融合探索的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

一方面,数字化探索正在发生系统性、深层次变革,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逐步深化,先进制造模式探索不断推进,数字原生企业利用数据+技术持续探索价值发现新模式。


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带动支撑产业创新演变,形成新的增长动力。

近年来,各国围绕数据要素强化战略布局,颁布多项法律、政策、规划等,统筹数据发展与安全。全球数据空间建设提速,国外数据空间建设加快、成熟度提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