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发布图书馆信息,提供咨询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楼主说楼市  ·  曾经以为在做梦,现在真的来了 ·  11 小时前  
楼主说楼市  ·  曾经以为在做梦,现在真的来了 ·  11 小时前  
李楠或kkk  ·  elon musk ... ·  昨天  
十点人物志  ·  拍下5000栋千禧年老楼:站在世纪末,憧憬一 ... ·  2 天前  
十点人物志  ·  拍下5000栋千禧年老楼:站在世纪末,憧憬一 ... ·  2 天前  
股妖姬  ·  数据合成崛起,Grok-3核心受益个股梳理 ·  3 天前  
股妖姬  ·  数据合成崛起,Grok-3核心受益个股梳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京师珍藏 |历史大事与审美风尚的独特见证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新入藏校史相关明信片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 公众号  ·  · 2024-11-21 16:05

正文

京师珍藏   第36期

2024年11月18日上午,图书馆黄运红老师和笔者接待了两位热心的捐赠者——韩立、王继成伉俪,接收了他们带来的8张书写于1950年代初期的邮政图画明信片。

20世纪50年代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在政府号召下,以各种形式支援和鼓励中国人民志愿军。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员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纷纷给志愿军写信。韩立夫妇捐赠的明信片,为我们展示了那段特殊历史留下的独特印迹。

8张明信片出自北京师范大学的两个机构:校工会的文书小组和(总务处的)膳宿小组。其中出自工会的有4张,上款均题“寄给在朝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落款均署“北京师范大学工会文书小组”;另4张出自膳宿小组,上款题“敬送朝鲜人民军、中国人民解放军”,落款除“北京师范大学膳宿小组”外,还有具体的人名:赵清敏(2张),白柳溪(1张),康宝仁(1张)。无论上款还是落款,都非手写,乃是刻印——据此可知当时北京师范大学组织师生员工写下了大量的明信片(应该还有普通信函)寄往朝鲜。而这8张明信片,应是当时学校统一寄往朝鲜的若干明信片中的零星部分。

明信片的正文完全出自手写,体现个体的心意。有人使用毛笔,也有人使用钢笔,字迹风格不一,或娟秀端正,或遒劲潇洒,均赏心悦目。

所写内容,一是表示对志愿军的赞美、感谢、敬佩、崇敬之情,如工会小组有一张明信片写着:“志愿军同志们……这都是你们的伟大功劳,真是使我们特别感激。”二是表达对战士们的祝福、祈祷、鼓励,如工会小组另一张明信片写道:“盼健康、愉快永不离开我们敬爱的人”。三是表达自己要在后方努力工作、积极支援等决心,如膳宿小组赵清敏写道:“我们在后方随时准备支援你们。”

前文提到,这些明信片并非直接寄出的,因此不见邮戳,不知年月。好在赵清敏所写的两张,为我们提供了判断部分明信片写作时间的重要信息:一张提到:“朝鲜战争已经继(持)续了快一年了。”朝鲜战争原是朝鲜半岛上的南北双方的民族内战,爆发于1950年6月。“快一年了”说明赵清敏写明信片时当为1951年6月之前。

另一张明信片起句即说“麦克阿瑟下台了!我们为咱们的胜利干杯!”连打2个感叹号,反映出写作者刚刚得知此事的激动心情。作为朝鲜战争“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蓄意扩大战争规模,他的意见与美国政府上层的战争政策相悖。1951年4月,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正式签署了麦克阿瑟的解职令,命令正在前线视察的陆军部部长弗兰克佩斯,在华盛顿时间4月11日晚10时(北京时间4月12日上午11点)将撤职命令交给麦克阿瑟。《人民日报》1951年4月14日第1版发布重要新闻《在侵朝战争中遭受朝中人民严重打击 美远东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下台》。


身居首都的北京师范大学员工赵清敏,很可能在1951年4月14日浏览了《人民日报》,得知“头号敌人”下台,激动不已。适逢学校组织大家给志愿军写信,起笔便写下这个好消息。


这些明信片不仅反映了中外历史大事,记载了北师大校史往事,还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美术风尚的直接呈现,折射出社会政治面貌对艺术的深刻影响。

8张明信片中,只有2张的图画是重复的,总共有7幅不同的图画,分别是:陈叔亮的《庆祝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赵延年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顾炳鑫的《加紧生产》,凃克的《支援前线》,洪荒的《保卫世界和平》,沈同衡的《城乡互助 物资交流》,黎冰鸿的《劳动光荣》。

这些图画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思想指导下的产物,展示了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工人和农民生产活动,塑造理想的人民精神风貌。画风明朗,颜色鲜丽,格调热烈,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

7位画家,均为一时翘楚。兹以年齿为序,略加介绍:


陈叔亮(1901—1991) ,名寿颐,浙江黄岩人。著名工艺美术教育家、书画家, 三十年代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七·七”事变后,带领一批爱国青年赴延安。1938年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教 ,曾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1946年任山东《海滨画报》社长,1949年后先后担任华东文化部艺术处副处长、文化部艺术局美术处处长,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院长等职 。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二、三、四届理事 。1981年5月任中国书法家协会首届副主席,主持日常工作。陈叔亮的这幅《庆祝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创造于1949年,描绘开国大典当日盛况,画面以腰鼓表演为中心,四位表演者动作轻快,潇洒奔放,营造了欢快热闹的庆典气氛。


黎冰鸿(1913 -1986) ,广东东莞人。抗战期间从事过抗日宣传活动。1946年到苏北解放区的华中建设大学任教授。1949年后曾任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文艺处美术干事、《华东画报》记者及制片室负责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后为浙江美院)油画系主任、副教授、院长等职。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分会副主席。1954年代的著名作品有《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救星》《我们为正义而战》《南昌起义》《水电站发电了》等。


沈同衡(1914 -2002) ,江苏宝山县(今上海市宝山区)人。1937年新华艺专毕业,1938年初在周恩来、郭沫若领导的国民政府军委总政治部第三厅艺术处美术科从事抗日宣传画的绘制。1949年担任上海军管会文艺处美术室副主任,负责筹备组织上海漫画联合会,被推选为上海漫画联合会主席。上海文联和美协成立后,他又被推选为文联委员、创作研究部副主任和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并任漫联主席。


凃克(1916-2012) ,笔名绿笛,广西融安人。著名油画家。作品被中国军事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收藏。出版有《江淮之波》《凃克画册》《凃克画辑》和《桂林山水》等。1949年参加第一届全国美展后,作品被选送莫斯科“国际造型艺术展”。同年受命创办“上海美术工场”,并任创作组长。60年代创立上海画院,任秘书长。又组织成立“上海美术学校”,任教务长兼油画雕塑系主任。

顾炳鑫(1923-2001) ,江苏省宝山县(现上海市宝山区)。1950年后在上海三联书店、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从事美术创作。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上海美协连环画艺委会主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