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eepSeek对医疗IT行业的影响
打破医疗数据利用屏障:此前医疗行业数据重要且不能出域,传统不开源模型存在可解释性差、数据外训和云端接入风险等问题。而DeepSeek可本地部署、成本低,源代码可控,打破了医疗IT应用大模型的诸多屏障,使医疗IT产品改造成为可能。同时,医疗体系拥有高质量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需求大,为大模型应用提供了良好基础。
加速各端渗透:DeepSeek做出高性能、低成本、完全开源的基础模型后,在各场景加速渗透,腾讯代表的C端和B端都在快速渗透,医疗行业也不例外,众多医疗IT产品将被大模型改造。
2、海外AI医疗代表性公司情况
汤姆斯AI业务布局:汤姆斯AI在AI医疗健康领域应用靠前,拥有全球最大的多模态医疗数据图书馆。其业务有三条主线,基因组学为医疗服务提供者、生命科学公司和研究人员提供基因组测序诊断等检测,AI赋能使其更智能个性化;数据和服务将多年积累的医疗数据商业化变现,授权给下游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使用,在手合同价值量大;AI应用包括基于AI算法的诊断和临床决策支持,有临床试验匹配、Nex平台、Algo平台等产品。
汤姆斯AI业绩与发展:汤姆斯AI业绩表现亮眼,24年初三季报收入同比增长超33%,超分析师预期,但盈利目前仍亏损。公司收购海外老牌IVD企业,能产生协同效应并对业绩有正向贡献,市场对其接下来公布的季报有较高期待。
3、国内医疗信息化发展历程与趋势
发展阶段与政策驱动:国内医疗信息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从HIS聚焦医院财务管理系统,到CIS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再到未来需大力建设区域医疗信息化和智慧医疗的阶段。电子病历相关政策推动了医院建设,2018 - 2020年的政策要求使2022年国内三级医院电子病历评级普遍达四级,但后续无更强建设要求,且过去两年财政资金有压力,建设进度不快。
AI带来新机遇:新一轮AI技术变革对医院加大信息化建设、提升评级有积极作用,能在医院流程和诊疗环节提供帮助,在医院考核中分量加重。24年5月提及的智慧医疗分级新标准有望在25年推出,将替代电子病历分级应用评价文件,更强调在医院各环节使用AI提质增效,25年医疗信息化融合AI是积极趋势。
4、DeepSeek在医疗领域的优势与应用
技术优势与应用场景:DeepSeek能力和性价比突出,在医疗领域,其较强的推理和泛化能力可广泛应用于辅助诊断,通过强化学习和反馈不断优化提升能力,且使用模型门槛低。医疗行业对国产化和信创要求高,DeepSeek适合医疗行业相关部门和医院部署应用。
AI医疗能力阶段划分:医疗AI能力可类比自动驾驶发展阶段,从L0 - L2主要靠人力,AI起辅助作用,产品形态为副驾驶copilot;到L3阶段,AI能针对具体场景或疾病给出诊疗方案和建议,目标是达到AI医生水平。大模型和算法能力强的互联网大厂能做到L3甚至L4,传统医疗信息化厂商做copilot辅助产品没问题。
5、国内相关公司分析
讯飞医疗科技:具备较强的AI医疗大模型能力,基于讯飞星火大模型,在医疗领域积累多年。其最早成熟的产品CDSS在国内基层市场占比达六七十,后不断加强能力,结合大医院AI需求,做更智能化医学人工智能方案和诊疗助理,面向to B等级医院业务。还拓展to C业务,通过APP端和硬件连接患者,提供诊前诊后全流程服务。商业化走得早,产品布局全面,达到L3水平。
润达医疗:过去主营IVD流通,积累了检验检测数据与经验,拓展信息化业务,23 - 24年与华为依托盘古大模型做医疗全域大模型。未来在检验领域有竞争优势,可拓展多模态能力,能较好达到L3水平。
嘉和美康:过去多年电子病历市占率第一,拓展临床信息化业务。在医院电子病历领域,AI应用如自动生成和质控能提升效率,公司介于L2 - L3阶段,值得关注。
创业慧康、卫宁健康:作为传统信息化龙头厂商,覆盖医院全面信息化系统,有平台优势。积极投入AI大模型,基于DeepSeek提升产品体验和工作效率,在智慧医院建设趋势下将显著受益。
6、订单情况与展望
24年订单表现:24年相关公司在手订单呈小幅度增长,整体订单情况相对温和稳健,这些公司基本都发布了业绩预告。
25年订单预期:25年订单更多来源于智慧医院和区域信息化能力提升,需持续跟踪与AI更相关的订单提升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