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暴走大事件
荆轲刺秦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方周末  ·  数学不好,可能是一种障碍? ·  3 天前  
人民日报  ·  鄂A6PZ19,紧急逼停!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暴走大事件

关于老外,这是中国女孩被黑的最惨的一次

暴走大事件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5-01 17:32

正文

话说,大家听说过“文化输出”这词吗?

听说过,是吧

知道什么意思吗?

简单的说:就是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东西销往外地或者国外让其他人了解到了你们的文化,那这就叫做文化输出。

当然,

外国的电影电视剧,饰品,食物,宗教等具有当地不同习俗的东西,也就叫做文化输入。

比如我们平时追的一些美剧、英剧,好莱坞电影等,这些都是文化输入。

那,我们中国对国外有文化输出吗?

肯定是有的哇。

就比如看剧这事,你以为只有中国人追美剧,英剧吗?

其实,当你一周一集追剧的时候,其他国家的电视迷也在追中国剧呢。

而且吧,他们好像更喜欢我们的古装剧...

比如,当时很火的《新三国》

是不是有一种在玩PSP的既视感?

还有甄嬛传啊...

大家觉得国外的中文字幕组这翻译准确吗?

而且字幕不只有英文哦,一般都先翻译成英语,然后再通过英语翻译成其他语种,有时候一个热剧会被翻译成十几种二十几种语言。比如《甄嬛传》。

当然,除了电视剧以外。

我们的网络文学,也是文化输出的一大部分哦。

之前就有过新闻说,美国一个哥们失恋后便开始自暴自弃,整日窝在家里用可卡因来麻痹自己,就在他万念俱灰的时候,有网友告诉他《盘龙》(Coiling Dragon)的存在……

卡扎德随意在翻译中国网络小说的网站Wuxiaworld(武侠世界)上点开了《盘龙》链接,结果竟一发不可收拾:“一整天,他不吃不喝,一连读了五六部,相当于中文一百多万字”。

然后,成功戒除了毒瘾...

有没有觉得,外国人在面对来自神秘的东方力量时,真的是太naive了!

好了,说了这么多...

今天的重点不是文化输出哦,而是一种我们日常生活中要使用到的工具...

咳咳咳...请允许我卖个关子...

好吧,其实就是充电宝!


有没有听说,老外都以为充电宝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如果你在中国的大城市经常看到人高马大的老外们蹭到中国女孩身边,用3分钟的时间交换完个人信息,5分钟加微信,10分钟就能勾肩搭背的话,请不要惊讶,因为他们接下来的举动会让你更错愕...

在即将消耗完全不的中文词汇后,老外们通常会冒出一句:“我可以借一下你的充电宝吗?”

当你看到一个老外对你抛出拙劣的眉眼时,别想多了,他们可能只是因为手机没电了。

话说,一想到手机没电后的恐慌感,我觉得比毒瘾也好不到哪里去吧...

那为什么老外对充电宝这么依赖呢?

你想一下,在中国大陆,基本上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滴一下”用二维码支付任何事情。

也许,

为了能和遥不可及的女神骑上摩拜单车在胡同巷子里穿行,

为了能在加班到凌晨三点的夜里用滴滴打上车,

你的充电宝电量,必须永远满格。

所以,在中国行走江湖,没有一个耐操的充电宝怎么行?!

但是,你以为只有长住中国的老外才这么需要充电宝吗?

你也是too young too simple!

老外说:“中国的充电宝不但外形精美,而且价格便宜,忍不住买了很多,打算回去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

其实,也不怪老外们对中国的充电宝这么趋之若鹜。

毕竟,很多人对移动充电装置的认知还停留在这个阶段...
这是不是要充满一次,得搞坏两个牛仔裤?

所以,充电宝成为中国继火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之后的第五个造福人类的伟大发明。

也变成了留学生代购的“土特产”之一。

听说,就连在美帝留学的人,当他们在课上若无其事地从口袋里掏出充电宝时,都会像当堂打开老干妈一样,引起好奇的目光和血脉喷张的表情,可能不一会儿就会有人过来问你:“哥们儿,这是WiFi吗?能借我用用么?”

“天哪!这个充得也太快了吧,你看看,言语之间已经7%了。”

这让我说什么?

难道你们都只用皮卡丘充电的吗?

好吧。

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第三世界的人民还在这样充电...

不得不说,充电宝可能是留学生代购中最出人意外的“土特产”。

谁让咱中国人的发明总是充满了实用主义的色彩呢,对不?


----------


为充电宝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