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点 3.8、专业前三的 Beatrice,最近也有自己的烦恼。
9-10 月不仅是保研的时间,也是海外高校开放申请的日子,很纠结是选保研还是选留学?
她觉得保研太麻烦了,
除了成绩优异,其他什么也没准备
,最好的结果也就是保本校,心累。每年都能听说为了争保研位置
和同学
勾心斗角、甚至撕破脸的情况。
申请留学就不需要这些繁琐的奔前走后,可以选自己喜欢的学校和项目,但国内高校盛行“唯保研论”,
周围的人也觉得她如果有保研名额却放弃,是捡芝麻丢西瓜的“愚蠢行为”。
保研真的如他们所说得那么好吗?留学是否更加值得?
我在陆本 Top 2 院校读本科,GPA 3.7+
。
但是在北大,不管是保研还是出国留学,竞争都是非常激烈的,为了多一条路,我选择了一起准备。
去年,我拿到了保研资格,
获得了几个比较有吸引力的国内金融硕 offer 。
9 月,我决定放弃保研,综合考虑后,还是觉得出国更符合我的期望和未来规划,继续准备留学申请。
在
保研和留学
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不少问题
,包括时间不足、赶 deadline 申请等。
所幸,
轻舟已过万重山,
我拿到了
剑桥大学、 LSE 、UCLA
等几所海外院校 offer ,最终选择了最适合我的 UCLA。
我早在
大二参与的海外交换活动中
感受到国外教育模式会更加侧重对专业的探索,以及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开放式交流,这次经历也让我有了留学的念头。
此外,留学读研只需一到两年,时间性价比高,也是一次能够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的机会。
后来我虽然以优异的成绩获取了保研名额,但考虑到以上因素,还是毅然选择了留学申请,并成功拿到了 IC、LSE、JHU 的 offer。
IC 毕业后我去了快消行业的巨头当管培生
,IC 硕士毕业给我带来的感觉是学历在简历关是不容易被筛掉的,而且在 IC 学到的 MKT 知识会给到我更清晰的框架,让我整体的思考会更加全面,并具有逻辑性。
保研对于我来说,是我去留学的一个附带好处。因为我在大一就已经打算出国,所以十分重视 GPA,比如我的 GPA 在年级里的排名实际上要比我的加权均分和算数均分都要高。
得益于不错的GPA,我得到了保研名额
,但保研资格并没有打消我想留学的想法。
去保研最好的结果是保到本校,因为我没有参加任何一个 TOP 学校的夏令营(像清北复交)。这样一来,保本校对我来说比留学的收益更小。
但在放弃保研的过程中也不是完全没有纠结。我清晰的记得那一天,北京刚刚入秋,我在会议室里签协议,我朋友在旁边拍着我的肩膀说“我觉得你真的特别勇敢”,但是其实看到协议上
“决定放弃保研的话,从今以后不能参与任何与研究生保送的相关事宜”
,还是挺吓人的。
最后我还是签字了,因为我选择了留学这条路就要坚定地走下去。
后来申到了LSE,这种激动是不言而喻的。
这些过来人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升学选择,也会影响人生走向的发展。要想知道自己适合保研还是留学,在纠结之余,还是要冷静地进行一波对比分析。
国内读研主要有考研和保研两种方式,考研竞争激烈不是秘密,而保研的难度在于: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仅要考察学生三个学年的绩点(激烈程度甚至精确到 0.01),还会考量其他方面是否具备突出性。不少人在保研的道路上卷活动/竞赛/论文。
甚至你即使有保研资格,但不是心仪的学校,只能保本校也是常有的情况。
而出国留学是申请制,需要提供相关的申请材料,由目标院校综合审核后录取。申请材料包括:本科成绩单、语言成绩、文书等。
相较于
“卷到恐怖”的保研
,留学有更多的优质选择。
从时间成本上来看,出国留学读硕士时间成本更低,
通常 1-2 年就能获取硕士文凭,而国内硕士通常是
2-3 年的周期。
此外,
国内多所高校已官宣延长学制
。网友辣评:再延长一些,毕业就可以直接退休了……
留学读的硕士学制以一年制、两年制居多,可以尽早步入职场,有年龄优势。
国外读研整体比国内读研花费更多
,需要考虑自身家庭情况进行选择。
不同国家和不同学校专业的学费标准不同,英美这类主流留学目的地费用相对更高,一般在 30-50 万不等。
(不过国外可以申请奖学金和补助金,金额较大)。
更多出国留学花费的解析:
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做好最优的选择,需要认清你读研究生的真正内核。
我更喜欢国内读研氛围还是国外的教育环境?
我想要留外工作几年还是只想呆在国内?
我的家庭是否能支撑留学的预算?
国内读研or国外读研,谁能成为实现理想的最大助力?
我想深造的专业在哪读能有更大收获?
例如,你的家庭非常支持研究生出国,你也很想去国外深造自己喜欢的专业,该专业在世界学科排名中名列前茅,那出国留学更适合你。
反之,家庭情况不足以支撑留学的开销,国内给的研究生 offer 还挺不错,之后找工作比较方便,那国内读研甚至保研或许是你更好的选择。
每条路都是开放的,选择的那条路是否走得通,还需要未来一步步验证。
对于之前主攻国内读研的考研党和保研党来说,猛地转战留学,心里对是否来得及赶上申请感到焦虑。
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节奏,这个时候才下定决心走留学这条路不算晚。因为大部分的项目的申请截至时间比较晚,现在的选择还有很多。
但需要注意的是,
每个院校都有自己的申请期限
,目前多数项目已经开放申请,在申请期限内做好方案十分重要!
更建议低年级同学提前规划!
还没步入申请季的同学,
尤其是大一大二需注意
,提前规划好自己是想要留学还是想要保研,或者双线并行,这非常重要。
学霸的留学申请规划表
可以从上图学霸的留学申请规划表看出,
按部就班地做好申请准备,能够帮助我们游刃有余地应对申请的各种情况。
如果确定要留学的话,
硬实力中的三维需要重点提升。
比如根据棕榈统计的 23Fall 985 录取数据来看。英美港新申请所需要的三维都不太低,大家可以以下面的三维为目标做好规划和准备。
美国录取画像
-
平均 GPA:3.6+
-
平均托福:102+;平均雅思:7.5+
-
平均 GRE:325+
📍申请美国的大部分 985 同学都考了托福,较少人选择同时考两种语言成绩,
接近 70% 的录取带 GRE 成绩,超 85% 的 985 同学使用 320+ 的 GRE 成绩来申请美国院校。
英港新录取画像
平均 GPA:3.5+
平均
托福:102+
;平均雅思:7.5+
平均 GRE:325+
📍仅 17.5% 的 985 同学考 GRE,这部分同学绝大多数申请 G5+港三新二;
大部分 GPA
在 3.5+
,或均分 85+。近 77% 的 985 同学都考了雅思成绩,极少数同学只考托福,或两者都考。
当然留学申请不是特别生硬的事情,高三维+丰富的软背景才是绝杀。
有准备的同学基本在大一到大三就能武装自己的软硬背景,再找一个合适的机构成为自己坚强的后盾,在申请季时即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现在正值正式保研的关键时期,对于想要弃保留学的人来说,现在准备留学仍然有争取名校 offer 的空间。
但根据一众过来人的经验来看,坚定地走一条路或许收益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