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上午是以“西方古典学与政治哲学”为主题的专题讨论会,下设两场分论坛。
分论坛一由张文涛教授主持,娄林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张培均助理研究员评议。
首先发言的是西安交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曹聪副教授,题目为“《巴门尼德》与政治哲学问题”。她指出,政治哲学的路向认为,《巴门尼德》中的少年苏格拉底形象代表一种新哲学开端时的形态,是“苏格拉底转向”的关键阶段。然而,由于对政治哲学的不同理解,这一路向内部的《巴门尼德》解读产生了分歧,这一分歧反映了苏格拉底的双重面相。实际上,柏拉图在《巴门尼德》里表明,道德学家苏格拉底身后有深刻的哲学根据:由于现象世界与理念世界的鸿沟,新哲学成了通往关于整全之永恒问题的新道路。
接下来发言的是莱顿大学哲学系的博士研究生岳圣豪,题目为“生成与必然性:重访《蒂迈欧》创世论的开端”。在《蒂迈欧》中,灵魂作为一切生成的原因不再与接受者和原初元素的无规则运动冲突,与此同时,在《蒂迈欧》中,灵魂被认可为一切生成的原因,与晚期对话的整体论述相融贯。他认为,尽管《蒂迈欧》的宇宙生成论讲辞以存在与生成的对立开始,看似与《斐多》等中期对话的两世界理论相似,实则有着根本的差别。因为在《蒂迈欧》中,存在与生成并不能涵盖全部的存在者,这一对立的实质是强调有序世界与无序世界的对立,从而突显匠神将秩序赋予无序宇宙的活动。这一意涵并不存在于中期对话,同时也不违背晚期对话中柏拉图试图消除存在与运动两个范畴决然对立的努力。
随后发言的是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叶友珍副教授,发言题目为“从瘟疫到科西拉内乱——修昔底德的灵魂病理学探析”。她发现,柏拉图对政制的描绘展现出心理洞察的杰作技艺,他将纯粹的政治现象还原为人类灵魂的内在病理学过程。灵魂三个部分的和谐平衡遭到破坏,灵魂就会呈现出病态,进而投射出城邦统治的病理学过程。与柏拉图相比,修昔底德并未致力于探讨最佳政制的样态,而是致力于呈现政治的现实和人性的永恒不变。在瘟疫和科西拉内乱这两场灾难的叙事中,修昔底德从政治的现实出发,将灵魂的健康状态和病理学发生过程投射到历史场景,清晰地呈现出灵魂病变的发生过程以及对城邦统治来说至关重要的灵魂样态。
裴延宇老师继续发言,题目为“亚里士多德论高贵及其与德性的关系”。在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高贵(καλόν)是重要主题之一。围绕καλόν的含义、译名、在伦理学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伦理学问题的关系等,现代学者有许多争论。实际上,“高贵”一词具有丰富的内涵,有三种基本形式——秩序、匀称与限定性。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基本的伦理学概念,“高贵”的根本意义是因其自身值得选择和称赞的善,是善的必然显现,标志着美与善的合一。
随后发言的是朱振宇教授,题目为“《埃涅阿斯纪》中的诸神、英雄与帝国之梦”。她认为,《埃涅阿斯纪》不仅是一部奥古斯都的颂歌,也包含神灵与命运、埃涅阿斯的爱情传说、流亡途中的种种经历等内容。她从诸神、英雄与“冥府之行”三个角度,梳理了隐藏在《埃涅阿斯纪》背后的多重内涵。在史诗中,无论诸神的力量、人的心灵世界,还是地下的冥府,都蕴含着驳杂的力量。帝国的历史也是人类历史的缩影,文明无法脱离自然,自然也将驳杂的力量赋予了历史;也正是这样的驳杂成就了《埃涅阿斯纪》这样一部充满人性的史诗。
最后发言的是黄薇薇教授,题目为“崇高的概念及其语文学释义”。“崇高”从荷马时代就开始用于诗歌和修辞领域,暗指“优秀和卓越”。朗吉努斯的《论崇高》认为崇高是一种最高的品质,并可据此定义所有最伟大作家的卓越,但这篇论文却因各种因素而一度被学界忽视。斯蒂芬·哈利韦尔(Stephen Halliwell)的新作《托名朗吉努斯的〈论崇高〉》从古典语文学角度对这一文本作出了很大贡献,这部作品分为翻译和笺注两个部分,其长达62页的序言对《论崇高》作了全面细致的考察。她借助哈利韦尔的思路,考察了《论崇高》的核心理论,即崇高的五个来源:宏伟的思想、强烈的情感、修辞手法、高贵的措辞、词语的排列。
在发言与自由提问环节结束后,娄林副教授和张培均老师对各位发言人的作品作了点评。各位报告人对评议意见作了简短回应。
与分论坛一同时进行的分论坛二由由王玉峰研究员主持,刘振副教授、钟碧莉副教授评议。
首先发言的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王双洪副研究员,题目为“哪种古典,何种学问:关于一场古典学论争的启示”。古典学何为以及建设怎样的古典学是当今学界的热点,她从德国古典学家维拉莫维茨与尼采之间的争论出发,从历史主义、科学实证主义的古典学研究与侧重理解古代思想及其现代境遇、重视人的教育的古典学研究之间的矛盾出发,尝试为中国古典学的发展提供镜鉴,即要用古典学的教养教育来补足技术科学教育中人文素养、德性教养的欠缺,用古典教育平衡教育品质中出现的偏差。
接下来发言的是李天昀老师,题目为“当代俄罗斯古典学研究现状”。他结合自身学术经历指出,俄罗斯古典学研究历来偏重于历史研究,而俄罗斯科学院、莫斯科国立大学以及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也是哲学研究方向的重镇。与此同时,俄罗斯的古典语文学研究更加偏重语言学研究,文学研究相对不足。总体而言,俄罗斯古典学研究在全世界古典学研究中作出的贡献实际上被忽略,更多地译介近现代俄罗斯学者关于古希腊罗马的研究成果,对我们丰富和发展中国古典学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后发言的是来自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的程茜雯老师,题目为“‘直至你到达大地之极’:金嘴狄翁的自我教育和希腊教化理想”。她聚焦于《在雅典,或论流放》这一文本,指出金嘴狄翁自述在流亡之时通过自我教育转变为哲人的过程。他由此获得教诲罗马人的资格,为自己建构从智术师转向哲人的文化身份。在此基础上,狄翁暗示成为哲人的自己受到神的启示,要担负起以古典希腊教化教诲罗马皇帝图拉真的使命,希望借皇帝学生之手实现他的古典文化理想,建立与天界以宙斯为君主的神圣秩序对应的尘世秩序,实现尘世君主延续至“大地之极”的和谐统治。尽管狄翁对图拉真的教育失败了,他仍未放弃理想,而是意欲“僭越”君主的身份,自行“统治”希腊世界。
继续发言的是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徐旖,题目为“德国巴洛克戏剧《帕皮尼亚努斯》中的神性法律与国家政治”。《帕皮尼亚努斯》是格吕菲乌斯最重要的戏剧作品。剧中,法学家帕皮尼亚努斯因坚守良心底线、拒为皇帝的弑亲行为辩护而获斩首之刑。最终,他为正义美德和神性法律慷慨“殉道”,由此获得永恒的荣耀与救赎。反之,一味追逐尘世权势、亵渎神法的不义“暴君”巴西亚努斯则饱受良心啃噬,落得报应。借助“殉道剧”,格吕菲乌斯上演了欧洲近代早期有关政治与道德关系的讨论。她结合博丹、格劳秀斯等思想家的经典评述,认为格吕菲乌斯从帝国乃至欧洲格局出发,表达了他对马基雅维利主义传播以来政治与道德脱钩所带来的权力滥用、道德沦丧等负面影响的批判。
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的于雪老师作了主题为“论王尔德牛津笔记《札记书》中的古希腊认同与古罗马他者”的发言。她认为,以《札记书》中涉及古希腊与古罗马的笔记为考察对象,王尔德在《札记书》中不仅欣赏崇尚美、个人主义精神与诗性想象的古希腊,而且通过摘评蒙森的《罗马史》,将古罗马构建为教育制约个人主义精神、宗教制约诗性想象的文化“他者”。王尔德对两大文明判若两极的态度有家庭与社会双方面原因。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徐健副教授最后发言,主题为“廊下派的财产观”。他表示,现代财产权理论的鼻祖洛克非常推崇西塞罗的《论义务》,而该书又深受廊下派影响,因此有必要经由西塞罗来追溯并发掘廊下派的财产观。对廊下派而言,财产私有权,尤其财产共有权,能从作为正义之开端的属己论中寻得伦理基础。在黑格尔的资本主义占有模式中,廊下派留下了一些重要的痕迹,但通过追踪文本语境能够发现其间的关键差别,差别根源于德性的地位问题。可以说,廊下派在财产观上既不全然为“古”亦非全然为“今”,而是微妙地介乎“古”“今”之间。
最后,刘振副教授和钟碧莉副教授对各位发言人的报告作了精炼的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的问题,各位报告人对评议意见作了回应。
▲ 分论坛现场